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伴隨著國內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現階段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但是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也開始向著素質化、綜合化方向延伸。為了能夠適應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求,文中對于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進行了簡要論述,并分析了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給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
引言
小組合作學習(Working in groups),這種教學模式是當前各個國家在教育當中的主流教學模式。作為新時期高效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是通過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學生組成一個團隊,然后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進行合作學習的系統化過程。
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小組合作模式它是將學習者按照不同的水平分成各個的小組,然后教育者利用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動態化因素來對學習者進行引導,以此來幫助學生在實現教育目標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學習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除此之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這對于強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那么要怎么樣才能夠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就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將班級內的學生按照科學、合理的方式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再按照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思考、相互協作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將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不但能夠將語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還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語文課堂當中發揮出自身的潛力和價值,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加入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深化自身的探究欲,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和諧、良好的教學氛圍當中學習和成長。此外,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還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當中和其他同學共同進步,讓學生懂得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和意義,而這也和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高度一致。
2 小學語文分組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2.1 時機不對
當前有一些小學語文教師為了能夠體現出自身語文教學的多元化,就忽視了語文教學當中的教學內容,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特殊性,只是盲目性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例如說一些教師在一些過于簡單,或者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中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導致小組合作的效果差強人意;還有一些教師在適用學生自主探究模式的內容中,運用小組合作交流模式,還有一些教師在一節課內多次使用小組合作模式,使得小組合作交流的作用與價值無法被體現出來。
2.2 分組不科學
一些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只是按照學生座位進行自然分組,而在通常情況下座位都是以學生的身高來搭配的。雖然從某種層面上來說,這種以座位排列的方式來進行小組合作有利于學習,但是在人員的搭配上并不科學,這對于不同學習進度,以及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學習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必須要采取科學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優勢互補,以實現共同進步。
3 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途徑
3.1 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前預習中的作用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課前預習質量的優劣與整個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關系。所以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時候,應當要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入其中,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學生迅速地了解課文內容,這樣既能夠拓寬學生的語文學習層面,同時還能夠順利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這對于提升小學語文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說教師在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課《大青樹下的小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先依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分組搭配之后,再向學生介紹一下文章的內容,然后再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在上課以及下課的民族小學,是什么樣子的?”“你們能夠將窗外的安靜以及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標出來,并說出這些句子的表達效果?”然后教師再要求學生帶著問題來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閱讀。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了解到不同民族的特點,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感知能力,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學習有效性是相當重要的。
3.2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會影響到整體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應當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在效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探討和交流,這樣才能夠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例如說在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課《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將學生分組之后再要求學生將課文中的重點句子找出,然后再由各小組選出一個代表,將小組成員對于‘一夜秋雨’后的法國梧桐與水泥道的變化進行描述。隨后教師再對每個小組的代表進行點評,總結出各個小組代表發方中的不足和優點。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并掌握課文內容,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愿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意義重大。
3.3 小組合作學在小學語文課后練習中的運用
新課改進程的深入人心,教師應當要與時俱進地改變傳統的語文課后練習模式,讓學生的課后習題變得更加‘準’而‘精’,而不是沿用傳統的題海戰術來增加學生的語文學習難度和壓力。例如說教師在講解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十一課《我不能失信》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發揮出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優勢,在課后練習當中向學生提出一些針對性強的問題:“同學們,我們為什么不能夠失信于人?”“我們要怎么樣做才能夠不會失信于人?”“失信于人的后果是什么?”隨后讓各個小組的學生隨機選擇出一個問題,來作為課題進行小組探討和研究,然后再讓學生在下課節課的時將各自小組討論出的結果,由小組代表上講臺進行發言。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還能夠強化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對于激發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和語文學習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2. 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發揮出小組合作教學的作用,教師就必須要在堅決貫徹‘生本理念’的同時,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然后再結合教材內容制定出一些高效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策略,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為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雪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上),2016(12):124-137.
[2] 楊鵬.小學語文課堂學習指導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5(03):155-168.
?。ㄗ髡邌挝唬簭埣铱谑猩辛x縣大青溝鎮中心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3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