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統思維提升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瀘州市龍馬潭區認真貫徹落實全省組織部長會議精神,堅持以系統思維整體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組織體系、治理體系、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建設,推動城市社區共建共治共享。
抓覆蓋、促聯動,健全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組織體系。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把擴大黨的組織覆蓋作為首要任務。一是建立縱向到底的組織架構。在龍馬潭區8個街道全面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共同生活區(辦公區)黨小組”組織體系;在具備條件的商圈市場、商務樓宇建立黨組織9個;采取單獨建、聯合建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居民小區黨組織16個。二是建立橫向到邊的共建網絡。將駐區單位、聯系社區的機關部門等納入社區大黨委,配套建立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和黨員代表會議制度。三是建立整體聯動的考核體系。出臺社區、機關、非公企業等七個領域《基層黨建標準體系》,明確城市基層黨組織主動融入社區的職責要求;逐級制定《基層黨建工作考核辦法及考核指標》,實行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捆綁聯動考核。
抓引領、強自治,健全以廣泛性參與為根本的治理體系。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在深化基層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深入開展政治引領、基層治理和全民監督。一是搭建教育平臺。龍馬潭區50個社區全覆蓋建立社區黨校和社區夜校,持續開展理論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教育培訓。二是打通治理通道。街道聚焦主責主業全面設置黨建辦、服務辦和綜治辦,社區均建立“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定期開展走訪接訪;依托黨員“雙報到”,遴選65名黨員民情監督員加入小區管理隊伍。三是強化自治引領。推行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和居委會成員等交叉任職;分別制定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議事決策規則,健全監委會運行規則;建立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重大事項報告協商制度,社區黨組織定期聽取大黨委、居委會、監委會和群團組織工作述職。
抓功能、提質量,健全以群眾獲得感為導向的服務體系。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共享黨的建設成果。一是推行常態化志愿服務。抓實黨員“雙報到”,推行黨員社會責任評價管理;建立“3+N”每月主題黨日活動制度,將志愿服務納入黨組織活動計劃。二是建立高效化辦事機制。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下沉,將“最多跑一次”延伸到社區;創新“三五五”群眾工作法,整合各級干部力量收集問題訴求,及時回應解決群眾訴求900多件。三是探索社會化需求供給。在城市基層黨組織試點開展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工作,為居民提供教育培訓、法律援助等服務事項26項;建立社會化服務事項審批制度,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和需求,不斷調整完善服務清單。
抓基礎、重投入,健全以專業化運行為目標的保障體系。在確保有人干事、有錢辦事、有場所議事的基礎上,提升社區基礎保障水平。一是高標準建設社區陣地。開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目前龍馬潭區50個社區均達到“一廳六中心”標準。二是職業化選育社區干部。落實“四個一批”工程,近年來面向社會招考專職社區工作者65名,培養社工師、助理社工師21名,按照每個社區不少于2名的標準培養年輕后備干部108名,每年對社區“兩委”和監委會成員進行全覆蓋專題培訓;建立“基本報酬+專項補助+考核績效”待遇保障機制,社區干部年平均待遇達到每人5萬元。三是多渠道保障社區經費。明確社區工作經費每年遞增15%,嚴格落實費隨事轉;出臺《關于扶持村(社區)集體經濟發展的意見》,50個社區均成立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區委建立500萬元的獎勵基金,通過資產租賃、服務創收、經營入股等方式,2018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平均達到12萬元。(作者系中共瀘州市龍馬潭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責編/蔣筱青)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6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