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考前如何選讀“范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吳培光

  在高考前夕,同學們適當地選讀一些范文可以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問題在于選什么樣的范文來讀。目前,同學們身邊的范文大都是同齡學生寫的優秀作文,我覺得這對高考作文來說,參考價值不大。以議論文方面來說,學生作文的局限性十分明顯:①知識視野狹窄,選用的論據往往是古今中外熟透了的材料;②觀點上難有突破,大都人云亦云;③語言上學生味十足,極少個性。這樣的文章讀來讀去,只能給人四平八穩的感覺,卻難以產生一點兒靈氣。
  根據這個情況,筆者認為,在考前強化訓練中,可適當地選一些報刊上的評論(思想評論、文藝評論、隨筆等)和一些優秀雜文來讀,來揣摩,使自己得到近距離的借鑒。這些文章雖然篇幅短小,但在內容上視野寬廣,見解獨特,小中見大,顯示出一種指點江山、吞吐宇宙的“大氣”,讀了這些文章,對觀點如何做到新穎,論證如何深刻,是很有啟發的。再說,報刊評論、雜文在語言上也很值得我們學習。這些文章缺少統一的書面語言,多了一些幽默、精辟的個性詞語,讀了讓人容易渲泄主體沖動,受到感染。至于結構上,這些文章過渡自然,無焊接之感,有曲徑通幽之美。如果我們讀多了,自然就會學會如何看待社會,如何評論社會現象,如何閱讀影視作品等等,這比課堂上被動應付作文所得到的效益不知要高多少倍。
  下面再來說說記敘文范文的選取。如果要寫出較好的記敘文,則需要從報刊(如《微型小說選刊》、《讀者》、《青年文摘》等)上的小小說、優秀散文中汲取營養。
  首先學習其主題如何深刻。我們同學寫的記敘文,只要所選材料能表現某一思想,就算主題鮮明了,而一篇成功的小小說所表現出來的主題卻比常人所認識的要深刻得多。如果多讀一些這樣的小小說,就會克服中學生記敘文立意膚淺的缺點,而逐漸做到新一些、深一些。
  其次學習其結構藝術。小小說篇幅較短,小則百余字,多則不足一千,但是全文懸念迭起,波瀾起伏、情節感人,這種結構嚴謹、繁簡得當的藝術特色,很值得同學們寫記敘文時借鑒,糾正平時寫作平鋪直敘、面面俱到、拖沓冗長的毛病。
  還要領悟其描寫功力。無論是散文,還是小說,其中的描寫總是比較傳神的。例如,小說中的勾勒外貌、心理刻畫、言行描寫,散文中的抓住物象特點,多角度、多層次地繪景狀物等,都值得我們學習。
  再就是揣摩其語言特色。我們同學的作文,在語言上能做到準確、流暢就很不錯了,但這不是最終目的。我們還必須從散文、小小說中學習更優美的語言。例如,怎樣運用動詞,怎樣修辭,怎樣使語言具有個性等等。這些內容在課堂上只能學到方法,而多讀優秀散文、小小說,卻容易揣摩出語言優美的特色。
  特別是通過多讀優秀散文、小小說,可以學習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和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小小說多選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場面不大,情節也不復雜,但卻能表現重大的社會或人生主題。我們同學平時作文正是缺少一雙慧眼,不會從日?,嵤轮邪l現新的、深刻的主題。至于散文中的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更應該讓我們一些喜歡編故事、空喊口號的同學細細體會,學習如何在自己的文章中寫出真實、細膩的感情。
  綜上所述,報刊評論、優秀散文、小小說等,應該值得我們閱讀和借鑒,尤其是復習迎考期間。當然,多讀范文并不是死讀范文,必須有明確的閱讀思路和優化的方法,不可機械模仿,亂套亂用。古人王勃寫的《滕王閣序》,文中有兩句堪稱千古絕唱:“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边@兩句其實就是南北朝詩人庚信《馬射賦》中的句子變化而來的,其詩云:“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青旗一色?!蓖醪獙Υ烁鼡Q了幾個詞語,做了藝術的融化,注入了新的血液,所以產生了美好的意境。這個例子雖屬模仿,但已不是原作而有了創新,比原作更好?!拔馁F變”,在學習范文時,切忌拾人牙慧,而應活用他人寫作技巧,用來構思自己的文章,逐步“內化”變成自己的東西。一句話,要靈活運用范文。
  要做到靈活運用,前提首先是閱讀范文,要對范文真正弄懂弄通,未悟真諦,切莫效仿。我們決不能用自己能否理解、理解是否深透作為尺子去妄測別人作品的優劣。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的情況當為初學者戒。尤其是當今時代,書刊文章很多,我們切不可被迷迷離離的文字弄得恍恍惚惚,亂了方寸。對于暫時讀不懂的作品,不妨姑且束之高閣,不必因難悟其真諦而苦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8398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