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書中強調:教育必須尊重個人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并指出“教師將來的任務是培養一個人的個性并為他進入現實世界開辟道路”。注重個性已成為當代世界各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各國紛紛研究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
  而在我國,相當長的時期里,我們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齊步走”的做法,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有針對性的教育更是癡人說夢。這是與現代科學的教育理念尤其因材施教教學思想相違背的。
  因材施教體現了孔子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學仍然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受教育者由于社會的、歷史的、家庭的、生理的種種原因,情況各不相同。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既要有基本的統一要求,也要因人而異,因勢利導,使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特征,尋找適合自己的個性化學習方法,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成績,保證學生素質得到提高。
  為師者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須心中有學生,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達到以生為本的教育境界。因此,教師要深入調查研究,全面了解學生情況,既要了解學生的一般特點(知識基礎、學習態度等),又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興趣、愛好、特長等),還要分析研究造成差異的家庭、社會、歷史的各種原因,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進行個別輔導,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和提高。
  現代社會對創造性人才的呼喚要求我們要認真研究學生的個性、研究個性化教學原則、方法,特別是創新人才成長的規律及其教學方法。新課程背景下十分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式有效學習,作為教師我們一方面要自己不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不應為應試而埋頭教書,另一方面在研究如何教學生的同時,不妨多研究學生的學習策略和具體的學習方法指導。
  因材施教的核心在于揚長避短。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個性特點,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倡導樂學,從而使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鬃邮菢穼W的倡導者,把樂學作為治學的最高境界。他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麑ⅰ爸薄昂弥薄皹分边@三種學習態度相比較,層層深入,說明樂學的效果最佳。
  因材施教也與人本主義的理念十分契合。人本主義強調人的尊嚴和價值,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價值。在人本主義者看來,教育的本質是以人的自我完善為根本目的的,學習的關鍵在于開啟學生的心靈,使他們能夠充分認識自我、發展自我進而超越自我,實現自我的最高價值。在學習上,人本主義強調個性與創造性的發展,主張以學生為中心,放手讓學生自我選擇、自我發現,主張教育是為了培養心理健康、具有創造個性的人,并使每個學生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狀態。我們的教師也應根據學生的心理,加強正面表揚激勵,這是讓學生樂學的重要手段。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被他人肯定的心理需求。恰如其分地運用激勵機制,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分數,都可以給學生很大的鼓舞,從而使他們學習起來更投入。我們應像孔子那樣,發揚民主,熱愛學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多肯定,多表揚,創設輕松、愉悅、和諧的教學情境和氛圍,從而使教育活動生動活潑,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教師要善于保護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處理好主導與主體之間的關系。在課堂提問時,若學生一時答不上來,教師不要急躁,而要抓住時機給予啟發、引導,并給學生再次表現的機會。對那些答錯的同學,也應在充分肯定其進步的同時,善意地幫助他們重新把問題答好,使學生因自己終于答出問題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果一些學生提出教師始料不及的問題,這時教師不應壓制學生、堵塞學生的思路。只要學生提出的問題或思路是正確的、積極的,哪怕答案是錯誤的,教師也應予以恰當的支持和鼓勵,這將對學生的自信產生莫大的作用。教師切不可指責諷刺,以免遏止、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我們要愛護每一個學生,不斷更新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理論,根據學生各個教育階段的年齡、心理特征進行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一個學生都成才,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責任編輯 晁芳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8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