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勝任力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黃雪瓊
摘要:高等職業院校教師與其他類型教師相比,具有高職院校專業的特殊性,高職教師勝任力的培養對教育、科技的發展有重要意義。通過樹立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理念,加強產學研聯系,開展國內外合作交流,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等途徑,可促進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的發展。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勝任力;發展
勝任力指成功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態度、思維模式和個人特質等綜合要素,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某一職業或崗位所必須具備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素養。高等職業院校教師與其他類型教師相比,具有高職院校專業的特殊性。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的培養對教育、科技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新時期應采取可能途徑促進高職教師勝任力的發展。
一、高職院校教師的一般性與特殊性
高職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一方面,它是建立在高中階段教育基礎之上的第三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的培養目標針對職業崗位群,是一種直接面向職業崗位群需要的職業技術教育,以培養應用性高等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高等教育。因此,高等職業院校教師與其他類型教師相比,具有教師專業的基本特性,更具有高職院校專業的特殊性。
(一)高職院校教師的基本特性
高職教師同其他類型教師一樣,是自己所教學科的專家,熟知自己所教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了解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發展;具有高度專門的教育知識和技能,履行教育教學職責,承擔教書育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二)高職院校教師的特殊性
首先,高職院校教師是開拓本專業、本行業新理論的專家。高職院校是新理論的發源地,也是新理論的主要傳播地,高職院校的教師作為高職院??蒲械膶嶋H承擔者,開拓新理論既是其權利也是其義務。從這一意義上來說,作為專業化的高職院校的教師還要力爭成為開拓本專業、行為新理論的專家。
其次,高職院校教師是相應專業、行業的實踐專家。這里所說的相應專業、行業的實踐專家,是指教師應清楚當前專業、行業的主流技能技巧、裝備水平、人才需要及其發展趨勢等。高職院校的辦學方針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市場是指社會現在及將來的相應專業、行業的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及勞務市場。高職院校的教師只有是相應專業、行業的實踐專家,才能分辨出什么是當前市場所需要的,什么是未來市場所需要的,什么是當前及未來市場都需要的。
二、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發展的意義
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是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必備能力之一,是教師培養“實用型、技能型”高職學生的基本條件與基本素質。
(一)適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需要
當前,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不斷涌現。面對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新知識、新理論、新學科、新課題的不斷出現,不僅需要一大批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規劃設計的學術型人才,更需要培養一大批在生產第一線從事制造、維修、管理、營銷及技術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而培養這一層次人才的歷史使命就由高等職業教育來承擔,其具體任務落在高職院校教師的肩上。作為從事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師應適應現代科技發展和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既要講授專業理論,又能指導實踐和技能訓練,才能主動適應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要求。
(二)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的前提
培養一流的人才,需要有一流的師資。師資水平決定學校人才培養水平和學校的競爭力。建立“懂理論,會技能”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的關鍵。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師資培養上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學歷提高、輕視能力培養的傾向。在教學質量考評中偏重課堂講授水平,忽視實踐和實訓能力,造成了教師教學脫離實際,知識陳舊,勝任力差,教學效果欠佳。師資隊伍的狀況嚴重地影響了高職的教育質量。因此,提高高職教師勝任力,建設“實踐型、技能型”教師隊伍已是高職院校改革和發展中刻不容緩的工作。
(三)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保證
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勝任力強的教師隊伍,是由自身教育類型的培養目標所決定的。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了實現這一培養目標,高職教育要求以能力為中心設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要突出技能訓練,一般各類實訓教學環節的比重要達到40%以上,要求學生畢業后便能頂崗工作,適應期很短或不需要適應期。顯然,要達到這樣的培養目標,沒有一支“能講會做”勝任力強的教師隊伍是行不通的。
三、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發展的途徑
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的培養,需要樹立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理念,加強產學研聯系,開展國內外合作交流,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采取必要的激勵手段,以不斷提高教師素質,由此逐步建立起一支“懂理論、會技能”的師資隊伍。
(一)通過教師繼續教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高職院校教師大多從本科學校畢業,參加實踐技能學習較少。高職院校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可通過教師繼續教育,加強教師職業能力的學習。一是有計劃地組織教師深入企業、工廠等一線蹲點學習、調查研究。選派骨干教師到相關企業掛職,進行業務實踐,邊實踐,邊學習,掌握最新技術和管理信息,并把行業和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引入課堂教學。二是加強教師培訓工作,通過讓教師“走出去”,參加教師專業技能的培訓,或“請進來”,聘請校外技術能手、技術尖子來校賜教,進行操作技能現場演示,提高教師職業能力。三是送骨干教師參加第二學歷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以培養師資,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二)多與企業和科研單位進行技術交流
要大膽走出學校,深入生產企業和科研單位進行技術交流,避免“埋頭苦干”。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和拓寬知識面,外面數控高手云集,應積極向“高手”取經,盡快成為一名高技能教師。在技術交流中,取長補短、相互探討、共同進步,無論對理論還是實踐都有極大的幫助,這是提高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教師定期到基地學習、實踐,接受新的專業知識和信息,掌握專業技術發展動態,了解企業和社會對本專業的需求,收集教學素材,豐富教學內容,培養教師的科研素質、創新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提高教師勝任力。
(三)引進實踐技能人才、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高職院??烧衅负鸵M具有實踐經驗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到學校擔任專、兼職教師,擴大“會技能”教師的比例,充實教學隊伍,以利于教學改革,加強教學環節。通過專、兼職教師的相互交流,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推進學校教學。同時,關注國外先進技術的發展,學習先進經驗。歐美國家職業教育十分發達,有許多成熟的經驗可供學習借鑒。可選派教師出國考察、研修、進修、培訓,也可聘請外籍教師擔任教學工作,通過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先進的課程與教材、先進的教學方法與管理經驗等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師的培訓層次與質量,提高教師的外向型素質,以適應當今經濟危機給高職教育帶來的沖擊與挑戰。
(四)制定有關政策,營造勝任力培養的良好氛圍
加強教師勝任力培養,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政策的保證和支持十分必要。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定與普通高校要求一致,忽視高職師資的特點,偏重于教師的科研能力,缺乏對教師勝任力的要求,導致教師重科研輕實踐的傾向,阻礙了高職院校教師實踐技能培養。因此,應調整對高職院校人員編制、人員結構、專業技術職務評定等相關政策。在教師職稱評定中,單獨建立評審標準,把教師實踐技能作為晉升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審條件之一,以促進高職院校教師勝任力的培養。同時,高職院校內部也要重視教學的評估與考核,制定相關的激勵措施,在教師進修培養、職務晉升、工資福利待遇等方面向“懂理論、會技能”的教師傾斜。做到理論與實踐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促進與推動專業教師勝任力的不斷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51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