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早結豐產栽培技術要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現代化社會發展下,為了能夠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升經濟水平,根據沃柑產業發展計劃,提出一套早結豐產栽培技術,并在各個方面進行了闡述,提出具體有效的參考要點。
關鍵詞:沃柑;早結;豐產;栽培技術
沃柑屬寬皮柑橘,其外皮美觀,晚熟后高糖,具有早結豐產的優點。只有在栽培過程中掌握不同環節的技術要點,才能促使沃柑質量和產量的提升。
1 優良品種的選擇
種植沃柑時,其砧木的選擇為紅橘、香橙等,由于樹勢更為旺盛,有助于沃柑的早期結產。且該品種具有較強的耐寒、耐旱的作用,不容易黃化。后期不僅落果少,還適合貯運。在1—4月上旬達到成熟期時,如果果樹在某地區為霜期,則需要給予覆膜防凍,于水果淡季收獲,其經濟效益更高,所具備的市場前景更為廣闊。
2 合理種植
為了促使種植工作的優化發展,需要建立良好的種植園。一般情況下,沃柑在水田、山坡地或者是沖擊土地區都能種植。但是,最好選擇土壤結構好、土層更為深厚、肥沃、疏松的地區,保證水源的充足性,以方便對其排灌。土壤一般選擇沙壤土,pH值在5.5~6.5。建園時進行挖圍園工作,以促使防洪工作的完成,比如牛畜排水溝,保證在園內留出合適的路網。還需要對種植區域進行規劃,促使深耕改土工作的完成。使用挖機,挖60~80 cm的深坑并對其抄平。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機肥來進行改土。比如:在桂南地區使用糖泥,按照40 kg/株對其制作,形成有機肥,與泥土進行攪拌,完全鋪施在定植土地上,后期給予定植。也可以使用定植坑種植,在漚肥和泥土相互攪拌后,將其回填至回土中,保證高出地面。
3 定植工作
在定植工作中,需要對定植時間、定植密度和定植方法進行分析。其中,定植時間需要結合整地備耕、天氣情況以及勞動情況進行綜合計算,在新梢成熟后到下次新梢發芽前期,都可以給予種植。一般情況下,最好選擇在春、秋、冬季節。定植的時間要在氣溫回升或者是降水量比較少的陰天最為合適。結合品種的自身性質和管理水平,使用矮化密植栽培。一般情況下,株距保持為2~3 m,行距保持為3~4 m,適合栽培密度為80~100 株/667 m2。在定植工作實際執行期間,基于苗的大小定級,在大小苗分開種植后進行適當的后期管理。若是裸根,則要確保樹苗根部存有黃泥并再次種植。定植前期進行拉線定點,挖一個15 cm的小坑,培土并且踩實。在嫁接口露出土面5 cm的位置,除掉嫁接口上的嫁接膜,培土并形成高15 cm、直徑60 cm的小土堆。增加稻草或黑膜,以發揮有效的保水工作,避免水土流失和雜草的滋生。在樹干位置,也要留出20 cm的露天口,促進水肥吸收。定植時應科學選擇種苗,保證種苗脫毒、優質,定植的植株形狀良好,其根系更為完整,能避免一些植株攜帶潰瘍病等。在對苗木進行嫁接時,要求主干高度在20~25 cm,給予二級分枝[1]。
4 對幼年樹的管理
在對幼年樹進行管理期間,需要給予肥水管理和整形修枝工作。對于1~2 d的沃柑樹,需要快速培養樹冠,以提供根施和葉施。在對氮磷鉀肥進行配比時,要實現薄肥多施的作用。如果在冬季、春季休眠期,可一次性施有機肥,將其作為基肥,肥料含量在20 kg/株左右。磷鉀肥的配比也可以與漚制好的有機水肥相互結合,通過滴灌、淋灌的方式執行。同時,結合沃柑的實際生長情況,科學調整水肥使用量,確保肥料的多方面應用。并且,還需要基于病蟲害防治目的,給予氮磷鉀肥和微量元素葉面肥的施用,在這種情況下,葉面吸收充足的養分,能發揮良好的光合作用。不僅如此,在每枝梢抽取張開的葉片,能促使新梢抽長和葉片的增加。期間為其噴灑“九二O”,其濃度為1 g藥兌水30 kg,避免幼樹成花。
