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在高職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經濟和藥學行業的發展,社會對高品質藥學服務的需求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并對藥學專業人才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能夠更好地將思維導圖融入到藥理學教學中,該文從藥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思維導圖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適宜性和思維導圖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3個方面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 藥理學教學 應用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c)-0149-02
藥理學是提升學生專業素養的一門核心課程,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支撐。在藥理學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該門課程的重要性并反映到藥理學學習太難,沒有興趣,主要是因為藥理學內容涉及面廣,藥品種類繁雜,不便于理解和記憶。為了激發學生對藥理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較強的思維邏輯能力,克服畏難心理,該文對思維導圖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思考。
1 藥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興趣缺乏,動力不足
藥理學是高職藥學專業學生必修專業核心課程之一,主要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規律的一門綜合性學科。該課程涉及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學等多門學科,具有理論性強、藥物品種繁雜、較強邏輯思維等特點。對于基礎知識薄弱的高職藥學專業學生而言,藥理學的學習難度較大,他們普遍認為藥理學枯燥乏味、需要學習的藥物種類太多、作用機制抽象和難以理解和記憶,學習積極性不高。此外,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藥理學的重要性,學習只是應付考試。
1.2 傳統教學模式缺乏知識體系建構
目前,藥理學主要的教學模式仍然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1],該模式缺少了與學生的課堂互動,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懶惰,不愿意動腦思考藥物之間的異同和聯系,只是一味地聽老師講并進行簡單的記憶。該教學模式關注具體知識細節,忽略了系統的知識體系的構建,學生只能記住碎片的知識點,時間一久,學的東西越多,學生越會感覺迷糊,例如,氯丙嗪和苯海拉明都具有鎮吐作用,但學生不能分析出苯海拉明可治療暈動病導致的嘔吐,而氯丙嗪不可以。又如,問學生紅霉素屬于哪類抗生素?他們都不能回答出來,主要原因在于抗生素種類太多,容易混淆,難以記憶。近年來,在藥理學教學中,雖然很多院校采用了PBL、案例和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方法,切實提高了教學效果,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但不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藥理學知識體系和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1.3 教師責任心不足
很多教師墨守成規,按照教材內容的先后順序,對知識點逐個進行講解。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加快進度,沒有向學生解釋各章節、藥物間的聯系和區別。沒有教給學生學習藥理學的正確方法,學生全靠死記硬背,遇到題目不會做,對藥理學失去信心和興趣。
2 思維導圖在高職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適宜性
2.1 思維導圖的概述
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工具,按照大腦自身思考問題的方式,將各種概念以類似于人腦對知識儲存的結構形式排列,像大腦神經從中心向四周發散的結構,主題的主干從中央向四周放射,主干可以引出一系列子主題,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表現出來,以便理解記憶[2]。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巴贊提出思維導圖可開發人類大腦,例如,開發左側大腦邏輯、詞匯,數字功能,也可以開發右側大腦節奏、空間、色彩以及整體意識。因此,思維導圖具有重點突出、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的特點,使用思維導圖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把各個碎片的知識點聯系起來,構建知識網絡,從而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
2.2 思維導圖在藥理學中應用實例
藥理學是一門具有較強邏輯思維的課程,涉及面廣,藥品種類繁多,適合在藥理學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開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藥理學知識體系,以便知識的理解記憶。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讓學生對藥理學有個整體框架,我們可以講解后布置作業,讓學生在軟件或紙上進行繪制。例如,以羅躍娥主編的第二版《藥理學》為例,藥理學共有40章,分為總論和各論,總論由藥物效應動力學、藥物代謝動力學和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組成,各論是由外周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臟和血液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化學治療藥物組成,每個系統又由多個章節構成(見圖1所示)。章節中的各個知識點也可以用思維導圖呈現出來,例如,第十一章鎮靜催眠藥是由苯二氮?類、巴比妥類和其他類構成,每一類藥物都可把典型的代表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呈現在一個層次分明的網絡中(見圖2所示)。此外,思維導圖也可用于比較相同作用不同類藥,例如,阿司匹林和氯丙嗪對體溫都有影響,但它們的作用機制、特點和臨床應用不同(見圖3所示)。因此,在高職藥理學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是可行的,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開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3 思維導圖在高職藥理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3.1 有利于學生發展
在思維導圖繪制過程中,學生可以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利用關鍵詞、圖像、顏色組成記憶鏈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在每個知識點層層遞進的過程中,發散思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3]。學生在展示思維導圖時,可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可查缺補漏,加深各個章節的知識。此外,可代替填鴨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2 有利于教師發展
首先,教師可以在備課過程中使用思維導圖,將上課的內容用關鍵詞、圖像和顏色聯系起來,思考其中的聯系,思考以符合大腦邏輯思維的方式將知識教授給學生,教師掌握了整體的知識框架,復雜內容簡單化,這樣備課起來就很輕松。其次,通過思維導圖備課節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思考如何上好這門課,例如,思考如何通過案例、游戲或其他方式引入此次課?思考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強化學生用藥指導和用藥咨詢技能?如何培養學生處方分析和合理用藥技能等。最后,通過思維導圖教學,可帶動課堂氣氛,學生注意力更集中,這樣上好一堂課,導致教師信心增強,促使教師不斷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長此以往,產生良性循環,最終達到雙贏。
4 結語
思維導圖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是一種新的嘗試,它可以將藥理學繁雜的內容簡單化,瑣碎的知識點用關鍵詞、圖形、線條聯系在一起,構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此外可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重點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當然也存在不足,例如,有些學生為了應付老師,沒有加以思考,只是繪制了課本中的大標題。對于這類問題,我們可以改進考核標準和方式,或是進行正確引導。近年來,思維導圖在國外企業界成功應用的例子屢見不鮮,但在教育領域應用較少,仍處于探索階段。那么,如何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合理有效地融入思維導圖,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與探索。
參考文獻
[1] 李姣鋒,呂會茹,杜煜,等.職業院校藥學專業藥理學教學改革與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12):52-53.
[2] 賈旭峰.基于藥理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淺談[J].中文信息,2016(8):206.
[3] 張海梅.利用思維導圖培養邏輯思維能力[J].廣西教育,2016(45):1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28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