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注差異,因材施教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每個學生的發展歷程都是不同的,他們的學習能力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教師要正視這些差異,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因材施教,使教學活動能夠照顧到每個學生的發展需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差異性;因材施教;小學數學
  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僅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受個人情況影響,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這種個體差異性,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避免部分學生掉隊,使每個學生都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將其靈活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來。
  一、關注差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新課改對我們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要求,同時,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心智發展都是不同的,因材施教就更加成為教學的必需。從學生的個人發展情況來看,有效的數學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縝密的思維習慣,使他們思路清晰,更有條理地處理問題。維果茨基曾經說過:“教育者必須對受教育對象的心智狀況與知識領會、接受能力做到全面的認知與把握。”這樣,我們的教學就會更有效,教學效率也會得到更大的提高。學生在運用學習方法以及接受知識能力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如果教師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我們的教學活動勢必會走向失敗。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差異性,盡量使教學活動照顧到每個學生,使全體學生都能受益。
  二、關注差異、因材施教的有效策略
  因材施教是建立在關注差異的基礎上的,我們必須關注學生的個性與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并實施有效的教學反思。
 ?。ㄒ唬╆P注學生的個性與學習情況
  為了使因材施教落到實處,教師首先要對班里學生的的情況進行徹底的調查,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在掌握了學生的基本情況后,教師要對其進行分析和思考,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導致這些問題的產生的原因。
  如學習“圓的周長和面積”時,我就在上課之前利用書面測評的方式摸底考查、研究了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有的學生不明白長方形的寬與圓的直徑之間的關系;有的學生在長方形面積與周長的知識上掌握不牢固;有的學生沒能正確理解周長的概念。因此,我就將這節課的教學導入部分放在了周長知識的復習上,著重教育哪些沒能正確理解周長概念的學生,幫助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去理解知識,引起學生的重視。然后,我利用對比的方式讓學生觀察圓的周長與長方形的周長,這樣,學生就能通過比較、總結得出知識間內在的關聯,他們也明白了數學知識之間是能夠融會貫通的,這對他們應用知識的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提高。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順利完成練習,可見學生都達到了智力自我發展區,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ǘW生進行分層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為了充分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我們可以采取分層教學的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切不可單純地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將他們分到不到的小組或班級,這樣,學生很容易被貼上“差生”的標簽,使他們的心理負擔加重,產生厭學情緒。我們可以對學生進行隱形分層,不對學生做明面上的分組或分班,只是在私下里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記錄他們的大概分檔情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實施分層教學。
  如學習“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時,我就為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并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完成至少一項。
 ?、儆嬎阆旅姹壤袃蓚€外向的積和兩個內向的積,比較一下,你能發現什么?2.4:1.6=60:40
 ?、谡埮e例驗證你的發現。
 ?、壅f一說你得到了什么結論。
 ?、苷堄米帜副硎具@個性質。
  在解題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完成其中的一項。這樣做不僅能夠使差生完成學習任務,培養自信心,得到自我完善與提高,還能幫助中等生和優等生得到拓展與提高。
  在分層教學中,教師充分照顧到了學生的尊嚴,也有效地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 隱性分層在學習目標、作業設計等方面也要進行分層,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目標與作業目標,在維護學生自信心的基礎上,使他們對自身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ㄈ嵤┯行У慕虒W反思
  教師對因材施教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也不斷地更新因材施教的教學措施。但是,很多教師沒能對因材施教的變化性產生充分的認識,使得他們的因材施教沒能取得應有的效果。在我看來,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待因材施教的變化性。一方面,因材施教是與其他的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所處的層次不同,它是位于最高層的。一般的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尚且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因為它們是經過長期教學實踐歸納、總結得來的,有一定的模式可以用來學習。但是因材施教是沒有固定的模式與規律可循的,有人說它是教學形式,但我認為它就是一種教育思想,針對學生的特點與教師素質而設,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是獨立于一般的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之外的。
  另一方面,學生是一個不停變化的元素,同時,因材施教也是不斷變化的,它實施在具體的學生身上后才能促使他們產生更深的領悟,更好地掌握知識?!笆┙獭笔墙⒃凇耙虿摹钡幕A上的,需要根據不同的對象來選擇“施教”的度。
  總之,學生在學習態度、知識基礎、智力水平方面是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的,我們要重視這些差異,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組織與教學實施方式,使學生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不斷進步,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效率與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米瑪卓瑪,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年第9期
  [2]貝共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優化策略淺析,《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3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8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