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力系統中配電網低電壓常見問題概述與討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十二五”期間,農網用電量保持高速增長,局部地區用電量年平均增長率大幅上漲,上浮點數達到了50%以上,但這里面存在著用電需求的高增長和農村電網建設的相對矛盾,進一步導致大量的“低電壓”情況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大部分地區農網“低電壓”臺區總數上全部配電臺數的45%以上,主要表現是農村電網供電面積廣、線路長、負荷密度低、季節性強和無功不足,特別是在用電高峰期的晚上,或者是季節性負荷表現的特別明顯,該文基于農村電網常見問題提出相關概述并作出優化討論方案。
關鍵詞:配網 低電壓 方案
中圖分類號:TM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c)-0032-02
近幾年,國家及地方政府不斷加大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力度。國家電網頒發的《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及《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技術原則》;根據印發的關于《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行動計劃(2015—2020年)》的文件顯示,“十三五”期間全省農村電網累計投資將超過600億元。在此背景下,為進一步提高配電網規劃建設的針對性、促進投資決策的合理性,配電網發展成效分析顯得尤為重要,但配電網的大力投入同時,進一步出現了許多低電壓的情況,嚴重給供電負荷區造成困擾,如何有效地對低電壓治理是新一代的攻堅課題?!暗碗妷骸币恢笔墙陙砭W改排在首位重點解決的問題。依據某地區3年的低電壓統計數據來分析,2015—2016年,兩年的項目共解決2014年存量“低電壓”臺區20個,存量“低電壓”消除率為22.0%。“低電壓”臺區占比由2014年的69.5%下降至2016年的40.6%,截至2016年12月,某地區存量低電壓臺區剩余86個(含2015年、2016年新增低電壓臺區15個)。
經過大力投資建設后,雖然近兩年在“低電壓”臺區數量消除效果不明顯,但在解決用戶側“低電壓”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暗碗妷骸迸_區消除不明顯,主要原因分析:一是2015年已實施項目未按照“全覆蓋”標準實施,以新增布點為主。雖然“低電壓”問題得到緩解,但因低壓線路未改造,低電壓問題仍然存在。二是隨著居民用電負荷的持續增長,兩年間又出現了15個新增“低電壓”臺區,導致新的“低電壓”出現;同時出現其他項目投資,對消除“低電壓”問題效果不佳,“擠占”了規劃實施項目投資份額。
1 低電壓現象成因分析
以下從負荷發展情況、電網建設現狀、運維管理方法、投入產出情況等幾個方面總結了“低電壓”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1.1 負荷方面
1.1.1 農村用電負荷性質
眾所周知,目前所有的居民生活用電器,主要有彩電、洗衣機、冰箱、空調等設備,而這些設備都是異步電動機進行啟動,屬于感性負荷,正常運行情況下,需大量無功功率,間接地需要臺區變壓器和客戶設備的無功補償。有相關資料顯示,農村電網無功缺額越來越大,直接導致用戶家的電器在使用時,會向電網索取大量的無功功率,即供電線路輸送大量無功功率,這一層次又加劇了電壓降低。
1.1.2 農村臺區工、副業負荷增加
因為農村的生活條件的提高,各家各戶會有自己的大功率負荷需求,同時還有澆灌的負荷影響,還包括有些農村家存在小作坊的存在,使農村負荷進一步抬升,間接地造成了農戶“低電壓”問題比較突出。
1.1.3 三相負荷不平衡
農網用電負荷具有季節性波動和時段性波動,以防各家各戶的經濟條件不一致,也會造成許多家的用電量不一致,直接會造成臺區ABC三相電源的負荷相差太多,同時還表現在農忙季節,用電負荷分布不均勻,居多因素都會造成臺區的三相電源不平衡,特別是會造成其中兩相電壓嚴重偏高,另外一相嚴重偏低的情況,這種低電壓情況時有發生。
1.2 供電半徑過長或線徑過小
依據國網公司所制定的《配電網技術導則》所規定,低壓供電線路呈單方向放射狀,臺區應遵守密布點、小容量、短半徑的實施效果,220V低壓線路供電半徑不宜過長,B類地區應不超過250m,E類農村地方不過500m,過長是造成“低電壓”的主要原因。農村臺區供電范圍較分散,且很多臺區都同時對多個村莊供電,配變臺設置在荒郊野外,導致進村時壓降較大,電壓偏低。低壓主干線線徑小,導致低壓壓降大,待臺區負荷繼續增長時就會出現低壓線徑卡口,造成低電壓。
1.3 10kV線路供電半徑過長或線徑過小
縣城10kV線路供電半徑不宜超過5km,鄉村不宜超過15km。但由于變電站不點不足,只能拉長線供電,不僅損耗大,而且造成線路末端電壓也偏低。
1.4 設備老舊,損耗高
電網的部分變壓器、配電線路等設備由于運行年限過久,且其中還有配電變壓器屬于國家規定需要淘汰的高損耗配變,不僅會造成低電壓,還給電網帶來安全隱患。
2 低電壓運維管理
?。?)三相負荷不平衡現象。通過實時的監測裝置對臺區電壓進行調節,比如通過調整變壓器分接開關,加裝線路無功補償、線路調壓器等相關方式解決引發低電壓現象。安排農村大用電負荷交叉使用負荷,不可以集中一個時間段對大型電機同時啟動,當ABC三相電源電壓不平衡時,盡可以通過人工干預的辦法,均勻的給用戶家盡可能的平衡的分布負荷。使配電變壓器低壓側用電負荷三相分布平衡。
?。?)加強配電變壓器過載和低電壓監測,通過相關輔助手段對配電臺區進行電壓、電流及其功率因素相關狀態量進行監測,使其有問題情況及時去后臺機發信,有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處理,讓低電壓情況盡可能的少發生,甚至不發生。
3 投資建設
配電網低壓建設投資力度一直很強,但是投資建設原因投入產出比例低,因農村電網的特點是點多、面廣、線路長,電網建設的投入比較大,但是整個農村電網的負荷率又比較低,所以投入產出比例比較低。
(1)農網改造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各單位一定要結合省公司市公司短期、長期的規劃,做好實際的資金投入工作,從若干的角度上減少低電壓的情況發生,去大力落實基層農電單位的財務負擔,讓有效的資金得到實際的落實不會造成資金浪費。
?。?)通過目前國網公司全面推進的配網典型設計、標準物料、通用造價、標準工藝等標準化建設成果,做到配網工程設計工作不會出現大的偏差、大的失誤,保證設計成果與現實可實施性一致,進一步提高設計水平的先進性和規范性。
參考文獻
[1] 張村.電力工程可研決策階段的技術經濟工作[J].四川電力技術,2008(1):76-77.
[2] 李泓澤,郎斌.全壽命周期造價管理在電力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7-11.
[3] 陳星.電力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項目管理[J].上海電力,2011(5):431-4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28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