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繪本遇上戶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幼兒期是身體動作發展的重要時期,戶外活動對幼兒的身體心理健康、智力發展、情感態度的養成以及社會性等多方面的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開展形式多樣的戶外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通過以繪本閱讀為特色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如親子閱讀、故事棒棒偶、繪本表演、繪本故事衣等,發現在繪本的演繹中,幼兒喜歡模仿感興趣的角色、對話、情節。因此,文章對繪本故事融入幼兒的戶外活動的效果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情境式;戶外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17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161
幼兒園戶外活動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傳統的戶外活動基本上是教師投放活動器械,引導幼兒通過走、跑、跳、鉆、爬、滾、跨等活動來促進幼兒動作的發展、機能的提高。但是時間一久,幼兒對這些長期一成不變、玩法單一的戶外材料失去興趣,甚至不愿意參與游戲,嚴重影響到幼兒戶外活動的質量。繪本中豐富的、生動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幼兒,如果教師能以繪本故事為載體,依托故事中可利用的情節,設計相關游戲場景,讓幼兒通過角色扮演完成發展動作目標,不僅能提升戶外活動的有趣性和游戲性,更能大大提升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選擇適宜的繪本內容開展“情境式”戶外活動
挖掘繪本的價值,選擇適宜開展戶外活動的繪本內容,是幼兒園開展“情境式”戶外活動的第一步。市場上的繪本種類繁多,并不是每一本繪本都適合開展戶外活動,教師要通過閱讀,了解繪本內容,挖掘繪本中可用于戶外活動的價值,精挑細選出適宜開展戶外活動的一些繪本,如:現代繪本故事《漢堡男孩》《粉紅豬小妹——運動日》《湯姆騎自行車》,經典繪本故事《拔蘿卜》《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等。這些繪本故事情節豐富,角色形象生動,富有個性特點,可以作為戶外活動的素材。
選好繪本后,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地用繪本故事來進行戶外活動,要根據繪本內容進行改編,既遵循故事原有的情節,又要挖掘情節中適宜戶外運動的片段,尋找它們之間的聯系點,讓繪本故事成為幼兒戶外運動的載體。如:《動物運動會》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繪本故事,頂球的海獅、走平衡木的大象、鉆圈的河馬、跳桿的獅子尾巴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讓孩子們有躍躍欲試的欲望??扇绻苯佑脕磉M行戶外活動還是有些欠妥,于是在幼兒熟悉故事后,和幼兒一起討論:這個故事中你喜歡的小動物是哪一個?你最感興趣的運動項目是什么?這些運動項目需要準備什么材料?我們可以怎么玩?通過討論形成適合戶外活動的簡單、易于幼兒掌握的故事情境,孩子們模仿小動物頂球、走平衡木、鉆山洞、跨柵欄、跳小溝,在一系列的活動中發展了走、跑、跨、跳等動作技能。這樣的改編在內容上只提取了繪本故事中更適合開展戶外活動的部分內容,幼兒容易掌握,便于開展“情境式”的戶外活動。
二、創設符合繪本情節的“情境式”戶外活動環境
《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可見,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對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情境式”戶外活動更要注重環境的創設,根據繪本故事中的情節,創設與其相適宜的活動環境,讓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仿佛置身于故事的世界。例如:繪本故事《動物運動會》,根據故事中的情節設置了森林運動會的場景,在“森林”里擺上各種運動器械,有平衡木、球、圈、跨欄等,讓幼兒學海獅頂球,學大象走平衡木,學河馬鉆圈,學小朋友玩跳高游戲等,孩子們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角色,和故事中的小動物一起運動,一起鍛煉。在游戲中發展著走、跑、跳等各種動作技能,提高了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同時也發展了孩子們的團結合作、堅持、克服困難等良好品質。有了這樣良好的戶外環境,才能更好地激發起幼兒戶外活動的欲望,滿足幼兒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
