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注學生情感,注重朗讀感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教學中的朗讀環節,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朗讀感悟,可通過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發揮教師的范讀作用及展開多元化評價等方式,讓瑯瑯的讀書聲重新成為校園里最美的晨曲,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到語文的無窮魅力。
  [關鍵詞]朗讀教學;情感;感悟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3-0051-02
  朗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是品味中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的獨特內涵的有效途徑。因此,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是上好一節語文課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那么,如何才能讓悅耳動聽的瑯瑯書聲成為校園里最美的晨曲呢?
  一、激發朗讀興趣,使學生“樂讀”
  “成功來源于愛好,愛好來源于興趣,興趣來源于美的享受。”朗讀既然能激起美感,帶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悅,那它必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ㄒ唬﹦撛O情境,引導學生想象讀
  于漪老師曾在著作中談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課文中無聲的文字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變成有聲的語言。語言或鏗鏗鏘鏘,如金屬撞擊聲;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水。伴隨著悅耳的音響,課文中的思想、情感就會叩擊學生的心靈,學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學得愉快,學得有效?!闭Z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名家名篇,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提供了豐富雋永的朗讀素材。在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課堂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真實體驗。
  如《海鷗與老人》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非常樸實而又感人的故事:在十多年前,一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飛到昆明過冬的紅嘴鷗。從此,老人每年的冬天,都要步行十余里路到翠湖,給海鷗喂食,照顧它們,老人與海鷗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整篇課文由兩個畫面組成:老人愛海鷗;海鷗愛老人。在品讀“老人愛海鷗”的環節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刻領悟到老人把海鷗當成自己子女的情感,我精選了老人“喂餅干丁”的段落,稍做了修改,變成了一首美麗的小詩,引領學生朗讀:“伴著優美輕快的音樂/同學們跟隨著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著老人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睂W生們欣賞著默契和諧的畫面,聆聽著美妙的朗讀,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這既培養了他們對語言的獨特感受能力,又鍛煉了他們的朗讀能力。
  (二)鼓勵學生分角色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朗讀產生興趣,享受到朗讀帶給他們的樂趣,他們就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分角色朗讀具有聲情并茂的特點,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朗讀方式,讓他們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與其共喜憂,能更好地加深學生對文中人物性格與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如教學《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課,我請了兩個學生分別扮演青頭和紅頭,朗讀它們之間的對話。抓住紅頭被不小心吃到牛肚子里時的緊張害怕的心理以及青頭幫助、鼓勵紅頭時冷靜機智的品質,隨著兩個學生對話的時高時低、時緊時松、時快時慢,其他學生也進入了情境中,仿佛也經歷了一場驚險的牛肚子旅行,同時也從他倆的對話中感受到了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
  (三)全體動員,比賽讀
  針對學生喜歡競爭的心理特點,我在班級中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比賽,甚至開展了師生賽讀。如《落花生》一文中,爸爸的話語是課文的重點,我先分別請兩個學生起來讀;接著,我再讀爸爸的話;讀完后,請學生說說誰讀得更好,為什么。學生們毫不猶豫地回答:“老師讀得更好!”我再問:“你們覺得怎樣讀才能讀得更好呢?”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出了自己的意見:有的說應該像老師那樣把語調降低些,更深沉些;有的說可以把語速放得慢點,會顯得更意味深長;有的說最好在重點的詞語上稍加停頓……這樣,通過比較朗讀,學生很快悟出了課文的精髓。教學時也可以進行生生賽讀。我會把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單獨用一張PPT呈現出來,再請幾個學生比賽讀,其余學生邊聽邊揣摩:“如果是我讀,我會把哪個詞讀重音,或者語調、語速會有怎樣的變化?同學的哪個部分讀得比我好,我要像同學這樣讀,才能把握好語調?!边@種方法能快速調動學生進入最佳的讀書狀態,展示出學生朗讀的最高水平。課文讀熟了,教學目標不知不覺就達成了。
  二、 發揮教師的范讀作用,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古人云:“以吾身入乎其中,方能識其真味?!泵恳黄n文,教師都應該對文本先進行深入地了解,把握好文本的內涵,把文本內化成自己的語言。而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把教材上的語言文字化作有聲有色的畫面,能夠使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理解課文,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獲得美的熏陶。
  (一)范讀引領,點撥先行
  我經常組織學生聽范讀,使他們在腦海里形成一個基本的朗讀模式,從而增強他們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如教學《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時,當多媒體播放到八名軍人莊嚴地抬著犧牲的維和戰士靈柩歸來的畫面時,我用低沉、緩慢的語調朗讀:“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迸渲统?、哀傷的音樂,讀著讀著,一種痛失爸爸后極其悲痛的心情涌上學生的心頭。
 ?。ǘ┭驖u進,逐步提高
  教師形神兼備的范讀能夠把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直接傳遞給學生。學生通過捕捉教師的表情變化、肢體語言迅速進入語境中,感受著語言的魅力,進而產生一個念頭:為什么教師能讀得這樣好?此時,教師可不失時機地告訴學生,把自己融入文本角色中,邊讀邊想象。當學生能在腦海中放出“小電影”時,他們自然就能品出文本的感情來。
  教師本身就是一種課程資源,教師的范讀更是一種鮮活亮麗、深受學生喜愛的課程資源。實踐證明,學生在抑揚頓挫的朗讀技巧中領會了文章的思想內涵,體會到課文的情感美,從而實現了“陶養性靈,使之日漸于高尚”的教學目標。
  三、 多元化評價,激勵學生“美讀”
  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眮碜越處熀屯閭兊墓膭詈唾澝?,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或者一個輕輕的愛撫,都足以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一)教師評價,重在激勵賞識
  教師激勵性的語言能使學生感到被認可的快樂,從而更加自信。學生在朗讀時,教師應考慮學生閱讀能力的差異性,既要注意對全班統一要求,又應提出彈性的要求,要以鼓勵為主,多發現閃光點,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由于個性差異,生活環境的差別,學生感悟的程度不同,對朗讀的處理角度可能就不同,只要讀得基本正確流利,還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屬于自己的感情,教師就應給予他們鼓勵,讓他們產生當小老師的成就感。
  (二)自我評價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自我評價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更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如學習《月光曲》時,我請了一個平時朗讀能力還不錯的學生讀第九自然段的想象部分,讀完后,我請她自我評價一下,她說:“我認為我讀得還行,能注意到語速從慢到快,語調從平靜到高昂的變化,就是感情處理得還不夠?!蔽艺f:“那么,你能再為我們讀一遍,注意感情的變化嗎?”她又讀了一遍,這一回她不但更加流利順暢,同時情感也隨著文本中三個畫面的平靜舒緩到高昂激越的變化而發生了變化。
  總之,朗讀作為語文教學永恒的主題,有著非凡的魅力,猶如靈秀之泉滋潤著學生的心田?!耙宰x為本”,讓我們的語文課堂重新響起那曾經熟悉的瑯瑯讀書聲,讓我們的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到語文的無窮魅力!
 ?。ㄘ熅?劉宇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523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