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樹種野桂花(尾葉山礬)的扦插繁育技術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野桂花的各項特征以及價值進行了闡述,并介紹扦插流程,同時通過試驗對比苗木出圃前后成活率及結果率,對成活率進行了詳細分析,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土樹種;野桂花;尾葉山礬;扦插技術;繁育技術
野桂花是青陽縣木鎮鎮(竹陽鄉)、喬木鄉低山丘陵地帶特有樹種,以喬、灌木為主,喬木樹干挺拔、常綠耐蔭,主干伐除后根部萌條萌發能力強,通常形成灌木叢。每年于清明前后開花,總狀花序,小花白色、奇香,似桂花,香濃而不刺鼻,使人聞之欲醉,流連忘返,總想采一束放置在家中久留其香。正因為其常青、翠綠、濃香,許多采挖大苗的生意人把眼光投向了山上自然生長的野桂花,經過10多年采挖、對外偷運,以及假植管理不科學,造成現在山上的野桂花已屈指可數。筆者偶然間在偏僻的山溝里發現了一株野桂花,就有了用人工扦插方法來繁殖它的想法(后來得知這株野桂花學名叫尾葉山礬)。
尾葉山礬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和葉芽無毛;葉互生,廣披針形,革質;總狀花序,早春開花,花白色,香味濃郁甜美而不刺鼻;核果圓錐形。尾葉山礬可作周圍綠化,觀賞;其木材堅韌,可制家具、農具或其他工具。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以根、花、葉入藥,有清熱利濕、理氣化痰的功效,主治黃疸、咳嗽、關節炎;葉酸澀,可治久痢;果實榨油,可用作機械潤滑油[1]。
1 扦插時間選擇
按照植物生長特性,尾葉山礬生長的最適溫度是25~28 ℃,超過30 ℃就生長緩慢,以致休眠。因其春季開花,消耗養分較多,故選擇秋季9—10月平均溫度為25 ℃左右時扦插。另一個原因是春季扦插后,夏季高溫難以控制溫度和濕度,不利于管理,且耗費人工較多;而秋季扦插后蓋上薄膜能保溫保濕,至第二年2—3月平均溫度為15~20 ℃時揭膜,此時插穗已長出根系,便于管理,可節約人力、物力。
2 扦插前準備
?。?)整地:選擇通風、透水、有遮陰地段、約1.2 m寬的苗床,翻地作畦,高10~20 cm,便于透氣透水,利于插穗生長。地溝深度以有利于排水為度。
(2)鋪沙:在苗床上鋪0.08~0.10 m無菌土(沒有經過人工耕種的山地剖面以下的黃紅壤或沙壤土或河灘沙),筆者選擇的是沒有經過人工耕種的沙壤土(在當地稱麻谷沙),以及河沙兩種。
?。?)滅菌:在鋪沙前用袋裝80%多菌靈(用量100~200 g/667 m2)兌水潑澆于苗床上。
(4)采購6s透明薄膜(3 m寬),遮陽網3 m寬。
?。?)準備2.3 m×0.02 m的竹片,搭蔭棚與蓋薄膜用,間隔0.4~0.5 m。
?。?)準備插穗:插穗選5年以上壯齡母樹,剪取樹冠外圍中上部1~2年生木質化或當年半木質化健壯枝,剪成長10 cm左右短穗,頂端留1對葉(或將對葉各剪去一半,減少葉面水分散失),枝下端距節下0.5 cm斜剪,枝上端距節上1 cm平剪。刀要鋒利,剪口處要平滑無縱裂,利于剪口愈合生根(最好隨剪隨插,如果從外地剪取插穗,必須放置在陰涼處,并進行葉面噴水,以保持濕潤,防止插條蒸發失水,這是保證成活的關鍵)[2]。
?。?)插穗處理:將剪好的插穗用50 g 80%多菌靈1∶800倍液浸泡20 min,瀝干后將基部對齊,整理成50根或100根小捆,豎立放入準備好的濃度為50~100 mg/kg的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2 h[3]。
3 扦插要求
?。?)按10 cm行距、5 cm株距,用插穗等粗的細枝先在苗床依次打孔,孔深約1/2插穗長度,然后將插穗2/3部分依次排插入孔中(避免用插穗直接插入,以防損傷韌皮部),順勢用手輕壓地表,讓插穗充分接觸到沙壤土,利于保持水分和機體活力,促進生根。
?。?)扦插完成后,將竹片插于苗床兩邊,做成棚形,拱棚頂端距床面約50 cm高,蓋上薄膜,用土或石塊壓實四周,以便保溫保濕;并在上方加蓋遮陽網,或在其上再搭蓋,距床面150 cm高,維持棚內30%~40%的透光度。
4 苗床后期管理
?。?)定期觀察膜上是否附有水珠,如果沒有,說明苗床較干,需澆水。
(2)冬去春來,在室外中午溫度達25 ℃以上時,每天早上要將棚兩頭揭開通風,傍晚蓋上,防止夜晚低溫凍傷。在最低溫度達10 ℃、最高溫度達25 ℃時,經7 d早晚揭棚通風適應環境后,可將薄膜全部揭去。
?。?)夏季需搭150 cm蔭棚,或蓋遮陽網。
5 苗木出圃前、出圃后成活率對比
?。?)河沙與沙壤土(麻谷沙)作苗床成活率對比,見表1。
?。?)出圃移栽到田間后林下(蔭處)與旱田(陽處)成活率對比,見表2。
6 扦插結果
共計插穗2 493株,扦插存活1 865株,存活率75%;一年后出圃移栽,存活867株,存活率46%;從扦插到實際存活34%。
7 原因分析
存活率未達到理想95%以上的原因如下。
(1)河沙顆粒過大,不利于苗根部保水,導致沒有木質化嫩根,缺水死亡。
(2)尾葉山礬母本屬耐蔭樹種,幼苗不適宜光照太強,導致植株死亡。
(3)未對植株施肥,苗木瘦弱,受病害影響,未及時治理,導致植株死亡。
(4)除草不及時,雜草根系發達,除草時帶動新生根系,導致植株死亡。
8 總結
總體而言,尾葉山礬的社會價值巨大,有關人員應當致力于更加有效地提升其扦插的存活率,以便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質的尾葉山礬。
參考文獻:
[ 1 ] 劉衛東.山礬扦插繁殖技術分析[J].中國林業產業,2017(03):211.
[ 2 ] 楊慶文.桂花苗繁育與病蟲害防治[J].江西農業,2017(01):5.
[ 3 ] 金林.江淮丘陵地區桂花繁育及移栽養護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6,22(10):107-1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4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