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生活即教育”理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經過不斷的實踐之后,一些教育理論才能得到檢驗和發展。我國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教育的實踐者和改革者。他一生為教育事業做出非常大的貢獻,并且提出了平民教育、師范教育和鄉村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理念,更為重要的是在他的努力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育理論體系。在陶行知眾多的教育理念當中,生活教育理念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本文的出發點即是對該理念的重要實踐。從“生活即教育”理論的基本內容出發,同時結合現階段的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對該理論進行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幼兒教育;科學教育活動;“生活即教育”;實踐措施
前言:依據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在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有著重要的地位,同時應該重視生活的作用,盡量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這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科學素養,同時能夠促進其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生活能力的提高。然而,在當前的幼兒園科學教育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即一些教師對“生活即教育”理論的研究與實施
1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的“生活即教育”理論的應用現狀
“生活即教育”的觀點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專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育觀點,對其解釋就是教育和生活的變化有密切的關系,生活時刻發生變化,同時生活中時刻體現教育。現代教育在不斷的發展,該教育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認可。在進行幼兒教育的過程中,通過科學教育活動的方式能夠實現對幼兒科學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都知道,生活中到處都有科學知識,因為將“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和教學中的科學實踐相結合已經被許多的教育工作者認可。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理論不一定能夠很好的指導實踐,因為從現階段的教學過程和結果來看,“生活即教育”理念在教育中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舉例而言,一些教師不能很好的掌握生活中的科學知識,進而不能結合理論知識設計可操作性和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對生活中科學知識的探索和發現。因為幼兒的自主性較差,多數的幼兒都是依據教師的要求進行觀察,幼兒的主體地位不能很好的發揮出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感情的支持,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學的知識和內容方面,沒有考慮到幼兒的情感體驗,從而對該理論的應用造成影響。因為,在進行實際的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該重視對教學理念的調整,重視發掘教育活動和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進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生活即教育”理論的實踐措施
2.1完善科學教育活動目標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教育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幼兒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式實現了增加。對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進行培養,同時促進幼兒科學精神的建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內涵和要求。為此,幼兒園的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和生活相結合,在探索科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2.2構建科學教育活動內容
“生活即教育”的理論中提出了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生活為中心,而不是以教材為中心。為此,教師應該重視對生活中科學知識的提煉,同時引導幼兒學習生活中的科學知識,提高幼兒的理解力。舉例而言,在《沉浮》一課的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從現象開始引導幼兒學習,之后學生提供一些常見的物品,幫助兒童親手操作,之后觀察物體的沉浮情況,引導學生對生活現象進行解釋,從而理解浮力的知識。
2.3創設科學教育活動情境
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應該結合“生活即教育”理論,為幼兒創建一些生活化的情景,真正幫助幼兒從科學知識中解放出來,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實現了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舉例而言,在進行《我的鳥類朋友》的設計中,教師應該借助多媒體的作用,將不同的鳥類介紹給幼兒,從而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之后將他們帶到大自然中去,使其在自然中真正感受到鳥類,從而激發幼兒的保護鳥類和環境的意識。
2.4優化科學教育活動過程
科學教育活動的過程其是幼兒探索和認識世界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重視科學教育的過程,同時在“生活即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提高幼兒的參與度。在《泡泡都是圓的嗎?》的實驗設計中,教師應該充分發幼兒的主體地位,鼓勵幼兒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對泡泡的形狀進行描述。教師重視幼兒教學參與的過程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和創造性,同時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
2.5促進科學教育活動溝通
科學教育活動是幼兒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夠幫助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和別人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斷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相關的數據顯示,經過學習之后,通過交流的方式能夠實現鞏固知識點的目的。為此,在進行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交流、討論和互動的機會,同時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作用,能夠自己闡述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在幼兒之間的交流中實現對科學知識的學習。
3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幼兒教育在不斷的發展,在眾多的教育理念中,“生活即教育”理念其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該理念能很好的促進幼兒的全面協調發展?,F階段,有一些教師對“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缺乏正確的認識,進而在實際課程設計的過程中部門科學的應用,這對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一定的影響。為此,教師應該重視對教學理念的創新,在設計課程的過程中重視將生活化的情景引入其中,讓幼兒能夠積極的參與到科學認識中,提高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對生活的情感。
參考文獻:
[1]朱雯.運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指導幼兒進行科學觀察活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9):228.
[2]王瑞娟.科學教育奏響生活化樂章——淺談如何開展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J].才智,2018(20):172.
[3]王曉尉,王文云.讓生活融入課堂,讓教學與生活同在——“生活即教育”理論在幼兒科學探究活動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2):242.
?。兾魇⊙影彩袑毸^第十幼兒園 7126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