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差異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學生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其結果導致教學成果差異明顯,成為教育教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因此,固有的大班教學模式,統一的教學方式,一樣的學習目標,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教學要求。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差異,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
  關鍵詞:差異必然性;差異教學;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9-058-1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同一個教師,對兩個孩子進行相同的教育,兩者之間呈現的結果,也可能存在差異性。因此,教師應合理看待學生之間的差異,認識差異存在的必然性。理解并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發掘學生的優點,創造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得。
  一、制定差異目標,分層進行輔導
  課程開展之前,教師應分析學情,制定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班級學生劃分層次,根據基礎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從而生成不同層次學習目標。每個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后進生要能鞏固基礎,中等生要等能力提升,優等生要能挑戰自我,發散思維。
  除了在班級里一起學習相同的知識,學校還可以設置選擇性課程或者地方課程。目前校內自習課,就是讓學生保持安靜,自己做作業。可以考慮以小班為基礎,建設選擇性課程,學生根據最近學習的狀態,選擇薄弱科目,集中進行自習。一個教室內,只有一個教師,除了管理紀律,最多輔導自己學科?,F在每個自習班級設置對應科目,設置不同學科輔導教師,可以有效對同學進行大面積提優補差。這樣不僅可以起到很好的提優補差效果,對于偏科的“種子選手”,更是給了極好的平衡科目的機會。班級內部,可以實踐多種組織形式的學習策略。我校化學備課組設置導學案時,就分配了三大模塊,分別為不同層次學生每天回去完成的分層作業,值得學習借鑒。學習小組和合作學習,簡便易操作,也是不錯的方式。
  二、開放教學內容,分享教學差異
  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可選擇的教學內容。課堂中,一個問題,面向全班學生,過于簡單,優等生很快搶答,或者不屑一顧思緒飄遠;而后進生還沒思考,題目就已經結束,也不能很好的融入課堂學習。設置問題時,教師可以同時出示2到3個題目。例如教學《藤野先生》時,課件展示的問題是:請問作者看在東京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并說說作者的感受。兩個問題同時出示,第一個問題請基礎較差的學生,主要培養他的概括能力。第二個問題則留給其他學生,培養他們對文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這樣同一時間,每個學生都能有自己的事情做,也能解決一定的問題,獲得成就感。
  課堂教學的最后,設置1到2個挑戰性學習目標。例如在教學《記承天寺夜游》時,最后一個問題是:請賞析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個問題的難度較大,涉及范圍也比較多,因此可作為本課的挑戰性學習目標,先讓學生在課上進行思索,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最后再討論交流。好學生得到了提升,較差的學生也參與到了討論過程中來,人人有事做。
  三、設立彈性作業,引導差異發展
  課堂教學內容有差異,作業也應該是有層次的。彈性作業的設置,也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了。名著《朝花夕拾》的學習中,布置學生回家閱讀《父親的病》這篇文章,第一層學生的作業為摘抄好詞好句,找出“我”的心理變化。第二層學生作業為:分析父親的人物形象。第三層學生的作業,則難度最大:結合《二十四孝圖》和《父親的病》,談一談你對孝道的看法。不同難度的題目,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時,又可以互相合作,豐富課堂內容。
  除此以外,還可以設置選做題目,這就需要家校合作。根據班上學生的學習情況,我設置了不同的學習分組,并給這些小組建立了單獨的家長討論組。暑假或者周末的時候,我會在群里推薦一些額外的閱讀作業,或者是課外習題。家長根據孩子學習富余時間,適當布置。
  四、建立評價機制,調節教學效果
  實施差異教學,即教師默認教學基礎的差異,預估教學成果的差異。因而,必然要對學生進行差異評價?!耙桓妥哟蛩馈辈豢扇。且槍W生個人基礎,做出合理適當的評價。我們一直強調教師要學會點評學生的回答,其道理也是一樣的,要真正發揮評價的激勵性。
  反饋也是相對的。聽完于潔老師的講座,更是感慨一本成長記錄本的重要性。學生是變化的,教師應記錄學生的學習成果,觀察學習成長軌跡,調節教學要求。一方面要調節分層對象,學生水平會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調節分層目標,整體進步時,可以提升教學難度。變化的學生,變化的學情,變化的教學,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教育的目標,從來都不是打造千篇一律的學生,而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差異的存在,著眼于學生的差異進行教學,研究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盡最大努力去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發展能力,走向教育真正的成功。
  [參考文獻]
  [1]華國棟.差異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何恒昌.小議初中學生個體差異產生原因的探索[J].速讀《中旬》,2017(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3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