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教,教會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什么事成功的教育?我認為成功的教育不在于培養出多少市重點,培養出多少省重點,只有把學生教育成人--一個有思想,有道德,有素質,懂感恩的人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如何使我們的教育成功呢?我認為最首要的任務就是使受教育者處于一個充滿愛的環境并理解愛的涵義。老師對學生的愛,父母對子女的愛,學生對同學的愛,學生對班級的愛,學生對學校的愛,學生對祖國的愛。教育者只要使受教育者懂愛并具備愛的能力,而且用愛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準則,這就是成功的教育。
要使受教育者擁有愛的能力就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讓學生體會到愛帶給他們的幸福與喜悅。而這種愛的環境則需要家長,老師與社會的共同努力來創造。在家庭里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正能量的愛,而不是一味地寵愛與溺愛。父母在精神上與心理上給予孩子的愛是重中之重,物質上的則次之。所以,如何是學生理解愛,學會愛是我們作為教育者最重要的目標。
一、教會學生愛父母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順父母是在各種美德之中占地一為的。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孝順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愛別人,更別談愛祖國了。所以首先要讓學生學會愛自己的父母??陬^上講述的道理學生要么不聽,要么聽過就算了。如何觸動學生的心靈呢?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經常為學生創造一些情境或一些活動讓他們體會到父母那神成而細膩的愛。比如,我讓學生觀看父母孕育子女時的艱辛,生理和心理上的種種不便與痛苦以及在承受這些時父母臉上那幸福的表情。有時我也會為學生綁個假肚子,讓他們帶著假肚子做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切身體會一下行動上的不便。我們的學生都來自農村家庭,在秋收時我會安排任務讓他們去農田里與父母一起勞動體會父母為了整個家庭而承受的辛苦。適逢節日,紀念日讓學生給父母過節,向父母說一聲謝謝,送上祝福,道一聲辛苦了。
二、教會學生愛自己
一個人只有真正的愛自己才能真正地愛別人,這不是自戀,也不是自私。哈利法克斯說過:自我熱愛遠非缺點。這種定義是恰當的。一個懂得恰如其分地熱愛自己的人一定能恰如其分地做好其他一切事情。愛自己首先要教會學生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身體是一個人的棲身之地,是一個人美妙的家園。教會學生不要因為好奇,逃避問題或貪圖一時享樂而用一些不健康的方式來傷害自己的身體。對于學生,我們要預防他們吸煙,喝酒,賭博,玩游戲,玩手機以及自殘等。作為老師可以引導他們找到更積極的辦法去滿足他們的需要,如找到自己喜歡的鍛煉方式,并在鍛煉時自我暗示積極思想。其次,老師要教會學生悅納自己。在因為自身優點而倍感自信的同時也要客觀理智地接受自身的缺點。不要因為自己在三分鐘內不能完美地做好不擅長的事時就認為自己不夠好,厭惡自己。正所謂人無完人。但是也要教會學生不要忽略自身缺點,盲目自傲。要讓學生認清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無限的智慧去完善自己。
三、教會學生愛別人
愛的范圍太寬泛了,要讓學生明白具體的愛。如:“尊重”就是一種愛。對學生而言,尤其要讓他們明白“尊重”太重要了。尊重父母,尊重師長,尊重同學,尊重弱勢群體,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等,只都是對別人的愛?!袄斫狻币彩且环N愛。理解父母師長的良苦用心,理解別人的“出言不遜”,理解自己預期外的一些“不當行為”等。要讓學生明白愛是無邊無際,處處存在的。讓學生從小事做起,去愛父母,愛兄弟姐妹,愛師長,愛同學,愛身邊所有人。而在進行這項教育時,教師可以留任務。只有讓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們才能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幫助他人,才能體會父母老師為他們的辛勞付出,才能自覺地認真做人,努力地學習。而現在的教育現狀就是學生不知道感恩,如:很多家長和我抱怨“我的孩子我管不了,不聽我的”。還有一些老師抱怨“我最近感冒,嗓子疼,我帶著病扯著嗓子給他們講課,但是課堂紀律一團糟”。還有我在因為學生違反紀律批評教育時他們的不以為然,并認為老師是小題大做……類似這樣事件發生的根源都在于學生缺乏感恩的心,而感恩教育要想有成效就需要家庭也要有感恩意識,社會也要給予重視。教師要進行正確導向,教會學生正確的價值判斷。而學生只有真正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真正體會到老師和家長對他們的無私奉獻,才知道老師和家長對他們的良苦用心。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深刻體會到感恩教育的植入所帶來的好處。這不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與學風,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情商能力以及與家長,老師的溝通能力。所以,老師愛學生就要教會學生懂愛,懂父母的愛,懂老師的愛,懂同學朋友的愛,甚至懂得給予自身幫助的所有人的愛。
四、教會學生愛祖國
遠離戰爭的和平年代以及富裕的物質生活導致“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離學生越來越遠,也導致學生對“愛國主義”的理解變成了“正確的廢話”,更讓學生對“國家”,“愛國”這樣的詞匯越來越淡漠麻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育人”。讓愛國主義教育深入課堂,深入家庭,深入社會。正確引導學生從尊重歷史的角度去進行史觀教育,從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角度去進行德化教育。讓德育滲入文化課堂,舉辦主題班會強化德化教育。鼓勵學生看一些時事政治新聞,關注并了解祖國現狀,進而深化德化教育。列舉社會上正能量的行為讓學生踐行德化教育。教會學生明白好與壞,分清善與惡,懂得美與丑。教會學生為中華讀書。教會學生“少年行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讓學生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把愛國之志變成愛國之行。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學生享受慣了,得到太多,付出太少。所以我認為教會學生愛應該是教育的首要任務。要想學生成才,只有先教會他們做人,讓他們學會“愛”與“奉獻”,擁有健全的人格,否則其余的都是空談。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則應該盡可能的為學生營造一個愛的氛圍,讓學生感受愛,理解愛,學會愛,付出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