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如何上“活”數學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高登喜
由于數學具有概念的抽象性和內容的精確性的特征,因此數學課堂就顯得枯燥無味。談到數學。許多學生如同“談虎色變”,如何把學生引出這個誤區是擺在廣大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有趣的引入把學生帶入奇妙的數學世界
興趣是愛好者最好的老師,為了改變傳統數學課堂上的死教死學,讓數學課堂不再沉悶,結合新課程理念,筆者在上高中數學《數列》這一內容時,用了這樣的引入:一天。阿凡提來到一個集市,正好遇見一個高利貸者在叫喊,“放金幣嘍!放金幣嘍!我的金幣可是個寶,只要你把它埋在地里一天一夜,就會變成1000金幣,”“我借一個金幣,”阿凡提決心懲罰這個愚弄百姓、貪得無厭的家伙,為民除害,“那你每天得還我1000個金幣,”“好!一言為定,我將連續15天借金幣,第1天借1個金幣,以后每天都是前一天的2倍,15天以后我還給你金幣,如果這15天之內,你后悔了。那么我借的金幣就不能還給你了,“高利貸者一算計,立即眉開眼笑,一口答應,不到15天,這個貪得無厭的高利貸者破產了,為什么高利貸者會破產呢?同學們紛紛議論開來,大家各抒己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最后筆者給出了答案,并告訴學生這是高中數學的一個重要知識。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堂上注意力也集中了,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創設快樂教學情境。數學課不再枯燥
由于數學是以思維為主的抽象學科,它的特點決定了它在內容和形式的呈現上不像其他學科具有明顯的快樂教學因素,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創設快樂教學情境,往往需要教師從教材內容人手,根據優化課堂教學的需要,挖掘教材中的快樂教學因素。如,在上《正弦函數的圖象》時,筆者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單位圓上的特殊角的正弦線平移到數軸上得到0~2π上的函數圖象,再把O~2π上的函數圖象向左平移得到正弦函數在R上的圖象,這個過程筆者是用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的,有了這樣形象的認識過程,學生對正弦函數的圖象就有了充分的認識,對正弦函數的周期性、對稱性和最值等性質有了深刻的理解。這樣教學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學生由此產生的樂趣將會成為學生愛學數學、喜歡數學的內在動力。
三、幽默的語育和形象的比喻,數學課也有了笑聲
在緊張而繁雜的數學課堂教學中,突然地不失時機地插入幾句有幽默感的語言或形象的比喻,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钴S課堂氣氛,使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插入幽默的語言,還有加深學生的記憶、啟發學生思維的作用,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習效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使枯燥乏味、抑郁沉悶的數學課堂變得趣味盎然。如。在上《立體幾何》中的線面關系時。筆者問學生:現實生活中有哪些線面關系的例子?一位學生這樣回答:“把一個人看作是一條直線,地板和床看作平面,人站在地面上時是直線和平面相交;人躺在地上時是直線在平面內:人躺在床上時是直線和平面平行,”如此形象巧妙的比喻真是出乎筆者的意料,它取代了枯燥的講解。真是妙不可言,筆者由此想到。比喻不是語文的專利,我們數學也需要它,它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問題具體化、形象化,使深奧的知識淺顯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快樂練習,讓學生品嘗學習的樂趣
練習是學生熟練地掌握知識,培養思維品質的具體措施,我們設計的課堂練習不是越難越好,不要盲目崇拜名校的題目,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適合自己學生的題目才是最好的,我們可以設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課堂練習,讓學生慢慢品嘗解題過程中的樂趣,意識到其實數學不但不是“食”之無味,而是越學越有趣、越學越有味,在心理上克服了對數學的恐懼,從而使學生情緒高漲,百學不厭。激發他們學習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了知識,積累了經驗,又達到了課雖盡而余趣猶存的效果。
作為一個從事數學教育的教師來說。我們應分析困繞學生學習數學的因素,想方設法幫助學生擺脫困境,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形成較好的學習素質,努力學好數學,同時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學習,認真備課,努力把每一節數學課上得更生動。更吸引學生,把課堂教學看作一門藝術:讓教學課堂像詩一樣激情飛揚,像詩一樣蘊涵豐富,像詩一樣意境優美,像詩一樣充滿想象和創造。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49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