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家庭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明白與父母良好的溝通能使自身健康成長、家庭溫馨和諧,從而促進家庭教育的成功。
  2.引導學生從多角度了解父母,增進對父母的理解。
  3.引導學生積極與家長溝通、傾訴心事,讓家長增進對自己的理解。
  4.引導學生如何用積極的溝通方式處理與父母的矛盾。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如何與父母溝通的技巧。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主動理解父母和被父母理解,促成相互理解,為良好的溝通打下扎實基礎。
  2.使學生掌握與父母溝通的技巧。
  教學方法:問卷調查法、討論分析法、認知法。
  教學程序:
  一、課前填寫調查問卷
  1.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你是否了解媽媽最喜歡吃什么菜?
  2.當你有心事的時候,你是否會向父母傾訴?為什么?
  3.你是否與父母經常交流溝通?為什么?
  4.近期你是否與父母發生矛盾? 為什么?
  5. 與父母發生矛盾沖突時,你采取什么行為?
  請大家結合自己的經歷,思考你今后打算怎么做,才能讓自己和父母更融洽、更和諧地相處。
  設計意圖:掌握學生了解父母的程度、與父母溝通的情況和方法,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
  二、課堂活動
  引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關系到在場每位同學的終身發展,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傳統的家庭教育指父母對孩子實施的教育和影響,而現代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的雙向溝通、互相影響的互動教育,也就是說家庭教育不單純是父母的事,孩子應該積極參與。成功的家庭教育離不開親子雙方良好的溝通,今天我們來探討高中生如何與父母溝通。
  1.觀賞一段papi醬的視頻——《如果你的家長是這樣的畫風》
  親子雙方都不快樂,這是由于雙方沒有良好的溝通導致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親子溝通障礙的產生很大原因是沒有互相滿足尊重需求,只有知道對方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能做到什么,雙方不斷調整優化,良好的溝通才能使家庭和諧,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設計意圖:引出課題,讓學生注意到親子溝通出現問題時雙方的狀態和感受,并思考問題的根源。另外,短片幽默風趣,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制造歡快的上課氛圍。
  2.同學們與父母的溝通情況
  溝通對家庭教育如此重要,那么來我們班同學與父母的溝通情況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之前做的調查數據。
  (1)首先來看同學們對父母生日的了解情況。
  53位同學參加調查,26位同學表示知道。其中有些同學寫得挺有趣:
  a、我覺得我的父母生日有四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他們每天都會活得像生日那天般幸福。父母聽了應該高興地跳起來。
  b、我并不知道媽媽的生日,也不知道媽媽喜歡吃什么,我是個假兒子。
  不了解也不要過于自責,應該采取行動趕緊了解。因為小孩的誕生讓母親經歷了難以描述的痛苦,這種痛相當于20根骨頭同時骨折!當你出生的那一刻,母親忘了剛剛經歷的痛楚,臉上洋溢著幸福。希望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對你付出所有的愛。沖著父母對我們無私的愛,他們的生日值得我們去關注。對父母了解越多,就越容易理解父母的用心,與父母的溝通就越順暢,才有可能從索取變為關愛。
  互動1:(自由回答)那么除了了解父母的生日,我們還可以從哪些方面來了解父母什么呢?
  引導學生可以從這些方面來了解父母:愛豆、愛聽的歌曲、愛看的影視作品或書籍、喜歡的休閑活動、衣服、鞋子尺寸、喜歡吃的食物、口頭禪、習慣、性格、心事、健康狀況、學習工作、人際交往情況、童年、青春往事、理想、想去的地方、對你的期望.....
  如果我們對家長能像對我們的愛豆一樣,方方面面都做足了功課,那么代溝或許沒你想象的那么大,話題就不會總繞著吃飽、穿暖、學習等在尬聊中把天聊死,對父母看待事情、處理事情的方式有所預判,換位思考就水到渠成。強調理解是溝通的前提。
  設計意圖:通過調查問卷統計學生知道父母的生日情況的分析,讓學生知道不到一半的學生知道父母生日,側面反映出對父母的了解很少,具體指導學生可以從多方面了解父母,增進對父母的理解,理解了才能實現良好的溝通。
  (2)接著來看同學們與父母主動溝通的情況。
  參加調查的53位同學有26位同學反映較少主動與父母交流、溝通,與父母主動傾訴心事的更少。
  互動2:(自由回答)請結合自身情況分析高中生不主動與家長溝通、傾訴心事的原因。
  引導學生認識現階段自身心理發展特征:自我意識增強,獨立思考和處理事物能力的提高了,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引導學生重視親子溝通的消極現象:自身希望被父母理解、尊重、信任,但因各種原因在父母和自己之間豎了一道無形的墻,拒絕父母走入自己的世界。很多父母也在都感慨:跟孩子聊天,孩子說最多的是“差不多”、“還行”,都不知孩子現在在想什么,很擔心、很焦慮。
  引導學生正視現階段自身心理發展特征,積極主動與父母溝通。
  3.小結本節課的內容
 ?。?)了解現代家庭教育觀,學生應該主動積極參與到家庭教育中。
 ?。?)積極理解父母和被父母理解,營造相互理解的家庭氛圍,為良好溝通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何用積極的方式與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
  四、互動4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本節課的學習,請分享你的收獲或感想。
  設計意圖:以學生代表富有誠意的反思引起全班同學的共鳴,激發學生理解、關心父母,都來正視自身與父母的溝通存在的問題,主動優化自身的溝通技巧,積極學會跟父母溝通的方法。
  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很像一場旅行。從小長到大,經歷了很多的人生小站,孩子跟父母所能夠共處的時間是一個常數,每過一天就少一天。父母的心結就在于:當他們老去時,你是否能夠無所畏懼地繼續人生旅程。沖著父母這份心意,我在這里號召大家:早日學會跟父母溝通,理解、關愛父母,大手和小手共同撐起幸福美好家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8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