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激勵學生進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后進生有的是因為家庭、學校教育失誤導致的,有的是社會的消極影響造成的,他們僅僅只是在品德、學習、紀律等方面暫時落后于他人,對待這類學生,教師應更加積極,不要區別對待,再對學生造成第二次傷害,因為幫助每一個人成才才是教育之根本,也是作為教師的基本準則。
【關鍵詞】愛心;耐心;關心
【中圖分類號】G51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261-01
引言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一個人,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有著不同的興趣、情感和需求,其發展水平也是不同的。而為了不同學生可以不斷提高,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待每一個后進生。而轉化后進生無疑是一項重任。對于如何讓后勁生進行轉變,我認為非常有必要讓后進生再一次感受到“愛”,讓“愛”溫暖滋潤曾經受過傷害的心靈。
一、愛心是轉化教育的重中之重
每帶領一個新班級,教師有必要建立班級學習互助小組,讓后進生切身感受到班集體的“普通的友愛”。而建立互助小組的目的是為學生之間提供一個交流平臺,讓學生之間可以溝通。這可以營造出一種平等、友愛、和諧的氛圍,讓后進生融入到班級體當中,使得他們感受到他們并沒有被拋棄,也是班級的一員。一旦班主任對后進生不予理睬,只關注學習優秀、表現良好的學生,班主任的偏愛就會導致一些學生產生自負心里,而班主任對后進生的冷淡會加劇他們的自卑心里,使得師生之間產生隔閡,也就使得班主任轉化后進生的工作更加難以實施。因此,班主任需要持有一顆仁愛之心,時常設身處地的為后進生考慮、為他們解決問題,反之,他們也會對教師感恩,時刻為教師著想。而如何讓后進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呢?這個可以通過安排座位來實現,教師應按照好中差混合搭配,利用好學生帶動差學生。也可以在課堂提問上實現,鼓勵他們積極發言,讓他們融入到課堂中,感受課堂的氛圍,激發自主學習興趣。而在班級活動時更不能忘記他們,給他們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對于部分學生是因為父母離異造成的,在這時教師就應與他們交談,解除他們心中的困惑,把家庭造成的悲劇盡量挽回。對于屢教不改的,教師也不應該放棄,要做到寓愛于嚴,嚴中有愛。轉化后進生成功的關鍵就是以愛感化他們[1]。
二、耐心是教育后進生的必要條件
在教師煩躁時,不應與后進生過多溝通,因為你煩躁的心情會導致他們產生教師是不是討厭他們的心里,連溝通都是不耐煩的,而且教師也沒耐心聽他們的理由,更別提會給他們機會了。對于后進生你會發現他們大多都是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人,而且行為極易反復無常。在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時,應秉持“允許犯錯”的想法,一定要注意不要說“這我都和你講了多少遍了,你怎么還……”,而且最關鍵的是不要把“叫你家長來一趟”掛在嘴邊,否則會引起他們反感。同時不要簡單地認為僅僅一次談心妄想他們可以徹底改變。對于后進生的不良行為反復出現時,教師應耐心地分析不良行為出現的原因,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抓住、及時誘導,引導他們重歸正途。同時耐心教育不僅是消極地等待,而是細心觀察,為后進生創造有利條件。雖說后進生身上有一些不足,但是我們不能就判定他們不行,因為即使再差的學生也會有他所擅長的方面。舉個例子說明,有的人他學習比較差,但是他在體育方面可以名列前茅,也有可能在音樂和藝術方面有極高造詣,教師應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不要吝惜夸獎,積極向上的評價會激發他們的進取之心,讓他們重新找回自我,使其克服心理的陰影,重拾信心與勇氣[2]。
三、多關心、嚴格要求是轉化成功的基礎條件
教育不僅是教書育人,同時也是師生心靈與心靈之間的交流感化。教師只有對學生投入愛,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做到最大限度的教育工作。為了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必須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讓愛溫暖他們脆弱的心靈。而且對后進生要多關心,嚴格要求,做到不偏不倚,對于他們犯的錯誤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自我反省錯在哪里??赡苡械膶W生家里是父母外出務工,缺乏父母的關愛與管教,經常發泄不滿情緒。為此教師不應嫌棄他,對于他要多給予關愛;他的作業不會寫,可以進行個別輔導;在他生病時,記得給他送藥送水;如果在哪方面有進步,及時表揚和鼓勵,長此以往下去,他也會感受到教師給他的溫暖,會有很大成長[3]。
四、堅定信念是轉化的手段
教師應該把學生缺乏自控力,行為反復當做正?,F象。教書育人,其對后進生的轉化要經過“幡然醒悟-開始轉變-反復無常-達到穩定”這一復雜曲折而又呈現上升的趨勢。教師不僅要注意到后進生的進步,同時也要正確地看待后進生出現的反復現象。對于他們的不良行為再次出現時,他們本身也會產生的懊悔心理,為此要不斷細致的教育引導,時刻為他們敲響警鐘,鼓勵他們自我反省、自我提高,在反復出現的不良行為中引領他們走正確的道路。
結束語
事實表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肯努力研究他們的教師。為此教師應該用愛心、耐心、關心去感化他們,而且要達到因材施教,讓他們感受到愛,滋潤他們弱小的心靈。
參考文獻
[1]李莉.農村小學后進生轉化問題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
[2]毛治宦.農村初中后進生的教育轉化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
[3]馮昭鴻.激勵法在初中后進生教育中的運用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8):1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