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紅玉海棠的組培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紅玉海棠原產于北美,是一種優良的園林化樹種。本種在原生地表現優異,觀賞效果佳,是可以彌補我國北方地區綠化樹種品種單一的良種。本次實驗主要在實驗基礎上總結出紅玉海棠的組培快繁最佳數據,為在我國推廣紅玉海棠打下基礎。
  關鍵詞 紅玉海棠;組培快繁;組培實驗
  中圖分類號:S661.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69
  1 研究背景
  紅玉海棠(拉丁學名:Malus ‘Red jade’)為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植物,樹形為垂枝形,花白色至淺粉色,果近球形,亮紅色,原產地為北美,在美國多地都有栽培。紅玉海棠在原生地美國樹高不超過5 m,屬垂枝型樹種,一般冠幅能夠達到3~5 m?;ㄆ诟鶕鉁刈兓瘡?月下旬延伸至4月下旬,單瓣,花色淡粉色至白色,花朵比一般海棠花較大,能達到5 cm左右。果實直徑一般在1.5 cm左右,表皮呈紅色,反光效果強,原產地一般每年7月成熟,宿存期較長,一般在來年春季發芽前都是觀果期[1-2]。紅玉海棠是不可多得的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在原生地有非常好的適應性,在冬季低溫和夏季高溫等極端天氣條件下都能表現出健康的生長狀態。紅玉海棠的耐旱性表現也非常強,夏季伏旱期能安全過夏,另本種還有一定的抗逆性和抗病力。從原產地的優良表現來看,應是我國生長條件差,在綠化樹種短缺的北方地區是不可多得優秀綠化用樹。
  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與安徽皖星生態園藝有限公司進行深度校企合作,應其要求進行繁殖技術研究和抗逆性研究。海棠適應性強,多數具有耐寒、抗病、觀賞特點突出及觀賞周期長等特點。本次實驗目的就是探索紅玉海棠在合肥地區的物候條件下引種繁殖和抗逆性研究,為紅玉海棠在合肥地區推廣進行技術和經驗總結。
  2 實驗材料
  為了保證實驗數據的正確和有效性,我們特地前往上海苗木公司采購了紅玉海棠種苗,還特意采集了在上海苗圃的成年紅玉海棠當年生枝條中選擇粗壯枝條作為母體材料。
  3 實驗方法
  3.1 外植體的消毒過程
  在實驗室條件下對母體進行水培,可以適當添加發芽劑促使萌芽,當萌芽達到5 cm左右大小時,就可以剪切下來作為外植體進行組培實驗。在組培實驗前,針對剪切下來的芽體,必須首先進行滅毒處理。具體步驟如下。1)清洗。將外植體在流動的自來水下洗凈。2)消毒。在無菌臺上,使用75%的酒精消毒2次以上,且每次時間要達到15 s以上,然后再用濃度為0.1%的氯化汞溶液進行滅菌,滅菌時間必須達到30 min以上。3)用流動的純凈水沖洗外植體,次數要達到5次以上,再用無菌布吸干外植體表面的多余水分。4)把處理好的葉片剪成0.5~1 cm左右的小方塊,待用。
  3.2 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培養的方法
  在實驗室條件下,選用MS為基本培養基,選用濃度為0.7%的瓊脂,含有糖分配比濃度為3%,在溶液pH值為5.8的微酸環境下培養,培養前外植體在121 ℃下滅菌,時間控制在30 min以內。在培養時,光照時長要達到每天10 h以上,光照強度保持在1 500~2 000 Ix,溫度控制在25 ℃左右[3-4]。
  3.3 進行初代培養
  將經過滅菌處理后的外植體接種在添加不同濃度植物生長調節物質的MS培養基上進行芽誘導,分成A1、A2、A3、A4 4組,A1為對照組,不添加任何植物生長調節物質[5-8]。其他3組的生長調節劑6-BA濃度依次為0.2 mg·L-1、0.5 mg·L-1、1.0 mg·L-1,NAA濃度都是0.1 mg·L-1。
  3.4 不同濃度的調節物質對初代培養芽誘導率的作用結果
  在4組不同濃度的6-BA和NAA的培養基上培養20 d后,A3和A4兩組的培養基上均有芽出現,30 d后,統計4組培養基上的誘導率,以沒有污染的最低瓶數作為基準。詳細結果見表1。
