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灌溉,靜待花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轉化特殊學生是班級管理的難點。本案例中,小陳是一名學習很差,行為怪異,有高功能自閉傾向的特殊學生。針對他的特點,采用學校干預、家庭干預、認知療法和跟蹤談話輔導,基本達到轉化目標,也給我們帶來了思考。
[關鍵詞]特殊學生;干預;認知療法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4-0045-03
一、學生背景
小陳,男,12歲,六年級學生,是獨生子,父母很寵愛他,主要由媽媽負責管教。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就發現他與其他孩子不一樣,坐不住,靜不下來,上課常走神發呆;作業要花很長時間,并且有人輔導才能完成,書寫速度極慢,字體很難看清楚;經常與同學鬧矛盾,打罵同學,發脾氣;自理能力極差,座位周邊扔滿垃圾、書本和各種學習用品;不講究衛生,常流鼻涕不擦,校服臟兮兮的。同學們都不喜歡他,但他十分自信,一直認為自己都是對的,聽不進老師和同學的批評。一旦有人批評,就大發脾氣,搞破壞。學校請專家做心理輔導、評估,認為這個孩子有高功能自閉癥。但家長不肯面對現實,不愿讓孩子去特殊班級學習,堅持要在普通班級學習。
二、問題概述
我是在五年級時教小陳的,他上課精神很不集中,經常憑自己的喜好做事,有時玩自己桌上的東西,有時把筆蓋含在嘴里,拿著筆亂畫。有時邊玩邊自言自語,還常常懷疑同學笑他,罵他。有時還會在上課時無緣無故走出課室,老師如告訴他不能這樣做,他就大發脾氣,大哭大鬧,用頭撞墻。曾經把班級的墻報撕爛,把垃圾桶摔壞,撕爛同學的書、試卷等。容易情緒失控,經常和同學們鬧矛盾,罵同學是傻瓜,和同學打架,因此,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學習成績極差,學習能力極差,無法完成作業,交上來的作業本都是臟兮兮的,字體也看不清。
三、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小陳的父母和外婆都特別疼愛他,對孩子存在的這些問題不予重視,甚至怕別人知道,想隱瞞實情。因為不肯面對現實,沒有及早進行干預,導致孩子越大情況越嚴重。
2.自身因素
小陳有高功能自閉癥傾向,有學習、交往和情緒障礙;在課堂上經常表現出與課堂要求和小學生行為規范不符合的行為,例如走神、離開座位、自說自話、拍手、丟文具和書本、哭叫、和同學打鬧等。
四、教育策略
針對小陳的情況,我進行深入了解,有的放矢地幫助他,不是優先考慮他的學習成績,而是把指導他的認知,讓他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和同學和諧相處作為重點目標。我采用了以下的做法。
?。ㄒ唬┯脨蹨嘏撵`,逐步消除他與老師間的“信任危機”
通過觀察,我發現小陳特別“自信”,很想引起別人關注,上課經常積極舉手。如果老師請他回答,他就很開心,雖然他的答案錯誤百出或答非所問。一旦沒請他回答,他就發脾氣,擾亂課堂。于是,我經常和其他科任老師交流了解情況,共同商討對策,適當在課堂上有意創造一些機會,問他一些特別簡單的問題,合理滿足他的“表現欲”,讓他在課堂上慢慢找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讓他感到來自老師們的溫暖,明白老師是關心他的,樂意幫助他,從而逐漸相信老師說的話,信任老師。
?。ǘ倚-h境的干預
1.調換座位
由于小陳活動多,喜歡自言自語,疑心重,甚至會自己無緣無故離開課室,嚴重影響其他同學上課。于是,我把他調到課室的最里邊,一個人坐,盡量減少對其他同學的影響,也使他不容易走出課室。
2.加強心理輔導
向學校領導反映,尋求幫助,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由學校心理輔導組老師定期對他進行輔導,每月一次。
3.對家庭的干預
首先,和家長面對面談話。我及時與家長聯系,約家長到學校面談,了解分析孩子的情況,共同商討教育辦法。把孩子在校的各種表現如實客觀地告訴他們,例如一有不順心的事孩子就坐在地上大哭大鬧,罵同學,打同學,還說自己受欺負,兩次撕爛班級墻報,摔壞課室的垃圾桶,撕爛同學的試卷,喜歡在上課時自己去交作業,卻說組長不收他的作業,等等。起初家長還是不相信,不肯面對現實,我便把當時拍下的一些畫面拿給他們看,并告知他們,對目前孩子的這些情況要正視,不能歸咎于外界因素,要認識到孩子自身的情況,隨時隨地配合教育。如有條件,還要帶孩子進行適當治療。同時,對孩子的未來要充滿希望。
