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完善資助平臺 用愛助力學生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生資助是國家為支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貧輟學的重要政策保障,通過完成學業,讓學生學有所成,提高擇業水平,改善家庭經濟狀況。而作為學校的資助工作人員,如何有效的進行資助平臺的建設,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發揮學校資助幫扶和育人成效,是我們每個資助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應有的工作態度。
  【關鍵詞】高校  學生資助工作  制度建設  成才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92-01
  資助,是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協助他們成長成才,實現少年強則國強的重要保障;資助,是真正意義上的雪中送碳,是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家庭的命運,并且這種改變將會影響更多的人。資助工作因堅持寓愛于其中,寓教育于其中,為學生搭建堅實的綠色平臺,實現國家“助學筑夢鑄人”的助學理念。
  一、善用國家政策,不斷完善學校資助體系,讓政策為學生成才護航。
  作為學校資助工作人員,應善用國家資助政策和建立完善的資助體系,立足樹立全面實現基于數據分析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服務,強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的準確度,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與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家庭收入相匹配,將低保、孤兒、殘疾、重大變故導致家庭經濟陷入困境的經濟特別困難學生,作為重點資助對象。簡化新生綠色通道的審批手續,放權給二級學院,并在報到現場安排人員進行學校資助政策咨詢,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制定助困解決方案,不僅解決學生的入學問題,更應解決學生的經濟和心理困局。
  構建全過程教育體系,真正做到資助育人、服務育人、全程育人。在樹立“獎、勤、助、貸、減、免、補”七位一體的資助體系的同時,注重資助成效育人,創新宣傳形式,拓寬宣傳渠道,采用不同形式的宣傳方式,廣泛利用現今的多媒體渠道,進行國家政策和學生成效宣傳,2017年廣東白云學院資助工作的媒體報道量高達94次, “榜樣白云”先進事跡校園巡回宣講,已成為學校的品牌項目和資助育人項目。
  二、提升業務水平,強化團隊建設,打造資助工作的和諧氛圍。
  在資助工作的實施中,資助工作人員應具備專業水平和專家意識,主動接受學生和同行的咨詢,通過解決各種疑難雜癥和相互探討,提升彼此的業務水平。因此,應注重團隊溝通,在強化業務培訓和工作要求的同時,建立一對一的新老傳帶工作模式,讓新人順利進入工作狀態;還需開設資助工作QQ論壇,通過在論壇進行答疑解惑、業務培訓開啟工作進程指導模式。
  通過團隊建設,利用團隊資源和能力,可以通過前期資源整理,簡化學院的工作強度,將復雜的工作流程、數據填報簡單化。只有建立一個良好的運行機制和相互協助的團隊才能獲取良好的工作成效。同時,開展有效的團建活動和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確保資助隊伍的穩定和工作積極性。
  三、善待幫扶學生,將愛與教育貫穿工作全過程,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每個人都有稚嫩柔弱的時候,特別是那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更是多了幾分艱辛,在資助工作中,經濟困難學生大多來自農村或邊遠山區,行為上多表現為自卑、內向、孤僻、不大愿意與學生老師交流,這對學生的成長、成才都非常的不利。為了讓學生感受集體的溫暖,提升綜合能力,建立自信。廣東白云學院在資助工作中實施放權給學生,將勤工助學的人員招聘、業務培訓、工時津貼統計、團隊管理和文化建設,都實行學生自我管理,讓學生在投入與傳承中凝聚成一個團隊,并找到歸屬感,同時提升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組織能力。
  資助不僅是濟困,更是育人。在資助過程中,通過開展資助育人相關主題項目,讓學生感受國家的關注、學校的支持、師生的愛護,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誠信、感恩、回饋社會的道德理念。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作為資助人員應認真傾聽他們的需求和困惑,幫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感受他們的快樂和成就,用愛和陪伴,讓同學們感受到學校資助的幫扶溫暖。
  開展學校資助工作,落實國家資助政策,需要資助工作者不斷完善學校資助體系,用規范與專業創建學校資助平臺。將學生放于心間,將愛與教育貫穿資助工作全過程,用服務與輔助之心對待工作團隊,建設資助工作的綠色家園,才能為學生的成長成才護航。
  作者簡介:
  李志華(1976.11~),女,漢族,江西南豐人,中教二級,大學本科,主要研究高校學生資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8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