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詩詞融入幼兒教育教學方法討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華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歷史,其內涵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在嬰幼兒教育的過程中缺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一筆非常珍貴的精神寶藏,在近幾年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因此,大部分的幼兒園教師開始通過背誦等方式開展古詩詞學習活動,家長和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在培養幼兒方面傳統文化所起到的作用?;诖?,教師就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古詩詞融入幼兒教育教學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傳統文化;古詩詞;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15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145
中國的這些古詩詞是中華文明的優秀傳統文化,身為幼兒園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地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古詩詞融入課堂內容中,這樣既可以讓幼兒體驗古詩詞帶來的獨特韻律之美,同時還能夠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在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中,在幼兒幼小的心靈上播種下中華傳統禮儀美德的種子。幼兒是中華民族的未來,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古詩詞,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十分有利的。
一、將中國傳統文化古詩詞融入幼兒教育的意義
(一)陶冶幼兒人文情操
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中,古詩詞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幼兒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古詩詞,能夠更好地品味古詩詞中的意境,也能夠增強幼兒語言鑒賞的能力,進而對他們的人文情操進行陶冶。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正是因為古詩詞擁有豐富的內涵,才能夠讓幼兒學到更多的哲理。例如,幼兒在學習《游子吟》時,可以加深對母愛的理解,同時幼兒在學習之后也會在之后的生活中更加尊重長輩。
(二)提高幼兒綜合學習能力
幼兒階段的學習能力是比較差的,因此要加強對古詩詞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學習能力的手段大約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增強幼兒的記憶力。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兒童時期幼兒的記憶力發展最快,13歲時達到最高,接下來增加的就是他們的理解力。因此,在學習中讓兒童背誦古詩詞,可以加強他們的記憶力。其二是進一步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他們所背誦的古詩詞時間跨度很大,從秦漢到明清,其中有很多的詩詞,也有很多的經典詩文。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如果有教師的指導,不僅能夠陶冶情操,也可以使他們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其三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背誦經典古詩詞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古詩詞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進一步提升幼兒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以此才能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將中國傳統文化古詩詞融入幼兒教育的施行策略
(一)精心選擇教學內容
幼兒剛開始進入校園沒多久,幾乎沒有學習古詩詞的基礎,因此,身為幼兒園的教師,在教授古詩詞的過程中,要精心選擇自己上課時所使用的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教授古詩詞,才能產生更多的優秀教學案例。例如,現在是冬季,身為幼兒園的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選擇一些有關冬季的古詩詞來教學,類似的有《江雪》等,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可以更好地對冬天的意境產生體會,也能夠更好地了解詩人在創作這首詩時的心境,必然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成果。
(二)運用生活化案例進行教學
所謂的古詩詞教學,并不是讓幼兒死記硬背古詩詞,是期望通過學習古詩詞來加強幼兒人文情感的培養,這也是讓幼兒學習古詩詞的最終意義。每年教師節來臨之際,可以讓他們學習與教師有關的古詩詞,例如,可以選擇李商隱的《無題》進行學習,一方面可以讓幼兒體會到教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另一方面也讓幼兒了解李商隱詩詞的風格,在誦讀的過程中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先讓幼兒對這首詩進行熟讀,理解這首詩的含義,讓他們領會教師的不易,今后一定要尊重教師。其次是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討論日常中教師無私的愛,又有哪些行為讓我們感動,今后該如何做等等??偠灾?,通過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幼兒發現教師的更多優點,并以感恩的心態進行學習。
(三)讓課堂教學模式變得更加新穎且豐富
學習古詩詞的過程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沒有任何亮點,那么幼兒就會對學習古詩詞失去興趣。要想讓幼兒學到更多的古詩詞,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豐富教授古詩詞時的教學模式。例如,在教授古詩詞《小池》時,可以選擇一些幼兒比較喜歡的音樂來輔助,可以選擇《荷塘月色》等為配樂,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帶領著幼兒進行古詩詞朗誦,可以豐富現有的情感。
三、結語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歷史,其文化源遠流長,因為時代背景的不同,很多古詩詞都擁有著非常明顯的時代特色,從古至今,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形成了奇特的文化。在幼兒園階段,幼兒學到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古詩詞,但是從這些簡單的古詩詞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文人忠君愛國的情懷,也能看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也正是因為這些深刻的文化內涵,讓如今的我們依然能夠體味到古詩詞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周麗妤,黎鯤.幼兒教育中古詩詞教育案例生成策略的研究與實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2).
[2]陳燕琳.古之風采 今之幼教——幼兒教育中的中國傳統文化融合與開發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2).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王榮濤(1993.12— ),男,漢族,山東平陰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中國傳統文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