其次,利用QQ平臺,經常向小陳家長發一些正能量的家庭訓練自閉癥兒童的實例和小陳在校的情況。有正面進步表現的、有不好的,盡量多發正面的例子,以鼓勵幫助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接受事實。一個學期后,他的家長看到孩子確實有好的變化,也開始信任老師了,相信老師很關愛他的孩子,不再因為孩子發脾氣就怪罪別人,從而形成了家校教育的合力,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4.發揮同學的群體效應,合作互助
由于小陳的各種不良習慣,同學們都很排斥他,他和同學的關系很差。作為班主任,我先做好同學們的思想工作,要他們多包容、忍讓小陳,多幫助他,不能嘲笑他。并由班長帶頭成立志愿小組,輪流督促他、幫助他。同時,也告訴小陳不能任性,不能亂發脾氣,同學們都很樂意和他做朋友,如果他有做不好的地方,要改正過來,不能總是覺得自己沒錯,推卸責任。每學期的校外實踐活動,我都會動員同學和他同組,可以照顧和幫助他,他也特別開心。這樣小陳和同學們的關系慢慢有所好轉,也逐漸改變了上課隨便走出課室、隨意講話的毛病。
?。ㄈ┩ㄟ^認知療法,逐步消除他的偏差行為和人際交往障礙
每周利用下午第三節課時間和他進行談話輔導。第一個月的談話,主要是建立良好的關系。我主要聽他訴說,對他的焦慮、煩躁、怨氣、憤怒、無助等不良情緒表示理解、同情,并告訴他這些并不嚴重,是可以改變的,老師愿意幫助他。慢慢地取得他的信任,建立良好的關系,形成友好的合作氣氛。在此基礎上,再慢慢讓他說出自己的心聲,和他一起分析,找出不合理環節,并指導他改正。通過這個方法,我發現他的認知水平很低,經常運用錯誤的歸因方式,從而導致他沖動、易怒,與同學格格不入。 第二個月的談話,學習正確歸因,放棄非理性信念。小陳的口頭表達能力不錯,每當做錯事受到批評,他總是為自己辯解,把責任推到同學和師長身上。于是,我運用解釋法,告訴他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這種非理性信念,用這種觀念對各種事情做出合理的解釋。他認為“都是別人的錯”就是一種非理性的信念,是為了逃避困難和自己的責任,這樣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困擾,影響自己的形象和進步。比如,我舉了一個他的例子,有個同學的作業本很臟,同學說他要注意衛生,那個同學就不高興,大發脾氣,還回家告訴家長:組長不收他的作業本,同學不理他。我讓他以旁觀者的身份來分析這個事例,你覺得那個同學對嗎?引導他說出理性的做法——“那個同學的做法是錯誤的”,進而放棄非理性的做法——無理取鬧。從而讓他慢慢學會放棄非理性的信念。
第三個月的談話,主要幫助小陳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為模式并進行強化。每次談話,我先讓他說說開心的事情,再說不開心的事情。對他做得好的事情加以肯定,比如,上課積極舉手發言,按時交作業(哪怕交的是個空本子),都要表揚他。對他做得不好的事情加以引導,比如,回答問題不要經常舉大小便做例子,講話要文明。鼓勵并幫助他改變不良的行為,朝著養成良好的習慣努力!此后,每個月我都會跟蹤談話,不斷重復,不斷強化。
五、實施效果
經過差不多兩年的輔導、訓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雖然小陳的學習還是跟不上,但他的人際交往和行為情緒有了很大的進步。小陳大發脾氣、哭鬧的次數明顯減少,由五年級第一學期的一周一次到第二學期的兩周一次,到了六年級上學期一個月或兩個月一次。他和同學的關系也有了明顯的好轉,五年級上學期是經常和同學打架,只要不順他意就打起來,經常是他引起的,但他卻認為是別人欺負她,鬧得班級不得安寧。到了第二學期明顯有了好轉,有同學愿意和他交流,他也慢慢聽得進去,和同學鬧矛盾的次數逐漸減少。到了六年級上學期,有更多的同學接納、包容他,愿意幫助他?,F在課間還可以看到他主動和同學交流,個人的衛生也好了很多。
