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情感,發展個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呈現教材之美,豐富學生的內心
小學語文教材中都是專家精選的優美文章,其中的優美語言、人物或動物(擬人化)形象、高尚情感、節奏韻律、巧妙情節、深邃意境等都是豐富學生精神世界、陶冶學生情操的最好的教材。
(1)感受語言文字美。中國的文字已經有大約三千多年的歷史,用文字作為載體的文化成果可以說是浩如煙海,而且眾所周知,中國的文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象形、表意相結合的文字,因此,可以毫不謙虛地說:中國的文字是最好的美育素材。象形字、形聲字俯拾即是。通過學習生字,學生也可以受到審美的教育,如漢字的結構之美、韻律之美。中國作為一個舉世聞名的文明古國,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從古到今產生了大量的優秀作品,詩歌、散文、小說等都有許多優秀的代表作。這些作品的文字之簡潔、語言之優美是十分突出的。比如,詩歌簡練和富有韻律感,散文優美而富有內涵,小說的語言生動、形象……這些都給人以極大的美感。我們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大量代表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代表作,在講授這些作品的同時,我們能充分利用語言文字的美,把中國語言文字的美教給學生,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明的悠久歷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進而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2)體會人物形象美。在我們現行的新課程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中,給學生塑造的人物或擬人化的角色都是有鮮明的形象,比如:給予別人快樂而快樂的保羅、英勇不屈的狼牙山五壯士、向命運挑戰的霍金、聰明善于教育的列寧、亭亭玉立的白楊樹、關愛青少年的高爾基……這些一個個生動具體的人物(或擬人化)形象,無論哪一個學段的教材都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學過程中,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感性材料,引導學生去感受、去體驗,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豐富各自的內心及精神世界。
(3)體驗大自然美。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是描述大自然的秀麗景色的,例如:《黃山奇石》,緊扣住黃山奇石的特點,運用聯想、比較和比喻等方法,以明快優美的語言,描繪了黃山那秀麗多姿、神奇多變的景觀,抒發了作者對祖國美麗山河無比熱愛的美好感情;《美麗的小興安嶺》描寫了祖國東北的小興安嶺在一年四季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都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教材提供的美育因素,對學生進行自然美的教育,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加強閱讀感悟,增強學生的情感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培養學生情感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作為一定要注重加強對學生的有效指導,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誘發學生的表現欲,注重情感、美的體驗,促使其表現自我,享受成功,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
(1)注重情感體驗。注重情感體驗,是《語文標準》關于閱讀的最基本的閱讀要求。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閱讀文章都包含了濃厚的感情色彩。為此,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去體驗這種感情,讓文章所描繪的自然美、情節美、人物形象美等給學生以情感的熏陶、感染,培養學生的情感。
?。?)突出個性閱讀。每個學生的感受本身即有差異,每篇文章帶給學生的一定也是不一樣的。為此,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都應該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尤其注重學生的個性體驗,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對文本內容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作出自己的評價,說出自己的體驗。
(3)語文更重體驗。常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們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啊,我們的學生也是多么需要能夠學會善于發現,去積極感受,去充分體驗,才能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情感,真正健康發展自己的個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