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用愛編織孩子成長的搖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德育工作是一項充滿挑戰性又具有愛心的工作,教師不斷地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完善自己,才能教育好學生。我懷著對教育事業無比熱愛的心情,捧著一顆為孩子們無私奉獻的心走上講臺,讓孩子們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用愛編織孩子成長的搖籃。
  【關鍵詞】 基本需求;挫折教育;一視同仁
  德育工作是一項充滿挑戰性又具有愛心的工作,教師不斷地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完善自己,才能教育好學生。我懷著對教育事業無比熱愛的心情,捧著一顆為孩子們無私奉獻的心走上講臺,讓孩子們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用愛編織孩子成長的搖籃。
  班主任工作有苦有甜,有笑有淚,但我依然此生無悔。因為走進孩子們的世界,我的心是快樂的,我熟悉了他們的聲音,看慣了他們的眼神,那表情里的音樂、小說、詩歌、散文是我怎么也讀不厭的畫卷。對孩子們的愛已深深植根在我心里,他們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愛我的工作,更愛我的學生,智慧、聰穎的孩子我喜歡,學習困難的孩子我不放棄;乖巧的孩子我信任他們,頑皮淘氣的孩子我肯定他們。蹲下身來看孩子是我做班主任工作的準則,尤其對待特殊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更需要我去關愛,去幫助,用愛去編織他們成長的搖籃。
  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教育的全部奧妙就在于愛兒童?!蔽覈逃姨招兄壬舱f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庇纱丝梢姡處煹膼鄱嗝粗匾。煇凼且环N力量,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秘訣??梢哉f,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學生的一切;沒有愛,教師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在學校的德育工作中,愛是基礎,愛是本質,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為準則。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讓孩子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真情涌動 鑄造完美
  愛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是孩子們的一種內心渴望。教師只要真誠真心付出愛,不但可以讓孩子體會到溫暖之情,而且還很容易打動孩子。一旦孩子這種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可以增進師生友誼,產生情感共鳴,啟迪孩子心靈,喚醒孩子理智,就可以達到“親其師,信其師,樂其師”的境界,從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諦。
  我們知道,在班級里,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現好的孩子,他們就是大家認可的優等生,老師寵著,同學敬著,他們的周圍只有贊許的目光和夸贊的話語??晌矣X得,如果這些孩子不經受挫折教育的話,一旦遇到挫折,心里就難以承受。所以,在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應當幫助他們重樹信心,鼓起戰勝困難的勇氣,使自己走向完美。例如:我班的學習委員,她學習成績優秀,品行良好,嚴于律己,很得大家的贊賞??删褪悄懽有。n堂上不愛回答問題。一回答問題她就面紅耳赤,結結巴巴,常常引起同學們的哄笑,這讓她的自信心降到了冰點。因此常叫她起來朗讀課文,給他展示的機會,鼓勵她克服膽小的毛病。有了這些鍛煉機會,慢慢地,她回答問題大膽了。我在評價她的時候,告訴她,如果鼓足勇氣去做任何一件事情,你都是可以的。我用真誠的眼神看著她,她也用飽含真情的目光望著我,我從她的目光中看到了希望。經過我的教育和她自己的努力,她終于克服了膽怯的毛病,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愛可以使孩子充滿信心,不斷進取,積極向上;愛可以使孩子精神得到充實,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優化,思想得到升華。所以,只有教師用真誠的愛去對待孩子,才能打動孩子,凝聚起同心向上的團隊精神。
  二、愛無差等 溫潤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教師都喜歡聰明、漂亮、健康、學習好的孩子,然而對反應遲鈍、調皮搗蛋、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孩子也不能失了愛,杜絕偏愛優生與歧視差生?!爸捕恍迍t歪,教而不育則差,育而無方則罔”在我們的德育工作中,愛要無私,站在優等生對面的正是那些學困生,他們有的不但學習成績差,而且行為習慣也不好。對于這樣的孩子,老師和同學都很厭煩,可是我認為如果經常批評他們,冷落他們,那他們還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嗎?所以對待這些孩子,我總是不厭其煩地用愛心感化他們、關愛他們。我不是一味批評指責他們的過錯,而是對他們的優點、成績及時加以肯定,使他們能夠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我認為教師在對待“差生”問題上要把全部心血傾注在他們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細致地進行轉化教育工作,不僅不歧視,而且多加愛護,對他們常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一些肯定與表揚。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信心。只有這樣,轉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難”的問題了。