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班主任管理的“輕與重”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班主任是小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也是他們極為信賴、學習效法的榜樣,因此,班主任管理對學生的學習成長至關重要。在教學實踐中,班主任要正確認識輕與重的關系,堅持“有輕有重、輕重結合”的策略,對小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本文即對此進行了具體研究。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輕與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15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144
   眾所周知,出于天然的向師性,小學生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極為信賴和聽從,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影響,甚至終身難忘。因此,班主任必須高度重視班級管理工作,堅持輕重適度、折中管理的原則,對學生科學管理,以期他們能夠積極向上、健康成長。下面就從“輕與重”出發,對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進行具體分析。
   一、解讀“輕與重”,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
   “輕與重”是針對班級管理提出來的具體概念,所謂的“輕”,就是指管理學生的方法要輕一些,從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具體特點出發,尊重、愛護每一位學生,避免使用“過重”的方法管理學生,盡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謂的“重”,是指當學生做出一些觸犯底線的錯誤行為時,教師要“重錘擂響鼓”,用比較重的方式敲醒學生,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引以為戒。例如,低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規范學習,很多孩子常常忘了寫作業或作業完成質量不高,這時教師就需要用“輕”的方法引導幫助,讓學生明白及時完成作業的重要性,并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有一些“聰明”學生投機取巧、考試作弊,這是嚴重違紀、違犯原則的惡習,如果不及時制止,不僅有可能毀了孩子一生,也會給班級學習氛圍帶來消極影響,這就需要教師用“重”的方式批評教育,使其真正從心底認識錯誤,主動改正并保證以后不會再犯。這樣輕和重區別使用,針對不同情況施行不同管理,才能提升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二、解析學生特點,分配合適的管理內容
   小學班級人數并不是太多,但是由于年齡小,各種意外情況頻出,所以班級管理的內容比較繁雜。如果事事都要教師親力親為,則難以兼顧教學工作,因此,教師可以將部分簡單的管理內容分配給合適的學生,其具體做法是:一方面,教師要解析學生的狀態和特點,如這個學生懂事、執行力強,積極與教師溝通、愿意幫助教師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個學生比較調皮,上課愛與同學說話、排隊時經常打鬧、紀律性差;還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愿意與人交流、經常完不成作業等,在仔細觀察學生狀態之后,將學生管理劃分為難、普通、容易三個級別,另一方面,教師要將“管理權下放”,即將一些簡單的管理內容分配給執行力強、愿意幫助教師的學生,如將維護排隊秩序、課下紀律、收發作業、教室衛生等內容分配給班干部,讓他們幫助教師管理,教師只要定期檢查、督促即可。這樣的分配,既節省了教師的時間和精力,使其更關注教學工作,也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
   三、強調包容理解,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
   為了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但教師在制定相關制度時,要注意兩點:一是要體現出包容和理解,小學生年齡大約在7到13周歲之間,正是好動好玩、對世界充滿好奇、想要探索一番的年紀,他們免不了犯錯,甚至是重復犯一個錯,教師要理解學生“不是故意”的心理,允許他們犯錯,但要及時幫助引導,使其能夠改正錯誤,盡量避免在“同一條河里摔倒兩次”;二是既要具體可行又要有針對性,要根據學生經常犯的錯誤制定具體可行的制度,如針對經常不完成作業的學生,前三次是幫扶,還是不能完成就請家長監督,最后則是在教室的作業檢查表上公示;針對經常遲到的學生,要查明遲到的原因,是家庭因素還是個人懶惰因素,如果是個人懶惰不起床,則是批評引導、家校配合,一般也能漸漸改掉壞毛病。只有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或輕或重的管理制度,才能慢慢規范學生的行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最終達到班級管理的具體目標。
   四、堅持輕重適度,開展有效的管理模式
   現代小學生多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被多個長輩寵愛著長大,因而心理比較脆弱,聽到比較重的批評極有可能承受不了,甚至出現消極情緒、厭學心理;如果管理手段“輕”了,又對學生行為沒有什么約束力,情感上也是不痛不癢,根本不當一回事兒,也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師要堅持輕重適度的原則,在管理模式上下功夫,如果是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一方面要讓學生認識到問題還是很大的,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另一方面,教師要“高高舉起、輕輕落下”,“輕”化處理。例如我班有個學生上課特別愛說話,雖然不是什么原則問題,但任其發展則對己對人都是不利的。為此,我多次與他談心,讓其認識到“上課說話的危害”,還通過手勢、眼神、提問、獎勵等手段來幫助其控制自己,半個學期后課堂紀律明顯好轉,學習成績也提高了。
   五、結語
   在教育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班主任管理工作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而管理的“輕與重”則是焦點中的焦點。為此,班主任要從本班實際出發,正確認識“輕與重”,制定包容性與可行性兼具的管理制度,為班級管理質量的提升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倪海峰.如何提升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效率[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22).
  [2]吳志明.溝通有法可尋,管理有路可走——讀《班主任有效溝通的藝術與技巧》有感[J].新課程(小學),2018(10).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李海(1978.3— ),男,漢族,甘肅永登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班主任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2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