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職院校學生校外實習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校外實習是高職院校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橋梁,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目前,相關法律已對校外實習進行了有力規范,但校外實習仍存在著學生不想實習、企業不愿接受實習、院校不能有效管理實習等基本問題。增強學生參與實習意愿、強化院校校外實習管理責任、提高高質量行業企業參與接納實習動力是高效推進學生校外實習的關鍵。
  關鍵詞 校外實習 認知實習 跟崗實習 頂崗實習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高職院校學生實習主要分為以建立崗位和工作概念為目的的認知實習、以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部分參與工作的跟崗實習和以在相應工作崗位上進行相對獨立實際工作的頂崗實習三種類型。校外實習是高職院校學生培養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是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統一、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技術技能的重要手段。
  1高職院校學生校外實習現存問題
  2016年4月,教育部聯合其他有關部門印發實施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明確界定和限定了學生校外實習的形式、內容、待遇、安全及管理要求等,強化了校企雙方相關責任,有力地保護了學生的權利權益,促進了職業院校校外實習管理規范化。但是,校外實習院校學生參與度不足、提供實習機會的行業企業質量不高、校外實習管理缺位等情況依然普遍存在,極大地制約了校外實習質量的提升。具體而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學生校外實習參與度不足
  校外實習是學生消化吸收并印證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重要路徑,在這其中,學生參與實習的積極性和有效參與程度是決定其實習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學生校外實習參與度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不愿意參加實習,即學生主動逃避實習或者消極對待實習,導致不能夠按照學校的教學要求完成實習任務。另一方面,盡管學生愿意接受實習,但由于實習崗位與所學專業關聯性不強,導致無法到達校外實習應有的效果,或者雖然校外實習崗位與專業關聯性很強,但由于成本等各方面原因,無法提供相對完整的實習過程,從而導致校外實習效果大打折扣。
  1.2提供實習機會的行業企業質量有待提升
  相較于本科院校學生校外實習行業企業而言,現有為高職提供實習的企業具有行業企業規模小、管理規范程度不足、對實習學生的指導有限、單個企業學生實習容納能力低等不利特點。由于人力資本投資具有投資時間長、投資成本高的特點,部分企業在勞動用工方面基于成本與收益的考量傾向于“拿來主義”,而不愿意自己培養。換言之,提供實習崗位對企業而言往往會帶來一些成本,如果學生學成之后不能留在企業工作,企業就很難獲得收益上的補償。尤其是那些對保密性以及效率要求較高的企業,其接納跟崗實習的可能性就更低了。而對于那些工作崗位要求不高的企業,盡管企業愿意接受實習生,但由于實習對學生成長成才促進不大,不僅院校不愿意安排,而且愿意去的學生也非常少。
  1.3校外實習管理缺位
  校外實習相對于課堂教學以及校內模擬實訓而言,具有時間長、實習點多、學生分布散且廣等特點,這給院校對學生的實習管理帶來了不便。尤其是頂崗實習,實習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由企業來承擔,學校成為“甩手掌柜”的情況非常普遍。而且,由于大多數頂崗實習的學生并不是企業正式員工,企業對學生的有效約束不足,甚至是沒有約束,全靠學生自覺,學生基本處于自我管理的狀態。學生在頂崗實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均無法進行有效反饋,學校也難以給予學生及時有力的指導和幫助,校外實習難以成為學校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2原因分析
  2.1學生對校外實習期望過高且理解不到位
  學生對實習崗位的期望過高,對實習意義、內容、作用和要求等理解不夠到位,是高職學生不愿意參加實習的根本原因。由于高職學生實習所接觸的主要是基層工作崗位,也就是社會上所說的“藍領”工作崗位,與其理想中的工作崗位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學生從內心上害怕實習、抗拒實習。
  而且,由于部分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本質上也是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勞動付出,學生很容易以自身的共享和所獲得的實習收入與他人進行比較,當感受到收入上的某些不公平的時候,抗拒實習的情況也容易發生。再有,課堂教學所理解的內容與實習所感受到的內容往往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差,這種反差也容易導致學生從內心拒絕實習。
