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注整體,激起思維的火花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成為閱讀課的關鍵。本文分析繪本的特點入手,以課例展開,探討繪本教學在小學英語高年級閱讀課中的挖掘封面,善用導圖,關注插圖,提出在繪本教學中關注整體,提高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思考,從而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課的自主閱讀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關注整體 閱讀素養 小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2-0182-01
  所謂“教無定法”,小學英語繪本那就更是天馬行空,任憑老師的發揮。但是在平時的繪本課聽課時,筆者發現教師的繪本環節設計過于瑣碎,或者更多的關注新授字詞、語法,怎么才能回到文本中來呢?繪本課也要把每個知識點都挖得這么深嗎?繪本到底應該怎么教呢?沈老師反問,在處理繪本時應該關注什么?教學設計時教師會怕什么?大多數老師的反應就是words和sentences。但是What are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for? 沈峰老師指出words和sentences是從文本中來,是為了服務文本的。而如何整體的把握文本,聽著沈峰老師的評課,筆者有些感悟。
  1.挖掘封面,激發思維
  國家教育部在頒發的《2017版全國普通高中英語學科課程標準》(下文簡稱新課標)一書中明確指出,我們在英語學科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大力發展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新課標》中特別闡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著重體現在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四個方面。思維品質這一項中對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創新意識進行特別的強調。
  在教師們的課堂中,把握封面的整體信息,在理解文本之前先拋出一個和主旨相關的問題(a general question)去激發學生的思考,給學生時間思考討論,基于自身情況形成自己的想法,并表達出來。這樣在理解文本時,學生會更好的站在文本主人翁的角度去感受文本。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的研究表明,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最長。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首因效應”現象。教學中良好的開端,往往給學生帶來親切的感覺,留下難忘的印象。富有藝術性的開端,可以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
  2.善用導圖,理順文本
  沈峰老師特別強調在引導兒童閱讀繪本時,不應急著說教,不斷地提問、說明,而應把看書、思考的空間留給兒童。設計層次性的活動,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階段來品味故事,讓他們的體驗和感受經過時間沉淀,再慢慢地轉化為知識和智能。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感受,提高課堂問題的質量。在設計跟上兔子繪本《silkworm’s life circle》的初讀環節時,沈峰老師建議第一遍讀文本時,提出How does it grows?設計任務在循環圖配上對應的單詞。這樣學生在完成任務一的同時閱讀了一遍文本。接著設計第二個任務,找到文字對應的圖片,學生再次回到文本中尋找答案。
  在完成第二個任務后,老師接著發布第三個任務,讓學生在文章中間找到對應的階段分別在文本中的第幾頁。第三個任務再給學生一次機會略讀全文,尋找必要的信息。學生通過三次靜心、完整的閱讀,對文章有大致的了解,為接下來文本細節的把握奠定基礎。三次階段性任務圖文遞進,也培養學生分段閱讀的好習慣。
  沈峰老師針對“蠶的一生”推薦的是一種循環圖的模式,其實根據不同的閱讀材料需要選擇不同的導圖。常見的Bubble Map 氣泡圖由很多泡泡組成,中間一個主題泡泡描述核心主題,周圍的屬性泡泡描述關于這個主題的屬性。主要是分析故事主要人物的特征。Tree Map樹狀圖就像一棵樹,樹根就是主題,枝杈就是這個主題的分類,而樹葉就是這些分類里面的具體內容的描述。這種類型非常適合學習科技類的文章。Flow Map流程圖描述了一件事情的各個過程。在最大的方框內寫事情的主題,小方框寫完成事情的步驟。此圖從先后順序的角度去分析事物的發展、內在邏輯。特別適合故事類的文章。Circle map 圓圈圖主要用于把一個主題展開來,聯想或描述細節。小圈圈是主題,而外面的大圈圈里放的是和這個主題有關的細節或特征。這主要是針對故事主旨,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考。常見的思維導圖類似于韋恩圖、橋型圖等等也經常運用于繪本教學中。閱讀過程中讓學生使用這些導圖,閱讀時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讀文本的特性,同時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滲透閱讀技巧,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3.細心讀圖,尋找線索
  繪本之所以稱為繪本,就是因為它有豐富多彩的圖畫,使學生獲得視覺享受。是一種獨立的圖書形式,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認為:繪本之于孩子,沒有任何的“用途”,就是用來體驗與感受快樂的。文字與圖畫共同承擔著講故事的重要責任,圖畫不再僅僅起輔助和詮釋文字的作用,圖畫、文字之間是一種平衡的關系,相互襯托,才能營造出整個繪本的完美感覺,所以繪本特別注重文字與圖畫的內在關系。
  4.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善于根據繪本的類型和學生的現有水平,精心設計問題,整體把握,步步追問,用問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讓思維更有價值。學無止境,如何上好一節優秀的繪本課,沈峰老師給了我們太多的思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日]松居直 著,劉滌沼 譯.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18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