  由表1進行對比可以知道,誘導率最高的是A3培養基,A3培養基中的6-BA為0.5 mg·L-1、NAA為0.1 mg·L-1。
  在沒有加入6-BA和NAA的A1培養基中,芽并沒有長出,可以得出6-BA和NAA會影響芽生長。在NAA量不變時,當6-BA的濃度從0.2 mg·L-1增加到0.5 mg·L-1時,發芽數變多,芽的誘導率也變高,但當6-BA濃度從0.5 mg·L-1增長到1.0 mg·L-1時,發芽的個數反而開始減少,誘導率也開始降低。由此可以得出,6-BA的濃度對誘導率的影響呈倒U型曲線,有峰值,代表有最適宜的濃度。
  3.5 不同濃度的激素對組培苗生根情況的影響
  將組培苗培養20 d后,記錄苗的生根情況,分析并列成表格,如表2所示,然后進行比較分析得出結論。在C1培養基中,IBA為0 mg·L-1,生根率為27.5%,其余5組培養基中IBA依次為0.1 mg·L-1,0.2 mg·L-1,0 .3 mg·L-1,0.4 mg·L-1,0.5 mg·L-1,C2-C6 5組培養基的生根率均高于C1培養基,說明IBA對芽的生根有促進作用。C2和C3兩組培養基中的IBA濃度升高,而生根率也逐漸增加。IBA的濃度增加到0.3 mg·L-1時,生根率達到100%,當IBA的濃度大于0.3 mg·L-1時,生根率仍是100%,沒有降低,但平均生根數逐漸減少,所以IBA的最適宜濃度為0.3 mg·L-1,對芽的生根效果最好。
  4 結果與分析
  實驗得出以下結論。1)選用0.1%氯化汞達8 min時的滅菌效果最好,隨著時間的增加雖然滅菌效果增加但萌芽率降低。2)在選用不同濃度的生長調節劑誘導下,外植體的萌芽率呈U型導線布局,說明培養基有適宜濃度配比,根據實驗得出6-BA的濃度為0.5 mol·L-1、NAA的濃度為0.1 mol·L-1時,對芽的誘導效果最佳。3)在組培苗生根時,IBA的濃度增加到0.3 mg·L-1時,生根率達到100%,當IBA的濃度大于0.3 mg·L-1時,生根率仍是100%,沒有降低,但平均生根數逐漸減少,所以IBA的最適宜濃度為0.3 mg·L-1,對芽的生根效果最好。
  5 結論
  通過本次實驗研究,為紅玉海棠的組培快繁提供了基礎,總結出在實驗室條件下紅玉海棠組培快繁的最佳營養基配比,為紅玉海棠這一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在合肥地區大面積推廣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俊霞,曲小惠,王艷芳,等.不同BA、NAA、IAA濃度組合對大櫻桃矮化砧木瓶苗擴繁系數的影響[J].中國園藝文摘,2011(6):45-46.
  [2] 劉洋,李濛,王會星,等.耐寒月季樹的基礎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3(21):100.
  [3] 楊廣樂,宋兆華,楊齊紅.王族海棠寒地引種栽培及繁育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08(6):42-43.
  [4] 田立娟,王君毅,趙瑞艷,等.佳木斯市引種馴化王族海棠初探[J].現代農業科技,2007(24):16.
  [5] 李曉璐.羅漢果組織培養體系的優化和遺傳轉化體系建立的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06.
  [6] 李力藝.菊花組織培養技術初探[J].山西農業科學,2004(2):23.
  [7] 萬瑩.來安花紅莖段組織培養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5.
  [8] 唐秀樺.廣西莪術快速繁殖及后代植株性狀調查的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07.
 ?。ㄘ熑尉庉嫞簞㈥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6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