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先秦諸子散文選讀》教法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先秦諸子散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其發人深省的哲思、精深嚴密的邏輯、獨具個性的語言對中國文學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形式上,它是我國古代散文文體的典范;內容上,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開設這門課程,能豐富學生對我國文化傳統的認識,引導學生攝取先哲多元化的精神食糧,陶冶情操、涵養品行,彌補新時期人文精神的缺失。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完成課標任務,是高中語文教師面臨的全新課題和巨大挑戰。
   一、轉變認識,準確定位
  教材概說明確指出:“本課程旨在通過學習先秦諸子論著,啟發和引導學生陶冶身心、涵養德行,提高對我國文化傳統的認識,加深學生對優良傳統的熱愛,發展學生閱讀古文的基本功?!币虼?,《先秦諸子散文選讀》不能等同于必修課的文言文教學,不能過分強化文言知識的積累。對文言字詞的掌握,鼓勵學生利用教本注釋、工具書自學完成,句意理解能達到心領神會即可。如果糾結于文言知識,既受限于教學課時,又不能及時完成教學任務,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最終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如此,《先秦諸子散文選讀》教學便又步入了死胡同。
  我認為教學重點要放在“誦讀”和“研賞”上。教師應引導學生感受先賢人格魅力,加深古典文化積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寫作素材,把激發學生閱讀經典、喜歡經典、感悟經典、傳承經典當成教學的終極目標。
   二、研究教材,整合信息
  《論語》《孟子》等篇目每一課都節選了若干語段,授課任務繁重,閱讀難度大。教師在熟悉掌握教材的基礎上,可根據它們的內在聯系整合教材語段,選取精彩片段展開教學。
  《論語》選讀篇目《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一課有五個片段,如果逐字逐句講解,兩課時顯然不夠用。在授課時,我設計了關鍵問題,要求學生閱讀文本,檢索語段,分別完成以下四個問題:①找出能夠說明孔子生活時代特征的句子;②長沮、桀溺、荷蓧丈人在亂世中選擇了什么樣的生活方式,與孔子有何不同?③本文中孔子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什么?④孔子的哪些故事可以體現“不可為而為之”的人生追求?在授課中教師抓住學生檢索到的易懂且有益于啟發和引導學生的精彩語段展開,并適當拓展教學內容,挖掘教材內涵,使學生輕松愉悅地理解了圣人孔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三、講究策略,擇重而教
  1.以誦讀為主,感知諸子文學魅力
  《先秦諸子散文》節選的文段很多句子意蘊深長、表達簡練、句式整齊、朗朗上口。教師要安排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誦讀,力求方法多樣,如欣賞名家誦讀、開展誦讀經典比賽等。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選擇經典的、具有深刻感觸的句子熟記于心,由此達到對文本以點帶面的理解。反復誦讀,不僅可以感知文本,理解文意,識記名句,還可以在朗讀中領略諸子各具特色的語言風格、精辟透徹的說理方法、行文縝密的邏輯思維、洞察世事的思想哲理?!墩撜Z》語言質樸含蓄,言簡意賅;《孟子》行文氣勢磅礴,靈活多變;《墨子》說理事理具體,邏輯嚴密;《荀子》構思嚴密無縫,滴水不漏。這都是議論文寫作的經典范文,大師們不僅嫻熟運用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假設論證多種方法形象說理,還巧妙地將整句與散句結合,形式活潑,行文汪洋恣肆。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突出“誦讀”,既是理解文本的需要,也是作文訓練的一大抓手。
  2.以研究專題為主,欣賞先哲人格魅力
  高中語文選修課意在強調個性選擇,注重全面發展,教學設計應致力于拓展知識訓練。如我在教學第一單元《論語》選讀篇目時,課前預習設計了“還原孔子”的研究專題,要求學生從形象、經歷、貢獻等方面介紹孔子;搜集孔子論“仁”的語段,概括介紹儒家文化精華;整理孔子有關教育方面的名句,感受其萬世師表的人格魅力。學生通過現代媒介整理的研究專題,內容充實,認識全面,還原出一個親和、睿智、博學的文化巨人。這一環節對全面解讀作家作品,激發學習積極性發揮了重要作用。
  3.以探究拓展為主,領悟多元思想魅力
  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多角度探究,拓寬視野,深化認識,感受多元思想的熏陶。教師可以從古為今用的角度設計探究性問題,倡導學生用先哲思想認識現實問題,從內心深處領悟圣人思想魅力。
  如在第一章《論語》選讀教學中,讓學生例舉如今違背“仁”的重大事件,探究如何應用孔子的“仁德”教育現今的人們,以改變追逐名利,唯利是圖的不良風氣。這些問題的探究讓學生從現實的思索中體會孔子人文精神的不朽意義。還如孟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情懷,莊子敢于問天,不為物累的超然淡泊,老子“處無為之為”“行不言之教”的仙風道骨,荀子天行有常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都需要在深入的探究拓展中,讓學生在內心深處受到感染和熏陶,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先賢是一本百讀不厭的書,非用心不能閱讀;諸子是一首滋養心靈的曲,非真情不能吟唱;經典是一條亙古流淌的河,非專一不能深入。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掖市高臺一中(7343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88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