  另外,經過兩年的校內專業學習之后,部分學生希望通過專升本、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招聘考試等,以此來改變不利的就業處境,從而放棄實習的情況也較為常見。
  2.2學院對學生實習重視不足
  目前,高職院校相當部分專業的認知實習與跟崗實習流于形式,而頂崗實習則變成了甩“包袱”。這里面既有院校出于成本方面的思考,也有環境的制約,但歸根結底還是學院對學生校外實習重視不足。事實上,在頂崗實習方面,極少高職院校會為學生統一安排實習單位,學生自己尋找實習單位是一種常態,而且頂崗實習過程管理也主要由實習單位和學生自己實施,學生頂崗實習的內容與過程是否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要求就不得而知了。盡管院校也會安排教師進行現場巡查等方式來對學生實習過程進行管理,但基于成本考量,很多巡查成為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象征性探訪,巡查教師對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難以深入探索。
  2.3高素質行業企業參與校企深度合作的政策供給不足
  行業企業接納學生實習的情況是校企合作的深度和質量最直觀的體現,行業企業自身的特點以及不同發展階段,對于校企合作有著不同的需求。一般而言,成長性(下轉第42頁)(上接第36頁)較好、規模較大、管理規范的企業,更愿意與知名高職院校尤其是本科院校進行合作,接受本科實習生。而發展相對緩慢、管理不夠規范的小微企業,更傾向于接納高職或者中職類的實習生,校企合作中高素質的企業與高素質的院校合作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盡管國家層面一直在強調鼓勵行業企業發揮重要辦學主體作用,但在相關的企業育人支持政策供給方面卻明顯不足,導致行業企業參與意愿不強,特別是管理規范的中大型企業參與數量不多。   3高職院校校外實習改進建議
  3.1明確實習目的,增強學生參與實習動力
  高職學生進入高校之前,都會對自身未來發展有著較高的期望,引導學生形成從基礎做起,腳套實地的就業觀極為重要。要提升學生對實習崗位、崗位遷移、崗位發展、職業發展以及職業生涯的方面的認知,使學生能夠理解實習的目的及實習對于自身成長成才的意義,強化學生對自身職業發展的定位能力,確定自身的職業發展目標乃至人生目標的能力,以此增強學生主動參與實習的動力。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校外實習評估制度,健全校外實習評價體系,強化實習要求。
  3.2強化院校實習教學管理責任
  加快深化校企合作機制建設,將學生實習作為校企合作的頭等大事來抓,把學生實習質量作為校企合作質量評價的主要標準,把學生實習的效果作為教學效果的主要評價依據。落實以學校巡查導師和企業指導老師為主體的“雙導師”制度,加強雙導師隊伍建設,完善管理措施,發揮雙導師在學生實習全過程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尤其要進一步強化學校導師對學生實習的管理督導與反饋改進責任。
  3.3完善政策供給,增強高質量行業企業參與動力
  要進一步細化企業參與育人的政策供給,明確企業提供實習崗位參與實習管理的激勵措施,增強高質量行業企業參與提供實習崗位的動力。由于現行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主要從規范實習管理角度出發,明確企業提供實習崗位參與實習管理的責任,缺少激勵企業參與實習管理的有效舉措,因此,建議建立高職學生實習專項資金,有針對性地扶持特殊行業或者特色項目(如現代學徒制建設),專項資金可用于補貼企業導師,以此提高企業導師培養學生的工作積極性,也可用以補貼企業安排導師而損耗的用工成本,或者用于企業擴大校企合作基地建設、校企合作研發課題等。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和扶持接納實習的企業積極參與到校企合作項目中,提升學生實習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煉,王新鳳.大學生實習引發“廉價勞動力”爭議的理性辨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8(12):73-76.
  [2] 曾海娟,張學軍.基于微信平臺的“一體四化”頂崗實習管理模式構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33):27-29.
  [3] 朱龍.基于現代學徒制構建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8):271-272.
  [4] 陳蕊花,霍麗娟.發達國家專業實習對我國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的啟示[J].職教論壇,2018(07):172-176.
  [5] 王曉紅.實習新規視域下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問題與對策[J].職教論壇,2017(32):87-90.
  [6] 黃成良.校企合作視角下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策略研究[J].職教論壇,2017(14):47-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0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