三、提供豐富多彩的“情境式”戶外活動材料
材料是幼兒戶外活動的物質載體,開展“情境式”戶外活動,要根據繪本故事中的情境,選擇適宜的、豐富的活動材料。如:在“情境式”戶外活動“好餓的毛毛蟲”的活動中,準備了墊子和各種水果,讓幼兒模仿毛毛蟲爬、喂毛毛蟲吃果子等情節鍛煉幼兒匍匐爬、投擲等動作技能。孩子們在所創設的情境中化身為一條可愛的毛毛蟲,玩得不亦樂乎。也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參與材料的準備及環境的布置,這種親力親為的前期準備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玩游戲的興趣。
材料的投放還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幼兒年齡小,缺乏運動經驗,動作發展水平較低,所提供的材料要盡量地色彩鮮艷,難度低、安全系數高的活動更容易讓小班幼兒獲得成就感;中班幼兒動作技能上有所提高,可以投放多功能或是半成品材料,增加難度,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合作性,喜歡有挑戰性的活動,動作比中、小班幼兒更協調、靈活,平衡能力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可以開展一些小組合作活動、集體游戲等?!扒榫呈健睉敉饣顒硬牧系耐斗抛罱K還要回歸到繪本故事中的情境本身,盡可能地尊重繪本原著,根據故事情節需要合理投放,既要考慮活動材料的層次性、趣味性、功能性,又要考慮材料的情境性,這樣才能提高“情境式”戶外活動的質量,凸顯“情境式”戶外活動的價值。
四、組織多種形式的“情境式”戶外活動
“情境式”戶外活動在活動組織形式上可根據情境的需要采用集體、小組、競賽式的組織形式。幼兒在活動前做了大量的準備——熟悉故事、改編情境、創設環境、準備材料,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對活動的玩法已經了然于心了,所以在活動中教師應樹立“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兒的想法,放手讓孩子們自己想出游戲玩法,教師多觀察少干預,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理解玩出花樣。 如:在繪本《漢堡男孩》的“情境式”戶外活動中,教師預設的是故事中“漢堡男孩逃跑路線”的游戲,愛吃漢堡并且只吃漢堡的男孩變成一個大漢堡,被一群小動物追著,漢堡男孩逃進野地、穿過養牛場、跨過小河、翻越小山、躲進山洞等??墒呛秃⒆觽冇懻撝校l現孩子們對建構漢堡屋比較感興趣,于是教師追隨他們的興趣點,滿足他們的需要,和孩子們一起重新設計游戲方案,調整游戲路線,規劃游戲場景,最后將游戲調整為搬運磚頭、建構漢堡屋,這種活動順應了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給了幼兒自主選擇、自主游戲的機會。
當然,一個“情境式”游戲玩了一陣子以后,孩子們會失去興趣,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介入,引導幼兒增加情節、豐富材料,想出更多玩法。如:“情境式”戶外活動“小蛇散步”,小蛇散步途中遇到大坑,想各種辦法過大坑,不僅這樣,它還幫助許多的動物過大坑。開始幼兒對游戲蠻感興趣,可是玩了兩個星期后,興趣慢慢淡了,這時我組織幼兒討論:小蛇散步還會遇到什么事?它怎么解決?于是,孩子們天馬行空地想象:小蛇會穿過一片樹林;小蛇會爬過一座高山;小蛇會在樹上蕩秋千……于是,新的“小蛇散步”的“情境式”戶外活動產生了,孩子們用小椅子擺成樹林,用小桌子搭成高山,用橡皮筋做秋千,孩子們模仿小蛇穿樹林、爬高山、蕩秋千,玩得不亦樂乎。教師的及時介入,材料的及時更新,游戲玩法的及時調整使活動更具挑戰性,游戲的不斷創新激發起孩子們再一次投入游戲的興趣。
閱讀是幼兒認知的重要手段,而戶外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是課堂內的,一個是課堂外的,一個靜,一個動,看起來并沒有太多交集之處,借助繪本中可利用的因素開展“情境式”的戶外活動也是一個新的嘗試。但是在這個嘗試中,我們看到了繪本的另外一種價值,這種動靜交替的形式是順應幼兒的發展需要的。利用繪本這一載體開展幼兒園的“情境式”戶外活動,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繪本的價值,不僅有教育價值,同時還有綜合教育功能,促進了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蔡燕.3-6歲兒童健康領域生活化教育策略[J].科技信息,2013(26).
[2]彭華.開展體育活動提高幼兒身體素質[J].讀寫算(教研版),2013(2).
[3]黃曉娟.幼兒園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4(30).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王愛芳(1972.1— ),女,漢族,福建三明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