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視域下湘西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困境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湘西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但隨著非遺商業化開發程度加深、傳承人老年化等傳承現狀,湘西非遺正面臨文化內涵被淡化、原生態環境被破壞以及受外來文化沖擊等傳承困境。為促進商業化趨勢下,湘西地區非遺更好傳承,應從重視傳承人培養、豐富傳承形式、優化傳承路徑等方面展開。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遺產 商業化 傳承路徑
中圖分類號:G852.9 文獻標識碼:A
湘西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湘西人民的智慧結晶,是湘西地區的文化標志,不僅是當地人民的生活折射,也代表著湘西的一段歷史進程。湘西地區非遺資源一共十大類,其中屬于國家級的有26項,擁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老司城等,省級的有62項,州級的有295項,集中體現在音樂、舞蹈、曲藝、手工技藝以及民俗等方面。在湘西地區商業不斷發展的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然成為湘西旅游產業價值開發的核心。為深入探討商業視域下湘西地區非遺傳承面臨的困境以及解決對策,筆者對湘西地區商業化角度的非遺傳承現狀進行了實地考察,本文將重點分析與介紹商業視域下湘西地區非遺的傳承現狀、傳承的困境,以及解決的對策。
1商業視域下湘西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現狀
在商業化經濟發展帶來的現代化進程中,當地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影響下,湘西地區的部分年輕人從小學習普通話,而放棄了苗語的學習與傳承,穿著現代化的普通服飾而非傳統服裝,這種非個別現象的背后,是湘西地區的年輕一輩或許并不了解或不熟悉本地的歷史故事和傳統文化、技藝等,他們更加重視受到游客歡迎的項目可帶來的經濟利益的收入,從而專注非遺的形式的觀賞性和技巧性。
湘西地區接納各地游客的數量逐年增加,開發商開始在原有建筑的基礎上興建現代化建筑,酒店、酒吧、民宿等,部分特色傳統文化形成迎合觀眾趣味性的表演,從而滿足各年齡階段的喜好。而經濟效益達不到預期的非遺項目得不到重視,例如手工藝類非遺的生存土壤被破壞和流失。
2商業視域下湘西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面臨的困境
筆者根據湘西實地調研數據發現,湘西地區商業化產業推進的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宣傳工作得到一定的重視,但如何在商業視域下平衡傳承問題還需有關部門去面對和解決。
2.1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過程中核心文化內涵被淡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轉化為商業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利弊共存。當人們在嘗到了文化的商業化開發帶來的甜頭之后不會再選擇艱難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里最晦澀、最本質的那部分傳承下去,因為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這導致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過程中,師傅只注重教非物質文化遺產里有游客市場的文化內容,摘去了其根本,徒弟只注重學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里能帶來實際利益的項目內容,就使得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的過程中被逐漸淡化,留下些大眾喜聞樂見的、具有經濟效益的簡單文化內涵,非遺完全變成了被消費的對象。
2.2非物質文化遺產原生態系統遭到商業化開發的破壞
非遺的傳承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態環境,良好的文化氛圍對非遺傳承的影響非常深遠。然而商業開發帶來的影響卻破壞了非遺傳承系統。這種破壞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破壞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源生態系統。如:因商業化開發,湘西一些地區對原住民進行遷移、改變遺產地內原住民的風俗習慣,將活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變成一盤“死棋”,使得游客無法在實地體驗中感受特色民俗文化,也使得非物質文化傳承的整體性被破壞。二是商業帶來的利益營造出了人人都只想掙錢的風氣,阻礙了非物質文化的傳承。
2.3隨商業發展而來的外來文化沖擊加大了傳承難度
商業化帶來的影響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注入活力的同時也為其傳承帶來挑戰。隨著湘西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大量游客和外來文化涌入湘西,使得湘西土著在商業化的影響下開始做比較和取舍,這在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本就堪憂的現狀上雪上加霜。而且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有的游客還留在了湘西組成了家庭,這就使得外來文化進一步影響到下一代,其沖擊力之大以及影響范圍之深遠,對湘西文化的傳承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
3商業視域下湘西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策略
3.1加強非遺傳承人隊伍建設
傳承人作為非遺傳承的重要載體,要保護湘西非遺的原貌,必須提高傳承人的社會地位,幫助改善生活水平,使其有精力、有能力繼續傳承寶貴的湘西民族,以地區商業化的發展帶來的財政收入作為資金后勤保障。
湘西非遺涵蓋許多豐富的內容,其涉及音樂舞蹈表演類藝術、禮儀民俗文化等多個方面。利用現在各大藝術院校按已經培養出的新生代傳承人,開設非遺傳承培訓班,對他們進行非遺技藝的專業培訓和文化的教育。
3.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攜手非遺傳承
3.2.1加強湘西非遺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目前日本、韓國等國家的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做得相當出色,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法規相當健全。相比,我國保護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國家應在原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完善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建立一套完備的非遺保護和傳承法律體系。湘西政府應結合當地非遺保護傳承的實際情況,建立具體的法律條例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3.2.2完善非遺傳承基礎設施建設
任何事物的建設,其基礎設施的建設都非常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也是如此。然而筆者去湘西調研卻發現,湘西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設施建設程度遠不及商業化開發程度。這個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去承擔,因為政府有義務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有義務讓傳統民俗文化可以一直傳下去。只有非遺傳承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備了,傳承才會更加容易,傳承也才能長久地持續下去。政府可以通過建設:非遺展覽館、非遺保護館、非遺多媒體資料館和非遺傳習所等方式來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
3.3正確發揮民族旅游的作用,促進湘西非遺的可持續發展
湘西地區的旅游產業已經相當發達,想要完全避免商業化是很難的。但如果把民族旅游視為一個優勢并好好利用它,這種商業模式也能促進湘西非遺的傳承?,F有的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商業價值已被過度開發了,但文化內涵卻原封不動,要想湘西非遺能長久的傳承下去,應該開發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的文化價值,而不只是開發其可帶來商業利益的部分。因為非遺的文化內涵不僅能帶來商業價值,而且其豐富性和生命力的持久性是商業無法比擬的。這樣通過民族旅游的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能源源不斷的帶來經濟利益,再用這些收益投資非遺的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又能更好的帶來價值和利益,如此就構成了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的良性循環系統。而且文化內涵是開發不盡、用不完的,隨著一代一代的傳承,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會被賦予新的價值,而商業形式卻是只有那幾種,若是沒有任何特色,游客早晚會覺得乏味。
4結語
湘西地區非遺在商業視域下的傳承,必須結合商業化的新局面去創新,正確認識商業視域下非遺的傳承困境,分析其傳承現狀,結合湘西本地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此才能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實現湘西地區發展的共贏局面。與此同時,在商業視域下,湘西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必將結合新的環境和特點,打造符合時代趨勢的傳承路徑。這是非遺傳承必然的創新,也能讓非遺在傳承中煥發新的魅力。湘西地區的商業化發展和非遺傳承趨于平衡,非物質文化遺產必將成為湘西的“活招牌”。
[1] 夏浩鈺等.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下的社會創業研究——以湘西自治州為例[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8.
[2] 遲曉麗,王慧磊.新媒體背景下湘西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策略研究[J].科技視界,2018.
[3] 周雨城.湖北省民間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29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