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在英語詞句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小學英語詞句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突破傳統的英語詞句教學模式,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既形象直觀又符合認知規律的思維框架,引導學生發現詞匯自身的特點與聯系,構建詞匯學習網絡,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詞句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5-0052-02
如何提高教學效率,一直是廣大教師研究和探索的問題。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思維導圖是一種形象且直觀的思考和表達方式。它能把抽象的信息變成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的、彩色的圖,將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的層級圖表現出來,在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之間建立記憶鏈接,有助于學生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改善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下面,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Unit 7《On the farm》中詞匯和“Fun time”教學為例,探討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句教學中的應用。本節課的詞匯句型教學在學生學習本單元“Story time”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掌握單詞cow, pig, chicken, duck, pear, apple, orange及其復數形式,以及日常交際用語“What are these / those?”“They’re….”“Are these / those…?”。
一、復習導入,初建思維導圖
1.引導學生猜測教師喜歡的動物和水果,拉近師生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2.復習“Story time”,使學生熟練掌握單詞apple, pear, pig,cow。
T:They see some fruit and animals on the farm. What fruit do they see?
S:They see some apples and pears.
T: What animals do they see?
S:They see some pigs and cows.
師帶讀a pig, pigs;a cow, cows;an apple,apples;a pear,pears并板書(見圖1)。
【評析】復習一定要有針對性,使學生能準確把握新舊知識的聯系,為新知對應找到直接的舊知。本環節中初建on the farm的思維導圖,既有效復習了第一課時的內容,又為新知學習做了有效的鋪墊,給學生的有意義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創設情境,完善思維導圖
1.在農場的情境中教學單詞和句型。
T:There are some other animals on the farm.
T:What’s this? It’s a chicken.What are these? They are chickens.
T:What’s that? It’s a duck.What are those? They are ducks.
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單詞、句型并板書(見圖2)。
pigs][a buck
ducks][a cow
cow][an apple
apple][a pear
pears][a chicken
chicken][What’s this/…?
It’s…
What are these/those?
They’re…]
2.學生邊做動作邊演唱英文歌曲。
3.開展游戲活動“Look and Guess”,在游戲中學習單詞an orange, oranges及句型“Are these/ those…?”“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師板書,見圖3)
It’s…
What are these/those?
They’re…][a pig
pigs][a buck
ducks][a cow
cows][a chicken
chickens][an apple
apples][a pear
pears][an orange
orange][Are these/those…?
Yes,they are/No,they aren’t.][on the farm]
【評析】學生在看看、想想、猜猜的游戲中進行學習,不僅能感受到濃濃的趣味,而且會增進記憶強度,促進記憶的深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思維導圖,從而幫助學生梳理學習內容,掌握整個知識架構。
三、鞏固拓展,內化思維導圖
1.總結本課所學的單詞,注意可數名詞的復數形式。
2.組織學生進行“Fun time(擲篩子,走格子)”的游戲,使其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
【評析】在游戲活動中,學生的手、口、眼、腦等多種感官協同參與、直接感知,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內化思維導圖,感悟和領會所學知識的內涵,促進新知的構建和鞏固。在此過程中,對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等能力的培養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感悟與啟示】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單詞,而且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保持注意力,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形成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
第一,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注意力。
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意愿最活躍、最積極的一個心理因素。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思維導圖的色彩、圖畫、線條及關鍵詞能給學生以動感、美感,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思維和記憶的過程。
第二,構建知識網絡,提高記憶力。
小學階段,意義的、理解的識記逐漸占主導地位,且識記效果好于機械記憶。思維導圖把文本知識顯性化、言語信息圖像化,能幫助學生梳理學習內容,便于學生掌握整個知識架構。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的結構特征,有利于學生對所學材料進行比較、分類和聯系。
第三,開展思維訓練,培養創新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有利于消除傳統教學中常見的線性思維模式的消極影響,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多角度、多維度地看待問題和研究問題,有效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第四,培養學習策略,促進自主學習。
建構思維導圖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本節課所學內容與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的某部分有實質性的聯系并加以思考,從而促進新知識與舊知識的整合,實現新知識的內化和意義構建。教師可以利用這樣學習策略,引導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制作、修改和完善過程中鍛煉了記憶思維,有利于他們逐漸形成自己的英語認知、調控、交際策略,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在小學英語詞句教學中,綜合運用直觀、簡易、有趣的思維導圖,能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形象直觀且符合思維規律的認知框架,使學生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把新的語言點融入原有的認知體系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ㄌ丶s編輯 丁心睿)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