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進行散文閱讀訓練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散文閱讀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內容?在閱讀訓練的基礎上,加強解題訓練力度,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 構思;行文思路;結構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2-0141-01
散文閱讀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內容。在閱讀訓練的基礎上,加強解題訓練力度,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散文閱讀訓練存在的問題
(一)分不清文意題中的特點概括和原因概括。概括能力是閱讀的重要能力,考卷中經??疾斓念}型是特點概括題和原因概括題。學生往往把這兩種題型搞混,分不清特點和原因,答非所問。所以要讓學生分清這兩種題型的提問方式,掌握答題要點。
特點概括題多是概括散文中的人、物、景和環境。常見的提問方式是:某某具有怎樣的特點或特征?請概括某某的形象特點?;卮疬@類題,一般用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所以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注意整合有關的形容詞和形容詞短語就可以得到答案。
原因概括題常見的提問模式是:作者這樣評價的理由是什么?說說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請概括某某的主要原因等。答題時可以用“因為……”的形式,還可以把原因與答案連起來看,看看是否符合“因為……所以……”的因果關系。
?。ǘ﹥热葑饔煤徒Y構作用混為一談。很多學生辨不清內容作用和結構作用的區別,經常把內容作用答成結構作用,把結構作用答成內容作用。
結構作用題考查的是句段與上下文在思路上、結構上的聯系,如總起、引出下文、為下文做鋪墊、過渡、烘托、埋伏筆、前后照應、總結等;內容作用題問的是:該句段寫了什么內容?對表現主題、抒發情感、營造氛圍、表現人物有什么作用?弄清楚這些題型特點,回答就不會混亂了。當然,結構和內容的作用有時是合二為一的,如“為下文的×××(內容)做鋪墊(結構)”等。
?。ㄈ├聿磺寰涠巫饔玫墓残院蛡€性。有些學生懶閱讀懶思考,以為有了答題模式就萬事大吉。殊不知句段的作用有共性也有個性。雖說答題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規范答題語言,但不加區別地套模式,得分只能很少,甚至得不到。
二、針對這這些問題,談談散文閱讀訓練的技巧
?。ㄒ唬┤绾伟盐瘴恼碌恼w構思。閱讀一篇散文,首先要弄清楚文章各個段落之間有什么關系,作者是怎樣組織材料的,用什么方法構思篇章。把握文章的整體構思即文章的布局謀篇,包括文章結構的安排和材料的組織。
文章在結構上一般有三種關系:(1)承接關系和遞進關系,由敘事到議論或抒情,如必修一的《小狗包弟》;由寫景到議論抒情,如必修二的《囚綠記》。(2)并列關系和對照關系,常有并列式、對比式等,如必修二的《故都的秋》。(3)總分關系和分總關系。文章材料組織的方式多種多樣:有從時間上組織材料,從空間上組織材料,如《我的空中樓閣》;以物件為中心組織材料;以情感或認識過程來組織材料;有時還可以由實到虛,層層深入,組織材料,如《囚綠記》。
先讓學生把握一篇文章的整體構思,弄清文章組織材料的方式,再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ǘ┤绾卫砬逦恼碌男形乃悸贰@砬逅悸?,在散文閱讀中也是一道關卡,閱讀者必須首先理清文章怎么寫,寫什么,從哪個角度寫,段落間有什么關系,如何照應,又如何連成一個整體。所以最關鍵的是抓線索閱讀。散文的線索一般有:時間線索、空間線索、行程線索、景物線索、人物線索、事物線索、感情線索、思緒線索等。有的文章線索不止一條,有的文章有明線還有暗線。抓住線索來閱讀,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
抓線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
1.了解文章的體裁分類和表現手法。寫景散文一般以游蹤或景物為線索,如《荷塘月色》;敘事記人散文一般以事情發生、發展的過程或與人物交往過程為線索,如《紀念劉和珍君》;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對物的理解和感情為線索,如《囚綠記》;抒情散文常常以感情為線索,如《小狗包弟》。
2.注意文章標題。有的文章,標題就是線索。
3.注意文中反復出現的詞語、句子。文中反復出現的句子往往有線索的作用,或強調某種情感,或強調某物的作用,或強調某典型環境。
4.要特別注意文中的議論、抒情部分。散文中的議論抒情部分往往就是文章主旨或寓意。
(三)如何理解語段在文章中的作用。閱讀散文,要注重理解重要語段在文中的作用。不同位置、不同類型的段落或句子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往往不同。
語段位于文章開頭,一般作用是:引出下文,引出話題;總領全文,點明主旨;為下文做鋪墊;營造氛圍,奠定感情基調;與下文形成對比等。
語段位于文章的中間,一般的作用有:照應開頭,照應結尾,前呼后應;承上啟下等。
語段位于文章結尾,一般的作用是:呼應開頭,首尾圓合;總結全文;卒章顯志,點明題旨;升華感情,深化主題;言已盡而意無窮,使文章委婉含蓄等。
還要注意文中插入的性語段,一般有豐富文章內容,增強思想魅力等作用。
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在“讀”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反復的閱讀中,理清文章的層次、結構和思路,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旨,領會文章的蘊意和表達技巧。通過解答問題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學生在思考問題,歸納概括的過程中,能理解作者行文的用意,無形中也會將這種技巧運用到寫作中,進而將這些能力轉移到語文能力的更高境界寫作能力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0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