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在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基礎護理學在我國的發展已較為成熟,這也就使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學教學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的過程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就業以及日后的發展,所以在現實中應用“互聯網+”思維勢在必行。高職院?;A護理學的教師必須要明確自身面臨的嚴峻考驗,同時明確自身的基本教學職責,合理融入“互聯網+”思維,為學生護理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論基礎。
[關 鍵 詞] “互聯網+”思維;基礎護理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172-02
在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中應用“互聯網+”思維,需要相關人士對其進行細致的分析。想要培養高水平的護理人才,教師就必須立足于現實,找出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教學過程進行完善,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要保證教學過程有益于學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師對“互聯網+”思維進行應用。所謂“互聯網+”思維,主要就是將基礎護理學聯合實際與網絡時代的護理行為進行適應,同時將理論融合實際,既培養學生的理論能力,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據此,本文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具備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互聯網+”思維對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的影響
為了保證護理行業的合理發展,同時提升護理人才的能力,高職學校必須要完善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水平,其中,“互聯網+”思維的應用能夠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近幾年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應運而生,即通過APP或者打電話的方式說出你的需求,專業的護士、理療師、護工、看護或護理設備就可以提供上門服務,而只有對學生的“互聯網+”思維進行培養,才能夠完善這種新型的護理模式?!盎ヂ摼W+”思維要求基礎護理學學生不僅要對護理理論和技能知識進行掌握,同時還必須要具有互聯網思維能力及評判性思維能力。之所以要融入這種思想,主要是為了培養高職學生的護理服務素養以及良好的職業素質,使其能夠與新型醫院護理崗位的要求越來越靠近。在“互聯網+”思維的應用下,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立足于現實進行教學,以適應“互聯網+”思維對學生的要求,提高基礎護理學生的護理技能水平。
除此之外,就目前的基礎護理學教學情況來看,相關教師雖然一直在強調實踐教學,但教學往往存在與實踐相脫節的情況,這無疑會影響教學水平。只有讓學生樹立“互聯網+”思維,并在合理的情況下對教學水平進行提升,才能夠體現其基本的優勢,讓學生在具備“互聯網+”思維的基礎上提升護理技能,更好地服務社會。
二、“互聯網+”思維在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明確“互聯網+”思維應用的重要性
想要在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中對“互聯網+”思維進行應用,就必須要明確“互聯網+”思維的重要性,這既是基礎也是核心,因為如果不能夠明確其重要性,那么“互聯網+”思維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也就無從談起。
具體地說,如今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設了基礎護理學專業,希望能夠培養高水平的護理人才,促進他們的就業,由于護理領域的就業前景較好,學生一旦就業情況好,高職院校也能夠得到發展。但很多高職院校在基礎護理學教學方面的質量不高,學生只學會了護理理論知識,與護理業發展的現實情況存在脫節。在這樣的背景下,只有以國際護理的發展脈絡及先進經驗為基礎,應用“互聯網+”思維,對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水平進行提升,才能夠在現實情況下真正培養具有護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明確這一點。
(二)增強學校師資力量
增強師資力量是高職學校應用“互聯網+”思維,促進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學教學改革的基礎。不同于傳統院校的學生,護理專業的學生之所以要學習,主要的目的就是就業,所以,其需要比傳統院校的學生更早地適應社會就業環境。同時,“互聯網+”思維具備著一定的難度,對師資力量有著高要求。從護理教師隊伍的構成來看,如果都僅僅是注重理論與技巧的分析,缺乏互聯網護理的經驗,無疑就會影響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質量,間接導致學生在日后的就業中出現問題,因此增強學校師資力量勢在必行。
校方在引入優質師資的同時,必須要注重知識、經驗與操作兼備,讓教師既能夠負責學生的理論學習,又能夠傳授學生在護理技能課程中的技巧,更能夠給予其從業經驗,融合“互聯網+”思維,指導學生去醫院進行實習的整體過程。如果在現實中難以找到專職教師,就可以考慮引入具備“互聯網+”思維和多年護理經驗的人才資源,這對于學生掌握護理技能益處較多。在學校師資力量增強的情況下,即便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很多問題,也能夠在現實中很快的得到解決,進而促進“互聯網+”思維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三)促進學生思維突破
