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等職業教育中培養學生職業品格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職業品格是個體在職業領域中具體表現出的內在穩定的個性心理品質,影響著從業人員的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通過分析高等職業教育中培養學生職業品格的現狀,探討了高等職業教育中培養學生職業品格的必要性,與此同時,高職院校也為提升學生職業品格指明道路。
  [關    鍵   詞]  高等職業教育;職業品格;必要性;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224-02
   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旨在培養生產、建設、管理與社會服務第一線實用型人才的高層次的職業準備教育。職業品格是職業素質的核心成分,包括職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感等。通常高等職業院校非常注重培養學生職業知識以及提高學生職業技能,但是學生職業品格的培養卻沒有受到學校的重視。隨著我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加快實施,企業越來越重視高職畢業生的職業品格。因此,將職業品格教育融入高職教育中是大勢所趨。目前并未發現有學者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領域對職業品格研究的詳細進展,因而本文擬從職業品格概念入手,初步研究了對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實施職業品格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職業品格的概念及研究現狀
   (一)職業品格的概念
   職業品格,是指在人們從事職業活動過程中,從業者在認同本職業基本的道德原則和職業規范的基礎上,通過內化和外化所形成和表現出來的符合職業要求的穩定態度和行為習慣[1],影響著從業者的工作品質和發展層次。除包含職業知識、技能等智力因素外,還有許多非智力因素,居于核心地位的是職業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其水平高低反映的是整個行業的人才質量狀況、行業的信譽度和美譽度[2]。
   (二)職業品格的研究現狀
   我國學者對職業品格的研究主要有:(1)以張勇[3]、尹衍波[4][5]的研究為例,職業品格教育在高等職業院校中沒有作為必要學習課程納入職業教育中,因此在高等職業學校中,沒有專門針對不同專業學生進行的職業品格的培養。部分學者對醫學、教師、法律等專業在職業品格培育的內容、原則和方法上做了研究。(2)根據員工和企業的合作關系而展開的職業品格內容的研究。劉躍娟[6]、郭林生[7]的研究最具代表性。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優秀職業品格的主要內容有:忠心耿耿、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全神貫注、團結互助。(3)秦啟文、姚景照[8]等人的研究是借助其他理論,研究職業品格。目前職業品格教育的研究雖已受到國內學者的重視,但總體來說研究仍較為零散,并未形成針對職業品格教育的系統理論,更沒有厘清職業品格教育與職業道德教育的區別。
   國外學者研究雖比我國開展時間早,但其大多并沒有深入研究品格培育這一領域,所以也沒有形成成套的研究體系。國外學者也是基于部分專業性強、技術性強的專業而展開品格培育的探究,其研究內容與我國學者的研究內容非常相似。以Justin Oakley[9]、Elizabeth Campbell、William J. Bennett[10]的研究最具代表性。
   二、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職業品格的必要性
   (一)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職業品格是我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
   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盵11]因此,加強高職生職業品格的培養,能夠進一步滿足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技工隊伍。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若想繼續在世界上保持競爭優勢,就要培養中國的職業人,而其必須具備優秀的職業品格。因此,高職院校的主要辦學目標和重要使命之一,便是培養致力于區域經濟服務且具有良好職業品格的高質量技術人才。只有依托職業品格的培育,提高企業中應用型人才的素質,才可以很快促進經濟發展向創新發展轉變,從而實現整個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進而提高國家及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同時為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助力。
   (二)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職業品格是高職院校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
   注重職業品格的培養是高等職業學校明確發展方向和凸顯特色的必然體現。高職院校是以社會需求為目標、崗位技術要求為主線設計教學體系的培養方案,所以要以企業對人才需求為基礎,注重對人才職業品格的培養。通過研究人員對我國許多企業的調查表明:從業人員除具備本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外,還應具備工作責任心、使命感等基本素質的企業占有一定比例。他們認為在工作過程中可以逐漸積累知識經驗和職業技能,但是在學校教育中,一定要漸漸培養和完善學生為人處世、工作責任感等基本素質[12]。因此,學校要突出和強調自身的特點,形成自身特色發展之路,就要將學生職業品格的培養與塑造作為重中之重。
   (三)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職業品格是學生就業和個人發展的現實需要
