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河油田快速鉆井優化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石油鉆探過程中,積極優化鉆井技術,通過優化鉆井參數、鉆頭鉆具選擇、優選鉆井液等工作,努力實現提速提效,不斷提高石油鉆井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 潛鉆井 鉆井液
中圖分類號:TE254 文獻標識碼:A
1地質特點
現河油區低滲透油藏主要分布在中央隆起帶西段和牛莊洼陷,總體構造簡單;縱向上可細分為6層,呈西薄東厚的趨勢,中1、中5增厚明顯,其余地層相對穩定。平面上,砂體呈朵狀、土豆狀或不規則狀,主力砂體發育連片,大部分砂體橫向上連續性差,發育規模小;剖面上,多個砂體疊加,單砂體呈大小不等的透鏡狀。
2鉆井技術難點
現河油田生產井普遍為二開長裸眼井,其鉆井難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東營組以上地層粘附性較強、成巖性較差,易出現蠕變縮徑、井壁失穩現象;以下砂礫巖層段可鉆性差,不利于鉆井速度的提高。
?。?)大傾角地層井斜控制難。為了防止井斜過大和水平位移不超標準,需減小鉆壓,在傾角較大時,需要使用動力鉆具糾斜,大大降低了機械鉆速,延長了鉆井周期。
(3)多套壓力體系并存。地層縱向上均存在一個常壓—高壓或超高壓—低壓的復雜壓力體系,易出現滲透性壓差卡鉆及上漏下涌的現象,油氣層保護難度大。
(4)對中深長裸眼井,高密度鉆井液的穩定性和流動性不易控制,井眼清潔難度較大,易引起循環壓力高、開泵產生激動壓力等井下復雜情況。
3治理對策
鉆進過程是鉆井工程中的一個主要工藝過程。準確掌握影響鉆進的各種因素(如鉆頭、泥漿性能等)及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是實現優化鉆井的基礎。
3.1優化鉆井參數
根據不同地層合理優化鉆井參數。一是從各區塊的施工情況來看,每個區塊最先鉆探的井因難以準確預測地質因素及缺少鄰井實鉆資料,發生復雜情況的幾率很高。因此在設計深探井時留有余地,為補救措施留下相對多的空間。二是利用地層自然造斜特性解決大傾角地層的防斜打直問題。三是使用機械式隨鉆測斜技術,一旦發現井斜增大,及時降低鉆壓調整鉆井參數,避免井斜超標,同時利用短起下井斜單點測斜、起鉆多點測斜以此來校正隨鉆測斜的準確性。
3.2優化鉆頭及鉆具的選擇
將常規的牙輪鉆頭進行優化設計,避免因牙輪的損壞而影響石油鉆探的效率。優選PDC鉆頭。通過對現河油田地質情況的分析,確定鉆探井位的地質條件,優化設計鉆具組合,保證達到最佳的鉆探效果,避免卡鉆事故的發生。應用LWD隨鉆測量技術措施,推廣應用MWD隨鉆測井技術措施,優化測井項目,提高石油鉆探的速度,降低石油鉆井施工的成本,不斷提高石油鉆探的經濟效益。
3.3發揮司鉆核心主導作用
司鉆嚴格執行設計參數,送鉆平穩,根據鉆時合理調整鉆井鉆井參數。同時加強與地質人員的溝通和聯系,根據扭矩、上提鉆具摩阻或鉆時變化,如果活動鉆具摩阻增大,立即查找分析原因。在處理交接面時適當降低鉆壓和轉數,通過劃眼修整界面3~5次,避免形成臺肩增斜,否則很可能會造成井斜并超標。
3.4優化鉆井液技術
通過優選鉆井液體系,優化鉆井液配方,精心維護和管理,在不浪費鉆井液材料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滿足井下安全,并保護好油氣層。如長裸眼井段穿過多個層位多套孔隙壓力系數的地層,鉆井液漏失量比常規井段高出一倍以上,嚴格控制鉆井液失水量,并配合適當的暫堵材料,最大限度地減少鉆井液的損耗。
3.5應用欠平衡鉆井工藝技術
利用密度較小的鉆井液,保持井筒的壓力略低于油層的壓力,防止鉆井液對油層造成傷害,應用井筒欠平衡條件實施鉆井施工的工藝技術措施。欠平衡鉆井施工過程中,通過優化的鉆具設計,實施監控井口的溢流情況,防止發生井噴事故,保持欠平衡的條件進行鉆探施工,具有綠色環保的優越性,達到預期的石油鉆探目標。
4結論
通過對現河油田鉆井工藝技術措施的優化研究,采用先進的石油鉆井工藝技術措施,解決現河油田的石油鉆探問題,形成不同的區塊的完善配套體系,有效提高石油鉆井的速度。
參考文獻
[1] 謝桂芳.水力加壓器在鉆井施工中的應用[J].石油礦場機械,2009(05):89.
[2] 鄢捷年.鉆井液工藝學[M].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2001.
[3] 蔣潤,張紫晨.精細控壓鉆井技術在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水平井中的應用[J].石化技術,2016,23(11):2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8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