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L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探討TBL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TBL教學模式能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團隊合作精神和運用知識能力。
【關鍵詞】TBL教學法 外科護理學 教學
【基金項目】2017年河南省醫學教育教學改革和研究項目“TBL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立項編號:Wjlx2017207。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52-02
《外科護理學》教學普遍存在教學容量大與教學時數少的矛盾,學生經過學習后,雖然掌握了基本知識和技能,卻缺乏實際應對能力,因此學生剛進入工作崗位時無法將所掌握的外科護理知識和技能應用到臨床護理實踐中,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更缺乏批判性思維及創新意識。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是一種有助于促進團隊協作精神、注重人的創造性、靈活性與實踐特點的新型成人教學模式,即教師由領導者轉變為指導者及參與者,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團隊是由5-7人組成,可由若干個這樣的小組組成幾十人至上百人的大團隊,教師提前確定教學內容和知識供學生課前閱讀和準備,課堂教學時間用于個人預習認定測試、團隊任務測試、應用性練習及反饋評價[1]。能克服傳統教學中以“教”為主、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缺點。注重人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促進團隊協作,較好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1.對象與方法
1.1教學對象。隨機從2016級??谱o理抽取4個班為實驗對象,其中2個班(1班、2班)為實驗班;另外2個班(3班、4班)為對照班。實驗班108人,對照班105人。兩組學生年齡、入學成績均無顯著性差異,兩組具有可比性。
1.2教學實施。對照班以教材為主導,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班采用TBL教學模式進行教學。(1)確定學習小組。根據學生成績將TBL教學組的學生分為6個小組,各組推選1名組長對小組進行管理。(2)自學階段。上課前一周授課教師為各個小組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預習提綱和學習材料,各組長組織小組學生完成預習,同時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檢索等方法對相關材料進行自學和整理。(3)課堂學習和應用階段。①基礎知識測驗:正式上課時利用問卷星進行基礎知識測驗,測試題型為選擇題A1和 A2型題,一般為 10 題,學生于上課最初10分鐘獨立完成。教師在線評分,記錄成績,主要檢查學生預習效果。并針對出現的問題在上課時進行講解和總結。②小組討論:教師將準備好的案例以多媒體形式展示給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分小組討論,小組討論結束后各小組長進行陳述。陳述后各組學生以辯論的方式對不同觀點進行討論補充。教師對學生討論中爭議較大的疑難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引導學生更深層和全面的理解問題,協調整個教學過程,做好點評總結,評估學生學習和臨床實際應用能力。③綜合測驗:測試題型為 A3 和 A4 選擇題,一般為 10~15 題,要求小組討論完成。每組派代表應用多媒體教學設施現場答題,由教師斷對錯?;卮鹫_,教師指出此題的考點;回答錯誤,該組需重新分析題目,直至得到正確答案,并且說出理由,然后教師做出評價。學生完成測試的過程也是再學習的過程,同時有助于教師動態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2.結果與評價
實驗組和理論組理論考核成績對比 TBL教學組成績為 81. 86±5.60,傳統教學組成績為 76.10±7.30,P<0.05。結果提示2 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BL教學組成績優于傳統教學組。
3.討論
外科護理學作為專業核心課,教學內容多,但課時有限,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阻礙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阻礙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學效果較差。TBL教學法汲取了LBL 教學法和 PBL教學法的優點,既避免了 PBL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問題分散、學生學習的目標不明確的缺點,又避免 LBL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是以教師為主體的不足,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核心和主體,以團隊協作為基本運作方式,以教師為引導的授課模式。TBL 教學模式加強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批判性思維,增強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2]。
3.1 TBL教學課堂設計總體感覺好、授課方式新穎,能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個人責任心和競爭意識;有些學生認為能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有助于團結。TBL 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導者。
3.2教學中設計的題型因與學生關心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一致,更加吸引學生,更能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TBL 教學在護理專業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初步應用效果較好,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心理素質及態度等的培養,客觀真實地評價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真正體現了因材施教。
總之,TBL 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和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該模式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得到學生認可并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具有可行性。
參考文獻:
[1]王錦鴻,鄒和群.PBL 和 TBL 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9):1563-1564.
[2]肖勵鳴.外科教學改革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技創新導論,2013(34):53.
作者簡介:
劉向東,男,32歲,本科,學士學位,周口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從事外科教學與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0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