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學校教育無法代替家庭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沈慧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青少年健康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外部教育。在學生階段,學校教育并不能擔負起育人的全部任務,而需要家庭教育的補充。家庭教育主要是對青少年的基本生活技能與態度、家庭倫理道德、社會風俗習慣、人格、興趣、志向等方面進行教育。如何能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一直在不斷探索的問題。
  一、家長要知道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作為班主任,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一些現象:不少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自己就萬事大吉了,不管孩子成績好壞,不管孩子道德品質如何,不管他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一概是學校和老師的事,與家庭無關,于是一推了之。這種觀念很危險,也是極不負責任的。如果家庭教育不到位,學生會形成許多不良的學習、生活習慣,出現極強的逆反心理,甚至會出現反社會的行為。
  二、教師要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之所以能夠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發揮基礎性的作用,是因為家庭在學生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對其有著深刻的影響。家庭對孩子的最初教育往往給孩子留下抹不去的影響,而且家長對孩子的成長過程十分熟悉,在朝夕相處中十分了解孩子的個性。家長是伴隨著孩子成長的一種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因此,家庭與學校配合,有助于加強教育的針對性。教師除加強學校的教育工作外,還要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學生家長的配合和支持,使家長成為一種有力的教育力量。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都要有個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有針對性、有效地幫助孩子成長。
  三、家長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作榜樣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要做到為人師表。家長的素質主要指思想道德品質的好壞、文化科技知識水平的高低、心理品質的健康程度以及教育子女能力的強弱等。提高家長的自身素質,首先應努力提高家長的思想道德水平。孩子從小到大,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其性格、品德發展的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青少年時期是人的個性、品德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孩子的大腦神經活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由于孩子的好奇、好模仿、好問、求知欲強,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此時家長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
  四、家長教育孩子時應注意方法
  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沒人賞識他;經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父母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犧牲者的形象;和孩子說話時口氣不和藹,沒有用商量的口吻,使用命令式口吻,甚至還用一些挖苦諷刺的語句;孩子的一切由家長決定,不給孩子一點兒自由,孩子的行蹤家長密切關注;家長在單位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家后設法找理由對孩子發火;當眾出孩子的丑,家長當著外人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358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