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中學習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學生學習任務重大,并且時間緊張。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靈活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將思維導圖作為一項高效的教學工具,在思維導圖的構建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思維導圖教學法是適應當今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師要注重思維導圖的構建模式,在不斷的教學經驗中進行總結,使思維導圖的教學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思維導圖教學法值得被教育界所推廣。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地理;教學應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師在工作過程中也在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轉變教育理念,從新的模式中開拓工作思路。為此,“思維導圖教學法”應運而生,思維導圖是將思考的思維進行可視化處理,放射性地將繁雜的文字信息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出來。思維導圖適應高中地理學,都是整體與部分的整合。本文從思維導圖和高中地理兩者的結合為出發點,分析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是如何運用并且相互配合相互發展的。
1思維導圖與高中地理相互聯系,相互發展
思維導圖模式是由東尼·博贊創造的,他是英國著名的學者,擅長學術研究。思維導圖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思維模式,專注于放射性思考,思維要圍繞著主題,將主題作為中心,向四周發散,注重圖文結合,力求通過生動形象的模式來反映人類大腦天生固有的結構以及將思想通過具體的形式來展現。思維導圖是人類左腦和右腦相結合的產物,是邏輯性和存儲圖像感知性相結合的結果。通過綜合性的思維整理,從而得到主題分明、重點突出、內容關聯的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的呈現,可以明確地感知思維方式的整個過程,有利于大腦的開發和潛能的刺激。通過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推廣,在教學成果上可以得到比傳統教學更加突出的成績。高中地理課程是一項綜合性、地域鮮明的課程,是將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充分聯系的過程。高中地理的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們學會運用基本的方法和手段來對地理信息等進行處理和分析,再通過分析來鞏固所學的地理知識。高中地理分為主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學生需要掌握主修課程的知識并且還需要了解選修課程的相關內容,許多學生對選修課程不在意,并且在學習地理知識時缺乏一定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習效果不佳。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將知識進行有機串聯,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還能通過圖畫與文字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導圖是宏觀和微觀的整合,既是具體完整的體系也是主次分明的獨立,它具有延伸性和延展性。高中地理也是整體與部分的結合,思維導圖可以很好地將高中地理中零碎的知識點整合起來,從而系統地組成一個整體,方便學生們的記憶。思維導圖可以通過靈活多變的形式將知識以圖文等多種形式來表達,也可以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思維模式來進行創作。高中生思維已經到了相對成熟的階段,通過思維導圖來進行知識的整合,既方便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也可以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思維的灌輸和思維的鍛煉,對學生而言,是一項發散性、擴展性的學習方法。
2思維導圖在地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2.1選擇教學內容
教師進行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認真分析學生的可接受程度以及教材是否適合運用這種模式進行教學。教材知識內容繁多,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來判斷是否要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在思維導圖的構建上要遵循由繁到簡的重組過程。高中必修課本中的部分內容,比如大氣運動、水資源及海水運動等內容對邏輯思維的要求比較高,學生學習起來有難度,因此教師在進行這方面的教學時,不僅要在課堂上靈活運用思維導圖還要注重課后思維導圖的引導。對于教材中關于人口、城市等方面的內容,主要要求的是對知識的陳述性熟記,所以教師可以減少思維導圖的運用。不同階段的學習內容穿插在不同的年級學習內容中,教師可以將相似的內容進行總結,并且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貫穿起來,運用循序漸進的形式引導學生對知識框架的梳理,使學生對知識內容掌握得更加牢固。
2.2提煉課程的關鍵點
思維導圖在當代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授新內容的時候,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課程的關鍵點進行提煉,這部分可以檢查學生的預習效果,也可以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找到學生的疑惑。教師根據思維導圖,根據實際情況選取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實現因材施教。在運用思維導圖的時候,是學生和老師共同協作的過程,學生通過做筆記緊跟教師的思路,充分發揮學生的眼、手、腦等感官,可以增強學生的專注力,并且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學習重點難點進行筆記總結,并且運用關鍵詞提醒的形式來熟記某個知識點,這將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縮短了學生做筆記的時間,使學生的注意力放在思維導圖上,提高了課堂效果。
2.3快速解決難題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熟記知識點、幫助學生快速解決難題。我們知道遺忘曲線定律,所以學生在學習時要不斷地對某一知識點進行復習和記憶。在鞏固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要改變傳統死記硬背的復習模式,傳統的模式枯燥無味,效率低下。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圖畫、關鍵詞等形式凸顯記憶點,通過記憶點刺激感官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將內容進行串聯和可視化記憶。這種記憶形式可以使學生從小知識點擴展到更多的知識,可以查漏補缺,使知識內容更加清晰和條理化。高中地理知識還有更多的圖標和圖像,學生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來分析圖畫,再根據分析來選擇適合的內容進行知識的解答。另外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構建可以幫助學生加強解題能力,從而更加準確地得到答案。
2.4明確學生的復習內容
學習是一個反復持續的過程,古人云:溫故而知新。而在地理學科中,有些知識點過于抽象,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很容易忘記之前所學習的知識。所以,之前課堂學習時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可以明確學生的復習內容,教師借助思維導圖,進一步完善知識點,在復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概括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高中地理知識點看似獨立抽象,其實,知識點又都緊緊相連。思維導圖科學合理的應用,會更加方便學生的復習。例如:在知識點復習時,將小節知識難點先總結歸納出來,然后找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之后再繪制出復習思維導圖,從而和課堂思維導圖對比,找出自己要復習的重點,以此達到有效復習。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學生不僅對知識點有了鞏固,更重要的是清楚了自己所欠缺的知識點。另一方面使學生建立了地理知識的框架。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地理知識框架的建立,更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3結語
在高中地理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于思維導圖的應用,一方面不僅能提高學生對于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能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及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教育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這樣才能培養出時代所需人才,國家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美芝.淺析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9).
[2] 張燕平.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24).
[3] 鄒少華.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1).
(作者單位:南安南星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