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等農林院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劉建斌

  摘 要: 本文作者從大學物理課程在高等農林院校各專業的作用出發,分析了目前大學物理教學的現狀;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物理教學的教學質量,提出了進行高等農林院校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 高等農林院校 大學物理 教學改革
  
  大學物理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相互作用和最基本最普遍的運動形式及其相互轉化規律的學科。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非常廣泛的,它的基本理論滲透到自然科學的很多領域,應用于生產技術的各個部門,它是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它包含經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學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應用等基本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各專業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和今后從事各種工作所需要的必備知識。因此,它是各個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課。
  在農林類各專業開設大學物理課,一方面在于為學生較系統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礎,另一方面在于使學生學會初步的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問題的方法。這對學生開闊思路、激發探索和創新精神、增強適應能力、提高素質都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將對學生今后在工作中進一步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論、新的技術等產生深遠的影響。學生通過對大學物理課程的學習,能夠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從而盡快適應大學階段的學習規律。大學物理課程本身蘊含著唯物辯證法,這對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面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大學物理的學習,學生對該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都能夠有全面系統的認識和正確的理解。在講授大學物理課程時,教師不但要注重物理知識的傳授,而且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牢固扎實的基礎。
  物理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所以大學物理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學生通過大學物理實驗,能增強動手能
  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能培養起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其今后學習工作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現狀分析
  
  高等農林院校的學生是一些非物理專業的農、林、工科學生,他們自認為大學物理課程對他們來說,無論是對眼前的學習,還是對將來的工作都是沒有什么用處的。這使我們的教學陷入了一種被動的狀態。要改變這種局面,我認為首先要從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入手,結合現有大學物理課程的課程建設和教學研究,進一步探索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目前,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滿堂灌,師生交流少,少數學生因前期知識學習欠佳,越壓越多,從而影響了后期的學習。之所以造成這個結果,我認為一方面是課程安排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教師的教學方法的問題。提倡壓縮課時,所有的學生一樣對待,我認為這種方式不一定適合高等農林院校某些專業。原因是高等農林院校的學生生源不如教育部直屬院校,基礎相對比較薄弱。這就造成了他們對大學物理課學習的恐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到這一點,經常利用課后時間與學生交談、答疑,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增進他們學習的信心,使他們因此而樂于學習大學物理。另外,我認為根據各非物理專業的不同特點,大學物理課程的設置重點應有所不同。例如,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在大學物理課程當中,電磁學的知識面應該廣一些、難度應該深一些;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大學物理課程當中,力學知識應該多一些,等等。這樣有的放矢地教學,對于學生將來的某些專業課程的學習是非常有好處的。
  
  二、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1.教師的“教”的改革。
  第一,利用直觀教學、形象化教學,發揮形象思維的藝術感染作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索事物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第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第三,在運用知識和聯系實際中,促進學習興趣。第四,通過課外活動和課外閱讀,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第五,創造一個生機勃勃、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激勵學生不斷追求新知。第六,提高教師專業理論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使教師的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及時跟上社會的發展、適應時代的要求。第七,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既要熱愛教學、精心教學、創新教學,又要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水平。知識和水平不是靠看書或學習就能看得出來或學得出來的,還要靠自己的實踐。這就要求教師要參與到各種科研活動當中去,成為學生的學術導師。
  2.學生的“學”的改革。
  學生應該具有對學習本身意義的認識,它是最持久的學習動力源。當然,對低齡的學生來說,達到一定的認識水準有些困難。最初可能是誘導,告訴他們學習可以帶來快樂;之后就是教導,告訴他們可以幫助成才;最后他們將在自身的動力作用下自覺地學習,在認識的基礎上產生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努力進取,積極探索。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的愉悅的快感,在獲得學習成果后的興奮和滿足,以及班級、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肯定與贊賞都將是學生學習動機產成的重要因素。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我想應該是學生的基本素質,心理、智力等基本的素質條件。沒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很難對較抽象的問題有認識,也不能生成在理解基礎之上的對工作過程的體驗;沒有好的心理素質,就很難保證智力水平的正常發揮。
  3.根據物理課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與學習任何課程一樣,學習大學物理也要牢牢抓住課前預習、課堂聽講、做好筆記、課后復習(包括完成作業)和考前復習這幾個主要環節。課前預習就是粗略瀏覽將要學習的內容,目的在于明確課堂上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課堂聽講就是要學習教師引出物理概念的目的、建立物理模型的思路、描述物理現象的方式、演繹物理原理的程序、解釋物理定律(定理)的思想、分析物理問題的過程、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在課堂上最重要的是學習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同時以提綱的形式記錄下教師授課的全過程,重點記錄課本上沒有的內容和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以備查閱。課后復習(包括完成作業)就是所謂的“把書讀厚”,既要全面回顧課堂聽講的過程和所學內容,又要憑借記憶和查閱課本,把提綱式課堂筆記補充為詳細筆記,并寫下自己的思考體會,還要理清知識重點、難點,以及解決某類物理問題的步驟和技巧,更要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解決發現存在的問題。課后復習的時間一般是課堂學習時間的二到三倍。考前復習就是所謂的“把書再讀薄”,此時的重點不在于記憶概念、定律和結論,而在于理清課程體系和知識框架、獨特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模式、常見問題的處理流程和技巧、常用的數學知識,當然還要查漏補缺。
  4.發揮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著一種現象――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這是因為學生對前途的迷茫,以及對現狀不知所措。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畢業就業形勢情況和考研各方面的信息是不易獲得的信息。在授課過程中我偶爾插入了這方面的內容,發現反映很好。于是借此機會,我告訴他們將來社會需要的是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既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又具有實用的應用技術能力的人才,并建議他們利用假期時間走出校門進行社會實踐。對于就業信息的采集與社會實踐的實施,我認為最好由學校組織這項活動,以保證信息的全面準確。這些信息最好在新生入學時就傳遞給他們,使他們從低年級就有緊迫感,從而能積極主動地完成學業。社會實踐由學校組織,目的性、安全性會大大增加。畢業時我們的學生在經驗方面會比其他院校的學生更有優勢。通過細小的事、身邊的人的真實事跡,學生能夠確實感到學習大學物理課程的重要性,大大地增強了學生學習大學物理課程的動力。
  
  三、結語
  
  為了進一步改進大學物理教學的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我提出的幾點思考,概括為:(1)教師的“教”的改革;(2)學生的“學”的改革;(3)根據物理課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4)發揮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劉建斌,曹帥.如何提高高等農林院校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的積極性[J].考試周刊,2008.15:168轉134.
  [2]韓立新.改進物理課堂教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J].青島大學學報,2000,13(3):167-169.
  
  本文獲得華南農業大學理學院教改基金資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98770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