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對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幾點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 鳳

  摘要:近幾年來,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猛,辦學規模迅速擴大,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辦學特色日趨明顯,已成為各地教育發展的重點和社會關注的焦點。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要在依法治教、規范管理的前提下,實施“雙證”并重工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工程、特色課程體系建設工程、產學研結合工程、實訓基地建設工程。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8.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07)07-0074-02
  
  收稿日期:2007-01-20
  作者簡介:王鳳(1965-),女,河南開封人,講師,從事教育學研究。
  
  一、轉變人才觀念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但究竟什么是人才?則有不同的人才觀。我國由于受“學而優則仕”等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人存在著鄙視職業教育的觀念,認為職業教育是“二流教育”、“次等教育”。中國青少年中心的調查顯示,52.3%的中學生認為,即使自己適合就讀職業學校,也不會選擇它。49.8%的中學生認為,即使自己想去,父母也不會同意。原因是高職畢業生找工作難,進不了政府機關,只有那些成績差的學生才去上高職。因此,社會上出現了“無可奈何讀高職”的局面,這是職業教育發展的觀念障礙。所以,發展職業教育,必須匡正鄙薄職業教育的偏見,糾正不切實際的強調高學歷、名校畢業的用人觀念。
  教育的價值不再僅是培養少數“精英”,更在于能否為各種不同潛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開發自己才能的機會和途徑,把成才之路鋪在每個人的腳下。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教育改革的先導,發展職業教育必須樹立新的人才觀。
  
  二、依法治教,規范管理1.要有合理的布局和規劃
  
  發展高職教育必須立足高職教育自身特點,才能辦出特色。不能把辦高職當成是解決目前中專和成人高校艱難生存的途徑。對一些辦不下去的中專學校和成人高校,可以通過市場運作的方式妥善處理。要有合理的布局和規劃。要著力于辦好已有的高職院校,使之上規模、上水平。對已批準設立的高職學院,應大力扶持,特別在招生上政策要傾斜,使之盡快擴大規模,辦出特色,提升高職教育在社會上的形象,增強吸引力。要控制普通本科院校舉辦高職教育的行為,因為本科院校在校生規模已大大膨脹,嚴重超負荷運轉,二者在辦學模式與培養目標上也不同。要切實按照學院原有的特色、基礎和經濟社會發展及市場需要,合理設置高職院校和專業,形成與經濟、科技、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職業教育體系。
  2.制定高職院校機構編制管理辦法
  應按《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和地方制定的高等學校機構編制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盡快核準高職院校的機構編制,把高職院校領導班子配齊、配強。學院領導必須具有必備的學歷、資歷等任職資格條件。要明確黨政各自的職責,重大問題由學院黨委集體研究。要按照《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關于“推進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國務院領導下,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的要求,明確高職院校的管理體制。
  
  三、采取有力措施,促使高職教育健康發展1.實施“雙證”并重工程
  
  職業教育實現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并重是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加強高職教育與勞動就業的聯系,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各相關部門要密切協作,搞好服務。一是勞動、人事及各用人部門要嚴格執行就業準入的各項規定,規范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切實落實持證上崗的規定,真正把好用人關。對于違反規定招用未取得相應資格證書的勞動者從事技術工作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予以處罰。二是省、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大力支持高職院校設置職業技能鑒定站,為學院全方位推行“雙證”制度打下基礎。三是實行高職教育學歷證書與相應層次、等級的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從業資格證書銜接的制度,對于獲得高等職業教育學歷證書者,有關部門發給相應種類和等級的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從業資格證書。
  2.實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工程
  拓寬“雙師型”素質教師的來源渠道,按1/3的教師來自于學校,1/3的教師來自于社會,1/3的教師來自于企業的辦法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要打破師資來源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傳統觀念,政府應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并幫助社會上各行業中的優秀人才到高職任教,充實教師隊伍。同時,實施“雙師化教育”來彌補“雙師型”教師的不足。職業教育要求教師既要有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但事實上能將兩種能力集于一身的教師是很少的。因此,必須樹立新的用人觀念,本著“不為我有,但為我用”的原則,充分利用社會上的人才資源,建立“雙師化”教師隊伍,或實施“雙師化教育”,即根據每位教師的各自優勢,承擔不同的教學任務,有些教師以理論教學為主,有些教師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主。這樣,即使不是每位教師都具有雙師資格,但同樣能夠保證學生接受“雙師化教育”。
  3.實施特色課程體系建設工程
  在構建高職教育課程體系過程中,必須堅持從人才培養目標出發,牢固樹立職業本位的思想,把知識、能力、素質培養貫穿于課程建設的始終。高職教育培養的是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的人才,也不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所以教給學生的應是一些基礎的東西,即從事任何職業都應具備的素質,如職業道德、職業修養和其他一些基礎性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知識。接受高職教育的大部分學生畢業后的主要去向是就業而不是繼續求學,所以職業技能訓練的水平是考核高職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但高職教育培養出來的不只是會動手的藍領階層,還要具有一定的知識文化水平。要按照這些要求實施高職的課程體系建設,以保證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
  4.實施產學研結合工程
  產學研結合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方向。高職院校要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讀的培養模式,積極開展應用科技研究和開發工作。實施產學研結合工程,一方面對學院“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教學體系與教學內容等改革有直接的促進作用,為教師參加科技活動,增強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提供條件;另一方面,還可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系,推進企業與學校開展合作教育,提升企業在產學研合作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5.實施實訓基地建設工程
  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應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并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一是要建設1―2個省級重點實習實訓基地或中心實習實訓基地,還可分片建立3―4個實習實訓基地;二是各校要建好自己的校內實習基地,以確保學生的基礎技能訓練的有效進行;三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進行校企合作,建好校外專業實習實訓基地,使學生能直接接觸生產實踐,熟悉現代化生產工藝,掌握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的操作使用能力;四是要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統籌安排下,按照“統一指導、院校協作、依托企業、資源共享”的思路,建設省級重點實習實訓基地、院校實習實訓基地和企業實習實訓基地相互交錯與開放的實踐教學網絡。
  目前,加強高職教育理論的研究已迫在眉睫。高職教育在發展中應考慮培養模式的轉換,通過實施“訂單式”培養,推行“雙證書”制度,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堅持產學研相結合,根據不同的教育定位,使培養模式更加靈活多樣,更加突出職業特點。應根據區域性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以及企業結構特點,因地制宜設置專業,制定相應的專業教學計劃,逐步建立起個性化的高職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楊?。叩嚷殬I教育發展中的幾個問題[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2).
  〔責任編輯:呂增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474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