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對策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生的家庭教育對于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良好結合可以激發學生會的學習興趣,只有接受學校教育會缺乏對家庭親人的關注,只接受家庭教育又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因此,本文就基于筆者自身教學經驗,以小學生家庭教育為載體,對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對策探究的這一問題進行一番詳細的探討和說明。
關鍵詞:小學生 家庭教育 現狀問題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7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3-0029-01
家庭教育的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只有接受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地位從不亞于學校教育,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讓學生不斷進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學習狀態,從而形成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1.小學生家庭教育的現狀問題
目前,小學生的家庭教育問題還有一定的缺陷,家長的學歷不同、閱歷不同、知識水平不同,對于知識的講解能力有差異,對于學生的生活教育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不同的家長會培養出不同的孩子,孩子的性情秉性都會因家庭教育而產生不同的變化,具體,筆者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評述:
(1)家長文化水平參差不齊
首先,家長的文化水平是不同的,不同的教育水平會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教育體驗,有的學生的家長是本科,有的是碩士,有的是博士,而有的是高職、中專甚至更低,有的學生家長的工作是國家公職人員、有的是教師、有的是大學老師,而有的學生家長可能是從事商業,有的家長可能仍然是農民,學生家長學歷水平參差不齊,這不能一定決定孩子的學習能力,但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不同的文化、不一樣的知識儲備會形成不一樣的價值觀,這在家庭教育中是非常關鍵的。
(2)家長教育方法有待提升
“教無定法”,和教師教學一樣,家長的教育也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不一樣的,有的家長是嚴格的家長,會為孩子制定好學習計劃。生活規劃,每一步都依據家長的想法來,有的家長是“散養式”,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都不會進行太多的舒束縛,給學生的自由度非常高,當然,也有一部分會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家庭,對學生的愛更沒有原則,這樣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多的,所以,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他們有不同發價值觀,一些教育方法是需要不斷改進的。
2.提升小學生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
基于目前學生出現的家庭教育問題,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不斷優化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加強對于學生的心理教育,增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系,不斷優化學生的家庭教育,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不斷成長。
?。?)注重親情教育,要有感恩之心
親情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教師一定要將家長與學校結合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感恩親情教育。感恩教育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個部分,學生懂得感恩有利于他們提高品德修養,我國古代講究“忠孝仁義”,講求禮義廉恥,我國的古代經典著作《弟子規》就是講解德育最好的著作,“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钡掠魅慰梢酝ㄟ^開展班會的形式向學生傳播感恩教育,父母首先應該懷有感恩之心,德育老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為學生滲透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身邊人的感恩教育,感恩思想將為他們提供新的價值目標,從滿足自己的追求向回報他人與社會的價值轉換,從而提升他們的價值和品味,開拓他們的人生境界,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人生方向。
(2)注重挫折教育,要有堅強性格
挫折教育也是一項重要的家庭教育內容,教師一定要樹立學生培養起遠大的理想,在理想實現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一些困難,這些都是正常的,學生應該增強自己的抗挫能力,這就要求家長在平時為學生滲透挫折教育。社會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中國父母堅持“成績高于一切?!奔议L這種落后的思想觀念有時會導致學生思維僵化,而正確的學習態度是樹立正確的理想,以理想來指引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將生活很好的融入進理想,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擁有良好的應對方法,擁有自信的心態,而不是一味的退縮和懼怕,德育主任可以為學生進行榜樣性的示范教學,為學生展示一些優秀的名人事例,激發學生的學習,也可以在班級樹立勇敢面對困難,不斷提升自己的優秀榜樣,以激勵全班的學生。
?。?)注重自我提升,要有榜樣意識
作為德育主任,教師一定要有樹立榜樣的意識,小學生善于模仿,如果教師可以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學生一定會更加喜歡上課,更加喜歡老師,同樣,在家庭的教育中,教師也要指導家長會學生樹立好模范帶頭作用,家長在家應該更喜歡讀書,更關注自身素養的提升這樣學生也會向家長模仿。家庭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德育主任一定要與孩子的家長加強聯系,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綜上所述,德育主任一定要落實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融合的策略,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提升家庭教育在小學生學習生活當中的比重,做好學生的“啟蒙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鄒吉娟.讓感恩教育閃亮小學校園[J].吉林教育,2018,(Z2):56
[2]趙軼竹.淺談小學生感恩教育實踐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03):61-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