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英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主戰場,它打破了原有的教學模式,把教師解放出來。本文就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探討,并提出可行的提高有效性的策略,制定解決方案,使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實現優勢互補,給每一位學生創造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本文就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從四大方面進行闡述,使課堂真正達到為教學服務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
  英語學習從之前的初中開設逐漸過渡到小學開設,也就是說英語越來越受到重視,這就意味著學生學習英語的年齡也隨之“低齡化”。這一變化對老師提出了不小的挑戰。為了讓小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好英語,順利接軌初中英語的學習,“課堂教學”則順理成章地成為學習英語的主戰場。如何上好英語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首要問題。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語言文化底蘊、接受語言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層次大有不同,筆者大膽設想,如果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按照學習能力的高與低合理搭配進行編組,明確各自的分工與角色,最終在教學中呈現不同的小組合作,則可以使每位成員在小組學習中都有自己的用途,從而達到人人參與學習,由被動學習英語變成主動學習英語,使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為課堂教學服務。
  據筆者了解,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就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學校在每門課程都有不同的小組合作,其中給筆者印象最深的科目是英語和數學。英語小組學習中,學生們小組合作的內容是your plan。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把每個人的特長都發揮到一張圖紙上,有人負責繪畫,有人負責書寫,有人負責整理,分工一目了然。數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是講解幾分之幾,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設計、表達和交流,用不同的方式很完美地呈現出幾分之幾。通過以上兩個例子,筆者更加堅信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筆者也嘗試讓更多人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以下將從四個方面對小組合作學習加以闡述。
  一、摸清學生的基礎差異,并制定解決方案
  1.通過測試考試、口語表達、課堂反饋、學生的日常表現以及學生成長檔案來了解學生。
  2.通過查清學生的基礎,了解不同學生的優勢與劣勢。讓每位學生都能發揮個人優勢,由此帶動全班,從而達到有的放矢地彌補缺陷的效果。
  3.最后匯總制定方案,明確分工。如設定組長、記錄員、設計員和其他成員。
  二、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
  由于課堂教學是在集體環境下進行的,所以筆者制定了方案,效仿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課堂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筆者打破原有的座位順序,將學生分成8組,每組6人,按照預先制定方案中的分配方式坐在一起。
  每天預留預習作業,各小組課后可以分析、收集、整理,還可以討論自己的觀點。在課堂上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學生可以展示自己討論的結果與過程。每組選出代表為同學們講解,最終讓學生明白所學知識。
  教師可以就每節課提出預先設計好的問題,學生根據自己小組的情況,分別設計自己的課程,進行講解,最終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
  三、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呈現
  小學英語教學分四個大的類型,即單詞課、對話課、語音課和閱讀課。如何在不同的課型中呈現小組合作學習對筆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首先,筆者在對話教學上最先引入小組合作學習,學生通過小組表演書本的對話→自編對話→小組呈現對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次,筆者在閱讀課上引入小組合作學習,讓小組內一起討論關鍵詞、關鍵句,列出設計的不同風格的思維導圖,學生們在討論交流中就理解了所學習的內容。筆者將在今后的教學中嘗試把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語音教學中,希望也能有所收獲。
  1.針對師生的特點
  教師應該充分鉆研教材,設計出難易適當的問題,讓大多數的人能參與其中。一堂課中合作學習次數不宜太多,以避免隨意性與形式化,寧少毋濫,注意抓住契機。小組的搭配應注意優異生與后進生的合理搭配。在學生小組合作的時候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教師不再把自己視作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原有的“權威—服從”關系逐漸變成了“指導—參與”的關系。最后,在合作學習時,特別重要的是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以便實現獨立思考。
  2.針對小學英語課堂的特點
  首先,教師應創設好情境,為學生搭建“表演的舞臺”。要搞好合作學習,創設情境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剛接觸英語不久,一切對于他們來說都很新鮮。多數學生愿意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東西與別人交流。作為教師,應當抓住學生的這一特性,盡可能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學,在情境中用。那么,怎樣創設情境呢?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生活、學習、工作中不斷地收集資料,做好充分的準備,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搭建“表演的舞臺”,讓他們感覺到英語課堂充滿樂趣,能夠真正做到:聽到句子,就想起情境;看到情境,句子就能脫口而出。
  其次,教師應設計程序,讓學生在“舞臺”上有序地“表演”。“舞臺”搭建好了,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任務就完成了,教師應讓同學們心中有數:“表演”什么,和哪幾個同學一起“表演”等一系列問題。那么,教師應該怎樣讓同學們做到“心中有數”?在設計程序時,教師就應該按照之前的分組有序地進行指導和參與??傊灰處熑榈赝度?,那么整個合作學習的過程便洋溢著“情感的活力”。
  3.針對小組活動的總結評價
  在評價總結小組活動成果時,我們看中的不是結果如何,而是學生在整個合作學習中“合作”的這一過程。它的意義在于: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讓他們從中發現問題、找出缺陷,從而提出改進的建議。新課改下的評價方式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個人成績為標準、以學生個人為獎勵對象的做法。同樣,評價的形式也不再局限于教師對學生,可以是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在相互評價中,學生學會了欣賞,學會了取長補短。最后,教師進行簡要的總結,從而達到讓學生不斷完善自己及合作學習的目的,以便獲得最終的成功。
  四、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合作學習已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教學獲得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小學英語課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好教材上的基本知識,更要求學生能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且能夠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了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輕了壓力,增強了自信,增加了自我表現和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這種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既促進了學生個性發展,又實現了小組成員的全面進步。
  通過幾年的研究,學生們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優等生在小組活動中起到了引領的作用,帶動和幫助了其他組員。
  2.中等生在各個方面都有了進一步提高。
  3.后進生學習動機有所提高,同時他們的自尊心也得到了保護。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的一項新突破,它打破了原有的教學模式,把教師解放出來,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式接受變成現在的主動式學習,性質發生了變化,所以結果也發生了變化。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的成績提高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肩上的負擔輕了,相反責任更重了。這就要求教師盡可能多地把課上的情況收集、整理出來,這其實也是一項挑戰。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有助于創建高效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團隊交流合作意識,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通過合作交流,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與他人交流,發揮了同學間相互鼓勵、相互啟發的教育作用;教師在認真的探索中不斷改進教學策略,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適用于更多學科,使更多師生受益。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也是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一種有效的學習形式。有效的合作學習能夠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知識的建構,能給每一個學生創造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503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