我班里有一個特別淘氣的孩子,他不但學習成績不太好,而且行為習慣也不好,總愛打架,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在對他的轉化過程中,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心,沒有無私的愛心,他可能就掉隊了。課堂上,別人回答很難的問題才被鼓勵,對于他,只要答對簡單的問題我就給予稱贊以資鼓勵。最難改正的還是他的行為習慣,平時一下課,他總會第一個沖出教室,可臨到上課他又是最后一個回到教室。別人做游戲他給人家搗亂,經常惹是生非,常常有同學告他的狀……我課下和他聊天,問起他犯錯誤的原因,他總是很快認識到錯誤,并保證以后不再犯了,可過幾天好像又忘了,如此反復無常。我發現他這一毛病后,制定了一個相當長時間的追蹤教育計劃,這讓他他看到了老師幫助他改正缺點錯誤的決心,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不認真改正是不行的。從此以后,行為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漸漸的,我看到了這個男孩嶄新的面貌。
  愛是一種純潔的感情,它不是靠強制,更不是靠利誘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投入在差生身上的情感與優生一樣,或給予差生更多一點的關愛,也可以使最差生看到希望,重樹信心與勇氣,從而真正轉化。
  三、嚴慈與共 情真意切
  嚴格與仁慈是矛盾的統一體。嚴格是另一種意義的仁慈。這里所說的嚴格是一種教育藝術,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的一種策略。目的是使學生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認和改正缺點、錯誤。教師要對差生“嚴中有愛”,對優生要“愛中有嚴”。   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不能只用嚴格的批評、叫家長、寫保證書等簡單粗暴的辦法來壓服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只要我們捧著一顆寬容的愛心對待他們,他們也會在愛的力量下變得聰明,會進步的。推心置腹,以誠相待,這就是我們說的慈。充分的尊重和相信學生,是師愛的表現。所謂“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這個道理。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經常不完成作業,成績又差,書寫不工整。雖然我及時幫助他,但過不多久又重犯,甚至情況比以前還糟糕,對此,我找到另一個和他情況近似的同學,叫他兩定下目標,展開競爭,我隨時加以檢查,評定,充分肯定他們微小的進步,同時也毫不客氣的指出不足之處,真正做到嚴慈與共,收到了可喜的成效。
  學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我們只有對他們“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嚴慈與共、情真意切”,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實現我們教育的目標。
  四、將心比心 以愛換愛
  美國學者戈爾曼說過:“不能識別他人的情緒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币虼耍處熢诮逃虒W過程中,應當做個有心人,用“將心比心”這一方法,去實現“以愛換愛”的目的。
  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孩子進辦公室,要向老師報告,而老師正與同事談趣正濃。因此,孩子剛剛開口說話或只是說了只言片語,教師就不耐煩地說“去,去,去,別來煩我!”教師這樣粗魯地對待孩子,就沒有顧及孩子的內心情感,更沒有想孩子之所想了,這樣能與孩子心心相印嗎?能換取孩子的愛戴嗎?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教師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一下的話,那么就會體驗到孩子的無助與委屈。師生在構筑人際關系時是平等的,教師要以情為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要顧及到孩子的情感,只有做到平等對待孩子,才能引起師生雙方情感上的共鳴,有利于師生關系和諧,便于雙方溝通。
  我曾遇到這樣一個孩子,由于他經常不遵守紀律散漫成性,懶惰成習,惹是生非。以往科任老師從不讓他參加自己主持內的活動。所以,他有了逆反心理,常常用犯錯來對抗、回報老師。師生情感強烈對抗,我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感覺事情十分嚴重,對此我決定用“將心比心”的方法處理。當我第一次與該生見面時,我將兩把椅子靠近,與這個孩子并排而坐。從這一談話形式上的改變,讓孩子明白我的用意:你的心思和困惑老師明白,你希望得到老師平等對待,你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后來,這個孩子很喜歡與我溝通,下課一有時間就找我聊天,天南海北,無所不談。慢慢地,他變了,惡習改了,心胸開闊了,并能在集體活動中起積極的作用,不再與老師對立,師生關系也融洽了。
  教師用“將心比心”的方法,實現了孩子“以愛換愛”的目的,對我們今后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
  教育的本質是愛,教師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目標,關心孩子的全面發展,建立平等互信的師生關系,大膽創新工作方式。懂得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有巨大的熱情去愛事業,進而在事業上取得更大成功。
  【參考文獻】
  [1] 徐宣英. 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法初探[J]. 農家參謀,2018(6).
  [2] 李亞玲. 論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 課程教育研究,2018(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28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