對學習也主動了,這次課上要求背誦第一課,他看到班里只剩下和他情況一樣的兩位同學沒背,居然跑過來找我說:“老師,我明天再背給你聽,行嗎?”我親切地說:“好的,我相信你明天一定能背出來。”他聽后開心地離開了。到了第二天,他居然能背出其中的一則,這對一個特殊孩子來說是多么難得呀。于是,我特意在班里大張旗鼓地表揚他,他笑得特別燦爛。作為班主任,看到小陳的點滴進步,我深感欣慰。
六、反思與建議
?。ㄒ唬╆P愛特殊學生,不離不棄
班主任老師要學會洞悉每個學生的心靈,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像本案例小陳一樣的特殊學生,更需要盡力去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幫他們驅走心理的陰霾。為他們的心靈系上夢想的紅絲帶,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消除他們心靈的隔膜。記得古希臘希波克拉底曾說過:“了解什么樣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個人得了什么樣的病更為重要?!卑嘀魅螒私獍嗉壷刑厥鈱W生的心理特點及其成因,并能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他的心理建設。通過干預、認知治療、跟蹤談話輔導等方法,使他們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法,讓“不相信、不可能、我不行、沒希望……”這類消極的字眼從他們生命的字典里消失,讓他們的心靈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此外,對于學生的錯誤,我們應少些怒氣,多些耐心;少些激情澎湃,多些理性思考;少些急躁,多些寬容,從而使孩子們的心靈充滿明媚的春光,引導學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ǘ┘倚:狭?,彼此支持
單靠一個人的輔導是很難有明顯效果的。在本案例中,老師們、同學們和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班集體中,老師和同學們的關心和幫助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使小陳不再感到孤獨無助,使他找回了歸屬感和存在感,從而有利于他克制不良情緒,慢慢克服交往障礙。
?。ㄈ┍劝萑套尭匾氖请p方的改變
我覺得在處理班級的特殊學生與同學的關系的時候,一味地要求別人包容忍讓是遠遠不夠的,日子久了,誰都有不耐煩的一天。要想和諧相處,必須雙方都做出改變。在本案例中,我就曾直接跟小陳母親說:“你的孩子的情況你最清楚,不要總是抱怨別人對他不好,其實老師和班里的同學都很包容他,很關心他。但你的孩子一言不合,就罵人,甚至打人;把作業本弄得臟兮兮的,組長告訴他要注意衛生,他就發脾氣,還惡人先告狀,整天說組長不收他的作業;經常自己在上課時離開課室去交作業。對于這些情況,你要正確面對,引導孩子逐漸改變,其他同學才愿意跟他交流?!贝撕螅野l現小陳的個人衛生好了很多,不會整天鼻涕、口水一起流,懂得擦干凈,作業本也沒有那么臟了,而其他同學也樂意幫助他了。
總而言之,作為在心靈的土壤上默默耕耘的一線老師,我們要用心灌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靜待花開。
參考文獻
[1]楊希潔.隨班就讀教師對自閉癥學生課堂問題行為認知的案例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8(5):39-45.
[2]許璟蓓.一例自閉癥兒童共同注意行為訓練的個案[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4,2(10):53-57,62.
[3]楊妙賢.一例解體家庭行為偏差生的個案研究[J].中小學德育研究,2016(1):39-42.
[4]朱穗清.一個“問題學生”轉化的個案研究[J].中小學德育研究,2017(6): 53-56.
?。ㄗ髡邌挝唬簭V東省廣州市海珠區聚德西路小學,廣州,510310)
編輯/衛 虹 終校/張國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0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