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葉新品種‘黃金甲’及其組培繁育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以‘黃金甲’帶芽莖段作為外植體,用WPM固體培養基添加不同種類、濃度的激素,經過初代培養、繼代培養I、繼代培養Ⅱ、生根培養、煉苗,約6個月時間,使每個單芽成苗10~15個完整植株,并能在自然環境下生長。
關鍵詞:‘黃金甲’;WPM培養基;激素;組培
‘黃金甲’為衛矛屬北海道黃楊(Euonymus japoni-CUS“Cuzhi”)的變異品種,已獲得國家林業局植物新品-種權,葉片中間翠綠,四周金黃。‘黃金甲’株型緊湊,色澤鮮亮,抗寒性與北海道黃楊基本一致,可耐23.9°C低溫,在北方寒冷地區有很大市場潛力。目前,‘黃金甲’主要靠嫁接進行繁殖,費時費力且繁殖系數較低,其原種北海道黃楊的組培快繁技術已有所突破,因此,研究‘黃金甲’組培繁育技術,以實現‘黃金甲’的快速繁殖。
1材料選擇
春夏季選用‘黃金甲’幼嫩帶芽莖段作為外植體,秋冬季選用飽滿冬芽作為外植體。
2培養條件
培養基采用WPM固體培養基,瓊脂質量濃度7g/L,蔗糖質量濃度30g/L,pH值為5.8,光照時間12h/d,光照強度2500~3500Lx,培養溫度為24~26℃,相對濕度45%~50%。
3消毒處理
材料采集后,去掉葉片,保留部分葉柄,然后用紗布包好放自來水下流水沖洗2h,后用軟毛刷蘸取含有0.1%NaCIO的溶液清洗外植體,消毒液中加入5~6滴吐溫80。
外植體為帶芽莖段,完成清洗步驟后,在超凈工作臺內依次用75%酒精消毒20s、0.1%HgCl消毒4min,再用滅菌水清洗5~6次,每次不少于2min。然后切成有一對芽長0.5~I.0cm小段,進行接種。
外植體為越冬芽,需在超凈工作臺內剝去芽外部數層芽鱗,再進行消毒處理,才可接種。
4生長與分化情況
4.1初代培養
在WPM培養基中,添加KT 1.0mg/L、6-BA0.5mg/L、NAA 0.2mg/L,將切好的外植體接到上述培養基中,每瓶接2個外植體,接120瓶。接種10d后,芽眼萌動,30d后,葉片展開,大部分長出3~5片嫩葉,開始轉入繼代培養I。
4.2繼代培養I
繼代培養I培養基配方:WPM+KT 1.0mg/L+TDZ0.05mg/L+NAA 0.1mg/L,從初代培養中選擇生長較好的外植體,每瓶接2個,接90瓶。接種30d后,從原芽體位置逐漸長出大量叢生芽,60d后芽眼分化完成,不再增多也不再長大,開始轉入繼代培養Ⅱ。
4.3繼代培養Ⅱ
繼代培養Ⅱ培養基配方:WPM+KT0.5mg/L+GA30.1mg/L+NAA0.1mg/L,每瓶接2個外植體,接90瓶。接種30d后,叢生芽顯著長大,節間伸長。
4.4生根培養
生根培養基配方:WPM+NAA 0.1mg/L,選取包含2對以上側芽,長3~4cm的叢生芽,將其剪下,插入生根培養基中,30d后無根枝條莖段下部長出大量不定根。
4.5煉苗
選取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的組培苗,先打開瓶蓋通風2d,使小苗逐漸適應外界環境,再小心取出,不要傷到根系,清水沖洗干凈根部附著的培養基,晾干水分后,栽植至滅過菌的培養土內,培養土按泥炭:珍珠巖:蛭石=1:1:1的比例進行配制。栽植后噴施適量濃度多菌靈和代森錳鋅混合液,放置背光處,覆膜保濕,保持溫度在15~20℃之間,約20d后,新根長出,芽眼開始抽出新葉,說明煉苗已經成活,可將苗挪至向陽處,并逐漸去掉覆膜,使苗適應外界環境,1個月后即可轉入正常養護。如果發生爛苗或者真菌蔓延,則要及時挖掉死苗及周圍土壤,然后噴施高濃度多菌靈進行防治,以免影響其它幼苗成活。
5結論
‘黃金甲’從接種到成苗大約需要半年時間,平均1個單芽可成苗10~15個,而傳統嫁接繁殖單芽成苗平均0.8~0.9個,組培的增殖系數是傳統嫁接技術的10多倍。可見,組培將是‘黃金甲’最快擴繁方式。
6意義與進展
‘黃金甲’是北海道黃楊的彩葉變種,屬于葉綠素變異形成的新品種,本研究中的組培繁殖技術,沒有形成愈傷組織,就不會出現返祖或是黃化苗現象。這種技術由叢生芽到生根,長成完整植株,保持‘黃金甲’的優良性狀,還提高增殖系數,繁殖周期約6個月,為‘黃金甲’的產業化生產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徑。此種組培繁育技術的應用,也為其他彩葉植物的快繁提供借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