在進行整形修剪工作中,如果為其提供良好的水肥條件,沃柑幼樹的抽發枝能力更強,在1年內新發梢達到5~6次。如果未能及時短截和放梢,將帶來明顯的叢狀生長。所以在栽植幼苗后,干旱地定干高度在30 m,水田高度在40 cm,按照“一叉三枝”的方式進行短截放梢。最好在每個分叉上留出3個均勻的枝條,多余的枝條直接抹去。其在老熟時期,短截工作在20 cm位置進行,保證新芽發展[2]。
5 對結果樹的管理
在施肥過程中,應按照一定原則來執行。冬春休眠期施以有機質基肥,加強花前肥、壯果肥的應用。施肥的用量需要結合樹齡、樹冠的大小等進行分析,漚制有機肥的用量為25 kg/株。對于花前肥,施用0.3 kg/株的高氮硫酸鉀復合肥,也可實現有機水肥和磷鉀肥的相互結合,予以滴灌。對于壯果肥的使用,施高鉀硫酸鉀肥0.4 kg/株。對于秋梢肥,施0.4 kg/株的高氮硫酸鉀復合肥。這些肥料都為滴灌方式,但在果實成熟期,還需要給予水分的控制。
在修剪期間,要促使優質母枝的積極培養?;谌斯さ姆绞?,將早發或者是零星的新芽除去,保證其整齊。同時,需要按照疏密留稀的方式,給予有效的葉摘心工作。當春梢長到5 cm時,要在2~3個不同的位置壯芽。如果發現大量落果情況,需要對剛剛萌發的夏梢及時去除,1次維持7 d,待6月份終止。在8—9月時,要將零星的芽去除掉,減少較弱的樹梢。
在花果管理期,為了避免落果多和營養不足情況,于盛花期每隔2~3 d增加速效氮肥;于花蕾期,每隔7 d給予0.3%高氮和硼砂(0.15%)的噴灑;謝花后,每隔15 d給予“九二O”藥液的噴灑,其含量維持在30 mg。
6 加強病蟲害防治
沃柑發生的病蟲害多樣,不同病蟲害的防治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潰瘍病,該病害為細菌性,主要是在病組織上越冬,通過風對其傳播。在每年的夏秋季,暴風雨、高溫條件下更容易暴發。同時,該病菌通過苗木、果實等也能傳播。為了對其進行預防,不僅要引進無病害的苗木,還要減少樹葉傷口。一般情況下,多使用農用抗生素藥物防治,及時修剪、集中燒毀已患病的植株。如黃龍病,該病害基于苗木或者是嫁接傳播,可使用10%吡蟲啉粉劑、20%甲菊酯乳油給予防治[3]。樹脂病、炭疽病和灰霉病屬真菌病害,當受到高溫、高濕環境的影響,則會阻礙柑橘的生長。為了對其進行防治,需要增加有機肥,保證土壤改善,并進行有效的防寒、防凍措施,積極保護樹干,避免傷口的產生。同時,在保果期和幼果期噴灑藥物1~2次,也可以使用藥劑對其治療,使用0.5%的波爾多液和50%的氫氧化銅,將促使病菌的嚴格防治。銹螨多發生在夏、秋季高溫時期,在對其防治期間,需要對樹冠內部、樹冠外周進行藥物噴灑,但是需要注意葉背和果實的陰暗面。交替使用藥物,避免一種藥劑的長期使用,以免帶來較強的抗藥性。
基于實踐中對沃柑早結豐產栽培技術要點的分析,對果農開展了有效的指導工作,促使其生產工作的有力開展,保證綜合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 1 ] 黃永華.沃柑早結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16,10(12):22-23.
[ 2 ] 梁宇斌,李承敏.沃柑早結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技服務,2018,35(07):24-25.
[ 3 ] 林琳.香橙砧沃柑早結豐產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研究與應用,2016(04):45-4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4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