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繪本故事是小學英語課堂的“營養快線”,不僅滿足學生的閱讀愛好,符合他們的認知水平,而且有助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生根,極力提高英語閱讀課的教學品質,是教的補給品,也是學的營養液。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繪本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175-02
  繪本,通俗而言,就是“圖畫書”,它有著明艷的色彩、飽滿的角色、輕快的節奏、或趣味或精彩或意義深遠的故事情節,是啟蒙階段語言學習的優質資源。在實際教學中,要在在常規課的教學下,學會開展有品質的繪本閱讀;要學會如何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品讀,去感受,去創造,讓繪本課堂充滿色彩與活力。
  一、對焦繪圖,引導發現學習
  繪本,即picture book,也就是圖文相間的故事書,繪圖是其靈魂所在。繪圖不僅色彩豐富,形象生動,而且靈動傳神,充滿想象空間,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既可以接受來自文字的信息,又可以暢游在繪圖的世界里,盡情暢想,也是為什么在讀繪本故事時,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那么,在實際的繪本故事教學中,就要堅持以繪本引領閱讀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焦繪圖,在繪圖的觀察、探討中,主動發現故事,大膽猜測故事,對故事的發展有自己的獨特體驗。
  教學譯林版六年級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單元story time時,教師帶來了小老鼠與其他小伙伴之間發生的故事——The cat and the mouse。在這個故事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圖”入手,在繪圖信息的有效提取之中,走進發生在老鼠與貓之間的故事[1]。
  如在Picture 1的教學中,通過發問引導學生觀察繪圖,并在輕松的對話之中,強化學生對故事句型的理解與應用。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以交互式電子白板,呈現了一個拼圖猜謎游戲,以Riddle的游戲形式,導入主人公——the mouse。隨后,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回答交互式電子白板對Picture發出的疑問。
  1.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2.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at?(cute,
  lovely,fat,lazy and so on,開展說話練習,激活氛圍)
  3.Where is the cat?
  4.What is the cat doing?(引導學生用進行時描述小貓的各種活動,如run,dance,sing)
  隨后,引導學生根據繪圖猜測“What does the mouse want to do? Why?”,從而過渡到下一個繪圖的學習,給學生的發現式閱讀提供一個方向。
  二、設疑激趣,激發思維活力
  小學生好學善問,他們就像一臺發問機,無論何時何地,總喜歡問“為什么”,而好奇正是驅動教學的最佳動力。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別于常規課的教學,有別于教材story time及cartoon time板塊的教學,有意識地遷移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常規課中學到的閱讀方法應用到繪本實踐課中,盡量引導他們通過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參與到完整地學習過程、思維過程中,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2]。
  如在教學譯林版四年級下冊Unit 6 At the Snack Bar這單元story time時,教師在話題拓展的過程中,引入“A special customer”,為學生帶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導入了繪本故事 Ostrich at the snack bar。當教師帶來“Ostrich”這位特殊的客人時,引導學生結合繪本封面,對小鴕鳥進行發問。
  Ostrich: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Where is the Ostrich?
  What is she doing?
  What’s for her lunch?
  在繪本范讀的基礎上,繼續發問,“At last, what happened?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Why is the Ostrich not so good?”通過問題語境,讓學生充分感知“ The Ostrich eats too much.”并引導他們借助“At first.... Then.... At last....”這條思維主線,回答“ What food does she eat?”這個關鍵問題。
  三、深入挖掘,滲透情感教育
  在繪本閱讀中,教師扮演著“導師”的重要角色,這個角色要求每個教師在課前應該就繪本資源的選擇、繪本故事的挖掘、繪本活動的設計進行精心的預設與充分的準備,同時,要不斷挖掘繪本故事中有益的人文性資源,豐富英語課堂的情感教育、文化教育,讓學生充分感受異域風情,充分感受故事的情感溫度。
  如在教學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這單元story time時,教師在教學探討中發起“Protect the environment,protect the earth”的倡議,并為學生帶來了以保護地球為核心的繪本故事——the 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提出的于每年三月最后一個星期六晚上20:30熄燈一小時的倡議。在這個繪本故事教學中,教師首先為學生介紹了“WWF(世界自然基金會)”這個國際組織,并引導學生從“When is Earth Hour?、What do people do in Earth Hour?、Where did Earth Hour start in?”這三個問題對繪本故事展開探究,以此幫助學生認識并了解這個環保倡議。隨后,在繪本及微課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Why do we have the Earth Hour?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the Earth Hour?”這兩個開放性問題,展開交流討論,讓學生在討論與分享建議的過程中,深刻地感受到“We can do more for the Earth.”,深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總之,繪本里有童真的色彩,有童真的語言,有童真的故事,它能最大限度地放飛學生的想象力。在英語繪本教學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繪本資源,通過多元化、多渠道、多角度的閱讀活動,讓規規矩矩地讀變成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豐富學生的主體感知,有效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提升他們語言的表達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徐銘尉.四步走:小學英文繪本教學個性范式——以《Little Zoe Looking for Mum》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2).
  [2]許瑾.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教學設計,2011(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3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