淺談家庭教育特點及加強家庭教育需解決的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當今社會,家庭教育不再是為了培養家族企業繼承人、私有財產繼承者,而是為國教子、為國育才,這樣就決定了家庭教育必須納入社會教育的正常軌道,使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目標協調一致。對此,我國憲法及各地方法律、法規也有明確規定,每位父母都必須按社會的要求教育好自己的子女,這也是每一位家長的光榮義務。
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的特點。孩子下生來到人世隨之接觸的是父母、家庭,孩子最先接受的是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是孩子感受教育的第一印象,可見家庭教育給予孩子社會化最初的影響。因此,家長必須認識家庭教育這一早期性的特點,使孩子及早接受良好教育,為他們繼續深入教育打好基礎創造條件。
家庭教育還具有權威性的特點。在家庭中子女處于從屬地位,孩子對父母在經濟上和生活上有依賴性,形成依附關系;父母照顧孩子的起居,滿足孩子生活中需求,這樣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起親密關系,培養起深厚感情,從而也樹立了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權威地位。
家庭教育具有針對性的特點。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同,是隨時隨地進行的,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一般是無計劃、無制度也無系統。孩子之間智商的差別是有限的,先天的聰明、遺傳的因素是客觀存在,但絕對不起決定作用,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孩子的身上,都有著巨大的潛力。家長的最大本事,是把孩子身上蘊藏的豐富潛能調動起來,像挖礦一樣把它挖掘出來。只不過有時礦藏埋得很深,很難挖,有時我們做家長的自身亂挖了、挖錯了線路,將礦藏挖碎了,或背道而弛,離埋藏礦藏的地方越來越遠。
家庭教育具有長期性、連續性、復雜性的特點。父母與子女生活在一起,朝夕相處,教育和影響隨時隨地在進行,孩子從托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學直到大學教師在不斷變換,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終身不變的,即使我們的孩子不在身邊,通過電話、QQ、電子郵件等方式父母的言行舉止也對子女產生深遠影響。父母對子女的長期、連續、反復影響,便會形成孩子的思想準則,由此我們看出家庭教育是具有長期性和連續性特點。家庭教育比起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復雜的多,首先家庭內部環境比較復雜,孩子不僅接觸家庭成員,而且接觸親戚、朋友、鄰居等,接觸的內容涉及社會各個方面,比起學校教育內容更為廣泛,而且家庭教育沒有特定教育者,所有孩子的長輩、兄弟姐妹都在對孩子實施教育和影響,而且意見可能不一致,家庭成員文化素質、個人修養高低不等、參差不齊,這也使家庭教育具有復雜性特點。
通過上述家庭教育的特點,我們可以認識到家庭教育每時每刻都在發揮著教育人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發展的條件,家長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從而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為此做為家長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提高個人道德文化修養和科學文化素質。
每個社會公民只要做了父母,就要擔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這種教育和學校教育不同,因為家庭教育不是有組織、有計劃進行的,也不是以學校講課形式進行的,而是滲透在家庭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家長首先要加強學習、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其次,增強教育子女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不能認為教育子女只是形式,水到渠成的事,努力工作多掙錢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在家庭教育中,努力工作勤奮學習的家長對孩子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孩子會默默模仿和學習。孩子的心是一張白紙,做家長的首先要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一個家庭有了孩子便不再是一個人而是“拔出了蘿卜帶出了泥”,也許,你并不經意的一筆,往往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是大寫意的潑墨畫,或是污染了整張白紙。再次,家長要努力豐富自己,加強社會知識培訓。當前,家庭教育的突出矛盾是家長對子女要求高而教育水平低。為解決這一問題,家長應該多多參與社會舉辦的各項培訓,提高自身素質為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起到應有作用。
二、端正教育思想正確發揮家庭教育作用。
自有家庭以來,家庭教育天天在進行,但隨著社會前進的步伐家教的內容卻在有所改變。首先,必須認清家庭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國育才中擔負著特殊任務。傳統的教育思想認為只有學校教育是正宗的,培養人才、教育人才是學校的事,家庭的任務只是負責滿足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這種片面、狹隘的認識己不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一個人的成長,學校教育是重要的,這點不容忽視,但仍離不開家庭和社會,離不開三者之間的緊密配合,重視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當務之急是更新教育觀念,使家庭教育由處發狀態轉變為自覺狀態,從而使之科學化、系統化。其次,必須堅持全面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認為教育就是教知識的片面觀點。家庭教育不能存在只重智育不重德育的傾向,認為教育就是教知識,而完全忽略了對孩子心理品質的培養,思想品德、意志性格的培養更不容忽視。
三、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新的人才觀。
教育觀念是隨社會進步而發展的。在當今社會科技高速發展,對人才的培養標準、規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家長必須建立新的人才觀。首先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興趣,為之發展潛能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不能要求孩子按著家長的意愿,按家長設想的方向去發展,這樣對家庭教育會帶來負面影響。其次,要培養孩子的個性,培養創造意識、創新能力的統一。激勵孩子學習和成才的積極性,鼓勵孩子在學習功課過程中,善于分析問題、判斷問題,培養孩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積極鼓勵孩子自學,培養孩子自學能力,鼓勵孩子們去探索、實踐他們的完美個性。
四、抓共性的問題,及時進行階段教育。
家庭教育既要抓住時代特征,又要注意階段特征。孩子的成長是一次性的,尤其對于現在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的家長,這種唯一的“一次性”應該格外珍惜,因為沒有后悔藥可吃,沒有重新再來的可能性存在。對于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這樣兩個階段尤其應該注意,因為這是孩子成長的最關鍵階段,也是家長最能發揮自己才智的階段。一個是孩子剛剛懂事的時候,對世界充滿疑惑,天空掛滿的不是一顆顆星星,而是一個個的問號。這時,孩子需要解答、需要幫助。家長就是第一任老師,萬能的上帝。一個是孩子剛剛步入青春期的時候,生理和心理的急劇成長,讓孩子對世界充滿逆反心理的挑戰。他反對的第一權威,就是原來他認為是無所不能的家長。這時,孩子需要寬厚、需要理解。如果第一階段,要求家長的是學識和耐心;那么第二階段,要求家長的則是藝術和尊重。學識、耐心和尊重,也許都還好辦,對孩子教育的藝術化,實在彈性太大,浩瀚煙海。孩子在家庭教育感知世界。好的家庭教育是一艘船,載孩子駛向遠方。無意中一劃,也許就劃出一道銀河,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石和指向。
綜上所述,明確家庭教育特點及家庭教育作用需解決的問題重申了家庭教育的意義,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起點和基礎,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74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