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培訓策略 助力新教師快速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新生力量,他們能否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有效地運用于教育教學實踐,能否順利地實現角色的轉變,將直接影響到新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加強新教師培訓是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重要職責,把培訓機構的規范培訓、校本靈活培訓和教師個人自主研修有機結合,形成培訓合力,是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的重要策略。
【關鍵詞】新教師;成長;培訓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271-02
新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新生力量,他們能否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有效地運用于教育教學實踐,能否順利地實現角色的轉變,將直接影響到新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通過多年的“新教師一年見習期培訓和三年跟蹤培養”的實踐與調研,發現新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學科課程理念領會較差,教材體系研究不深、教學重難點把握不準;二是課堂教學技能不熟,課堂駕馭能力較差;三是對學生了解不夠,教學安排靈活度低、課堂調控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敬業盡心不夠;二是實踐經驗不足;三是缺乏名師的引領?!敖逃笥?,教師是關鍵;教師大計,培訓是關鍵”。加強新教師培訓是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重要職責,把培訓機構的規范培訓、學校校本靈活培訓和教師個人自主研修有機結合,形成培訓合力,是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的重要策略。
一、加強機構培訓,引領新教師快速成長
縣級教師培訓機構是新教師一年見習期培訓的主要實施者和專業成長的引領者,培訓課程設置科學與否、內容安排合理與否,將直接決定著培訓的質量,培訓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新教師的成長速度。因此,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在新教師培訓上應注重以下方面:
1.把師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培訓的首位。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多數教師都能盡職盡責、安貧樂教,但也有部分教師對選擇教書職業感到無奈,把從事教育工作作為一種謀生手段,敬業意識淡薄;還有部分教師,尤其是村小教師由于對現實缺乏全面認識和理性分析,產生心理沖突,如不及時引導與疏通,對今后的工作會造成較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培訓中應通過專題講座、問題討論、典型事例、自學反思等形式,對新教師進行職業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使新教師成為師德高尚、業務能力強、心理素質優的合格教師。
2.引導新教師對新課程理念進行深入學習與實踐。
針對新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圄圇吞棗的現象,師培機構應通過典型課例研討、現場觀摩學習、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加強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與研究、實踐與討論,教給新教師新課程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3.加大對課標與教材的分析與研究。
針對新教師不熟悉課標與教材的問題,通過集體備課、說課、上課、議課等活動,把教材處理中應把握的核心植根于教師心中,使新教師養成鉆研課標、教材的習慣,培養研究教材、駕馭教材的能力。
4.加強教學技能的指導與訓練。
針對多數教師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各環節的處理、教學評價等存在問題的現象,通過說課、微格課教學、自學訓練教材、考核課堂教學、教學競賽等形式,加強教學各環節的指導訓練,尤其是要加強課堂教學中導入、講授、提問、演示、學法指導、板書等幾項基本技能的訓練力度。
二、加強校本培訓,助推新教師專業成長
學校是新教師成長的土壤,校本培訓是新教師成長的催化劑,因此,新教師所在學校應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1.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關注新教師的心理需求。
新教師剛來到單位,一切都很陌生,心理惴惴不安,擔心自己教不好書、管不好學生、處不好同事關系等,學校領導應主動去關心、慰問,向他們介紹學校的情況,詢問生活中的困難;對新教師的一些過激言行應理解、開導,多一些情感上的關懷,少一些生硬僵化的制度管理,這樣讓新教師感受到“條件雖差,但精神充實”,有一種家庭的溫馨。
2.結好對子,搞好傳、幫、帶。
新教師剛走上工作崗位,缺乏教學經驗與方法,學校領導應給他們安排好指導教師,“一對一”結好對子,從思想認識上給予引導,從課堂教學上給予示范。建立師徒結對的規范管理制度,明確師徒的工作責任與任務,并定期對師徒進行評價、考核,把師徒結對,傳、幫、帶等工作落到實處。
3.加強校內教研,提供學習平臺。
受條件限制,新教師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少,自身學習資源貧乏,那么校內教研是新教師專業成長沃土。校內教研要有實效,就必須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主題、有組織、有過程、有結果。以課堂為載體、以問題為線索、以新課程教學理念為向導,做到每周研究一個問題、每月突出一個主題、每期形成一個專題,通過主題研究課、教學開放日、骨干教師上示范課、新教師上匯報課等活動,形成“領導帶頭、骨干示范、全員參與”的研究、學習氛圍,給新教師一個良好、和諧的學習環境,使他們在崗位上快速成長與發展。
4.注意崗位安排的科學性。
學校在新教師工作安排上要做到:一是盡量避免“用非所學”的現象,做到“學以致用”、“用其所長”、“用其所能”,使新教師在工作中能盡快感受到了工作成功的快樂。二是在工作量的安排上要適度,新教師剛走上工作崗位,一切都不熟悉,在工作量上應該比其他教師略輕一點,在自我提高方面要求高一些,這樣給新教師更多的時間、空間去觀摩學習、自學研究、總結反省,以促進他們快速發展。
三、加強個人自培,促進新教師自主成長
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外因與內因作用的結果,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的變化而變化。新教師的成長關鍵在自己,因此,新教師在自己專業發展的進程中,應從以下方面努力: 1.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學習終身化,學習社會化,構建學習型學校,做學習型教師,這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新教師剛走出校門,進入新的工作單位,雖然有一定知識基礎,但在教學實踐中,還有許多不知曉之事、不明白之理。因此,還必須不斷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2.學習身邊的典型,注重點滴積累。
教師學習與學生的學習有著顯著的差異,學生學習有系統的學習計劃和教材,有固定的學習時間和地點,有專門的教師;而教師的學習雖有培訓機構,但主要的形式是自學,無固定的教材、時間、地點,也無固定的教師。因此,新教師在崗位中的學習,主要是向同事學習,通過聽課、評課、專題研究活動等而進行;自學多種業務書刊、收集典型材料,注重日積月累,“積沙成塔”;教師學習內容是自選的,方式是多樣的,地點是靈活的,在工作、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在學習中,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
3.認真做好教學反思。
有人說:“優秀教師=教學過程+教學反思”。我們暫不說這個等式是否成立,這個結論是否偏激,但從中可以看出,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需要歷煉,需要自我反省??鬃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那么教師則“教而不思則?!?,一個教師整天只知道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考試等,而不對自己一天的工作進行疏理分析、總結得失,那就僅僅是一個無思維、無思想的機器人,工作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在原地踏步、毫無起色與變化,那么,久而久之,你的職業生活就會失去活力,你的心靈、大腦將會慢慢枯竭。作為一名新教師從走上工作崗位的那天起,就要養成寫教學反思的良好習慣,知曉每堂課的得失、明白每節課成敗的原由,這樣,日積月累,一期之后、一年之后,你將會有巨大的收獲與進步。
4.加強心理素質修養,理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
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愿,一帆風順。艱苦的工作環境,最好磨礪人的意志、考驗人的毅力。作為一名新教師雖然在偏僻的鄉村學校工作,現實與理想相距甚遠,但不要抱怨安排不公、更不要埋怨自己命運不佳,“是金子總會發光”,生命的航向掌握自己手里,把現實的崗位、已有的舞臺作為自己成功的起跑線,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上好每一堂課、改好每一本作業、做好每次家訪,爭做一個令學生喜歡、家長滿意、同事欣賞、領導贊揚的好教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1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