   加強學生的職業品格教育是應對嚴峻就業形勢的客觀需要。這種現狀的形成并非高等教育規模過剩,而是高校畢業生自身就業困難,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缺口較大,進而導致就業形勢的持續嚴峻,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體現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欠缺。此外,學生個人能力與用人單位需求間存在對接錯位問題,這就需要高校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加強學生職業品格的培養,不斷探索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適配性問題,以減輕或消除這種對接錯位。高職生如果在具備良好職業技能的同時還能擁有優秀的職業品格,這樣就能在以后的就業生涯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因此,學校著眼于勞動者綜合素質和職業競爭能力的提升,注重學生職業品格的培養,將極大地提高其人力資本附加值,有效提升勞動者綜合素質。這既是學生未來就業和職業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在人生中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    三、高職教育中培養學生職業品格的可行性
   (一)思政教育、實訓教學是塑造學生職業品格的主渠道和主陣地
   學校應將行業特點和院校的專業特點相結合,把本職業崗位應該具備的優秀的職業品格做出具體的分析總結,讓職業品格教育貫穿于思政教育與實訓教學的內容及考核中,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將職業品格的塑造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創新教學模式,并非一味地用理論向學生抽象地講述,而是將職業品格的教育在具體職業場景中鍛造,引導學生真切體會其內涵與實質,認識到優秀職業品格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和長遠價值,進而起到預防學生樹立錯誤職業理念的作用,使學生以樂觀的態度來提高自己的職業品格。
   (二)校園文化的陶冶是培養學生職業品格的重要方法
   學校可以充分使用校園文化品牌教育資源,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引領,寓教于活動中,傳播、弘揚優秀的職業品格??梢酝ㄟ^一系列的校園比賽、演講、征文等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潛移默化地對其職業品格的形成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比如舉辦“職業技能與職業品格哪個更重要”的辯論賽或“你眼中的優秀職業品格”為主題的征文活動等。此類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品格意識,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的思維認知。除此之外,學校也要加強教師隊伍職業品格的建立,教師要以身示范,做好榜樣作用。
   (三)“走出去,請進來”是塑造學生職業品格的重要途徑
   除上述方法外,學校還應該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途徑,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優秀職業品格培養的價值與意義。如通過校、企兩種文化的相互滲透,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引導學生樹立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職業態度,培育學生踐行現代工匠精神,塑造現代職業品格。與此同時,學校應該注重本校優秀畢業生對本校在校生的影響,他們與在校生的學習經歷區別不大,對在校生來說,本校畢業生的工作與生活經歷更具說服力,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用榜樣的力量增強學生信心和學習動機,對高職生職業品格的塑造起到極大的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筱白.論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生職業品格培育[D].長沙:中南大學,2012.
   [2]《電力的品格》編委會.電力的品格:《全國電力行業核心價值公約》學習讀本[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
   [3]張勇. 地方高師學生職業品格培養的理論與實踐[M].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
   [4]尹衍波.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踐行職業品格教育[J].我國西部科技,2009,8(12):89-91.
   [5]尹衍波.淺析職業能力與職業品格在社會人才需求中的地位[J].職業技術,2008(12):54.
   [6]劉躍娟.責任、忠誠、專注:造就優秀企業和員工的三個準則[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
   [7]郭林生. 世界500強企業員工的15種美德[M].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
   [8]秦啟文,姚景照. 角色與品格 [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9]Justin Oakley & Dean Cocking. Virtue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Roles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0]William J. Bennett. BOOK OF VIRTUES[M].Simon & Schuster,1996.
   [11]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5-26.
   [12]朱佳麗.淺析高職學生的職業精神培養[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9(21):104-105.
  編輯 王 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3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