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即生長,碰撞即火花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學習是一條永無止境的道路,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作文學習所追求的不應該是快,而更應該是遠。因此,構建學習共同體,利用教師團隊的協同意識,引領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在共同體成員暢所欲言的過程中,交流碰撞、擴展視野,才能激發學生的習作動力,擴展學生的習作視野,厘清學生的習作思路。本文提出要各抒己見,利用共同體廣集智慧;廣開言路,利用共同體豐盈素材;引領示范,利用共同體滲透策略。
【關鍵詞】 各抒己見;廣開言路;引領示范
記得有位哲人說過:一個人走路,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路,可以走得很遠。學習是一條永無止境的道路,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作文學習所追求的不應該是快,而更應該是遠。因此,構建學習共同體,利用教師團隊的協同意識,引領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在共同體成員中的暢所欲言過程中,交流碰撞、擴展視野,才能激發學生的習作動力,擴展學生的習作視野,厘清學生的習作思路。
一、各抒己見,利用共同體廣集智慧
很多學生在寫作時暴露出來的最大問題就是不能緊扣中心,寫著寫著就不經意地偏離了既定的方向,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對習作主題要求的研讀不準有緊密關聯。在動筆之前,對作文要求做到了然于胸是極有必要的。為此,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習共同體成員圍繞著習作要求進行辨析與研討,在各抒己見的過程中運用集體智慧進行表達與思考。
以蘇教版五下第六單元中“自己最喜歡或者崇拜的一個人”為例,這篇作文要求學生能夠緊扣人物的外貌、動作和語言來展現自己喜歡或者崇拜的人物的特點。很多學生在初讀作文要求之后,立刻就明確了自己喜歡或者崇拜的人,有的喜歡美國隊長,有的崇拜蝙蝠俠,有的喜歡綠巨人……教師則將這一習作要求和對象的選擇交給班級習作共同體的成員來交流,有部分學生就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雖然這些人物確實有他們的特長和了不起的地方,但這些人并不是我們真實生活中的,他們沒有和我們相處過,也沒有與我們的生活發生過任何關聯,更沒有機會和我們對話,那這篇習作中要求緊扣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描寫,又怎么能夠做到呢?就此,成員們在研討的過程中開始結合自己的經歷來選擇喜歡或者崇拜的對象:我覺得應該寫自己生活中崇拜或者喜歡的人物,我覺得這個人一定要與自己相處過,最起碼也是自己曾經看到過或者經歷的。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并沒有通過自己的灌輸和講解,硬性要求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也沒有讓學生閉門造車,而是充分運用共同體的集體智慧,將教學的關注點聚焦在審題上,明確了寫作的基本方向和對象選擇,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廣開言路,利用共同體豐盈素材
好的素材是作文成功的基礎,典型的資源不僅有助于凸顯中心,而且也能激活學生的表達思維,讓學生有話可寫,有資源可依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緊扣習作的題眼,把握習作創作的主題,凸顯文章表達的選材價值和深度,有效地明晰作文表達的素材。每個學生的生活經歷是不一樣的,他們所遇到的素材也不是完全相同的。為此,教師就可以激活學生的表現,豐盈他們的生活素材,真正為學生核心能力的生長奠基。
比如教學蘇教版六下習作5時,教師就緊扣習作的題眼“成長的煩惱”鏈接生活,組織共同體成員進行選擇,正可謂“一人不知一人的苦”,孩子們成長背后所涌現出來的煩惱各種各樣,有的源自家庭生活,有的源自學習上,有的源自交友的過程中……前后共有十幾項之多。很顯然,這十幾項煩惱并不是要將所有的內容都在作文中一網打盡,其最大的價值在于激活學生自身的經驗積累,與自己生活中的體驗形成共鳴,開闊學生的認知性思維,更好地豐盈素材選擇。
在這樣的基礎上,有的學生會選擇其他學生交流過的煩惱,這種基于情感共鳴的選擇,學生擁有共同的體驗,寫起來輕車熟路,有感而發;有的學生會從別人的交流過程中聯想到自己其他的煩惱,在拓展了學生認知性選擇視域的基礎上,更好地豐富了學生內在語文實踐的不斷發展。
三、引領示范,利用共同體滲透策略
學習共同體的構成不僅僅是班級中的學生,作為學生寫作過程中的參與者和點撥者,教師也應該成為高年級學生作文共同體中的重要成員,班級中的教師可以組建更多的語文教師加入協同合作的隊伍中,在集思廣益的過程融入學生的思維,為作文共同體增添自己的智慧,形成師生之間相互合作,達成彼此共贏的教學效果。
如有的時候學生選擇了素材,但一到自己的筆下就好像貌合神離,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未能洞察素材與主題之間的關聯,沒能夠緊扣素材的資源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度描寫。在學生作文遭遇障礙時,教師要以示范為主,以講述為輔,不同的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為學生創作下水作。如教學蘇教版五下第五單元習作“身邊的小能人”,參與共同體的老師就分別從文藝、特長、生活等不同的維度為學生撰寫了示范文章,分別在開頭、結尾以及選擇等方面進行了角度的劃分,讓學生在閱讀時能夠有不同維度的收獲;隨后,教師再組織共同體中的學生成員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形成這篇作文寫作的基本動向。
有了教師示范性經驗的介入,又有了學生之間的相互研討,這就形成了更加廣泛的認知體驗空間,真正為學生核心能力的不斷生長服務。
交流即有生長,碰撞即有火花。高年級寫作共同體的價值就在于讓每一個成員都有自己表達的智慧,在群策群力的過程中擴展思路、深化感知,更好地提升了內在的認知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