教師應該合理地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教學,因為互聯網技術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踐練習的機會,這對于“互聯網+”思維的應用來說十分重要。對于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學教學來說,其包含的內容較多,而“互聯網+”思維由于包括著理論與實踐內容,所以僅僅依靠教材及老師自身的講解,很難實現較高的教學質量。在教學中融入互聯網技術,則能夠對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調動,使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段了解國際護理的發展脈絡及先進經驗,同時學會如何進行實際護理操作,如何了解病人的心理,如何與病人進行溝通等。長久如此,護理專業的學生無論是在分析問題上還是在解決問題上,都能夠得到訓練[1]。 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需要教師掌握網絡資源的運用方法,進而促進學生護理思維的突破。具體的說,高職院校的基礎護理學課程包含很多知識結構,教學內容的聯系較為緊密,同時對基礎護理學進行學習的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這能夠說明,教師如果僅僅依靠教材內容進行教學,無疑無法達到上述目標,必須要通過豐富的基礎護理學知識的延伸而完善學生的“互聯網+”思維。網絡環境具備著豐富的資源,這對高職院校學生“互聯網+”思維的培養來說意義重大。教師合理運用網絡資源,不僅能讓學生對課本的內容進行鞏固,還能為其構建起完整的基礎護理學知識框架,從而使學生能夠在“互聯網+”思維突破的過程中不斷對自身的基礎護理綜合運用水平進行提升[2]。
(四)優化教學過程
在高職院校教學中,基礎護理學學科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等多元化教學輔助手段已經融入了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中。因此,在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中對互聯網技術進行應用,既符合我國教育部門倡導的新型教育方式,又能夠幫助學生透徹理解基礎護理學,更快地學習掌握基礎護理學知識。對于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師來說,想要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護理能力,就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將“互聯網+”思維融入教學當中。具體的說,護理教學既包括理論教學又包括實踐教學。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師只注重理論教學,卻忽視實踐教學,不利于學生護理能力的提升。想要提升學生的護理能力,教師就必須要以“互聯網+”思維為基礎,在保證其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多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在理論學習方面,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但缺乏積極性,主要原因則在于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無法吸引他們的興趣,這種教學不僅會被時代淘汰,更會影響學生的未來。因此,高職院校護理專業教師應用“互聯網+”思維勢在必行。只有將“互聯網+”思維融入到教學中,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為其護理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3]。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互聯網+”思維,不代表要完全放權讓學生自己學習,而是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加以指導。例如,在護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模擬實踐練習,及時發現學生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其進行指正,共同推動實踐過程的順利完成。同時,在實踐完成之后教師也應該進行總結。
(五)注重校與醫合作
所謂學校與醫院的合作,主要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接觸醫院護理崗位,參與到護理實踐當中。對于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來說,需要教師合理地融入“互聯網+”思維,尤其是在學校與醫院的合作方面,教師要不斷進行深化,從而對職業崗位進行分類,實現其專業教學與醫院崗位能力的協調發展。如果專業教學與醫院崗位能力無法對接,那么整體的教學資源也就會被浪費,學生無法學到日后能用于實際護理工作中的知識,所以教師要注重教學的實效性[4]。
(六)加大推廣力度
加大“互聯網+”思維的推廣力度對于“互聯網+”思維在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來說至關重要。傳統教育培養出的護理人才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這也使得創新式教育勢在必行。“互聯網+”思維的推廣有利于促進創新式教育的傳播。因此,教師應該盡可能在現實情況下傳播“互聯網+”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學的教學內容,學校管理者也需要加大“互聯網+”思維的推廣力度,通過激勵政策讓教師重視“互聯網+”思維的應用[5]。
綜上所述,只有以國際護理的發展脈絡及先進經驗為基礎,應用“互聯網+”思維,對高職院?;A護理學教學水平進行提升,才能夠在現實情況下真正培養具有護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這也就要求教師必須要立足于現實,找出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教學過程進行完善,將理論緊緊的結合現實,保證教學過程有益于學生,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師對“互聯網+”思維進行應用。
參考文獻:
[1]鄒銀婷,熊海燕,黃錦.“互聯網+”探究式實踐模式在社區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4):111-113.
[2]楊萍,丁玉琴,鄭永明.“互聯網+”護理評估及措施同步到護理記錄的軟件設計與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51):3-4,198.
[3]米江梅,陳學艷,陳婷婷,等.“互聯網+護理”上門服務發展現狀[J].護理研究,2018,32(22):3499-3502.
[4]索紅梅,周琪.基于“互聯網+”護理人員信息素養研究現狀及思考[J].中國療養醫學,2018,27(11):1154-1157.
[5]劉衛,史鐵英.“互聯網+”教學模式下的外科護理學課程建設[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20):46-47.
編輯 趙瑞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