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網絡侵權行為的法律規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侵權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愈發普遍。網絡侵權行為嚴重侵害了人們的人格權、知識產權以及財產權,需要得到非常嚴格的規制。本文結合網絡侵權行為的特點和類型,根據我國實際國情,提出了規制網絡侵權行為的幾項合理化建議,以期有效打擊網絡侵權行為,凈化網絡環境。
  關鍵詞:網絡侵權;法律規制;權利
  所謂“網絡侵權行為”,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即行為人在網絡空間中實施的侵害他人民事權利的行為。網絡侵權行為呈現出復雜性和多樣化的特征,且基于網絡傳播成本低、傳播速度快的特點,網絡侵權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十分普遍,需要予以嚴格規制。
  一、網絡侵權行為特點
 ?。ㄒ唬┣謾嘀黧w的特定性
  實施網絡侵權行為的主體包括兩類,其一為網絡用戶,其二為網絡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網絡用戶俗稱“網民”,網絡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基數龐大的網絡用戶,通過網絡,網絡用戶可以瀏覽、上傳、下載各種信息,并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對某一事物的觀念。司法實踐中,網絡用戶屬于最常見、數量最龐大的網絡侵權主體。網絡服務提供者則包括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Internet Access Provider)以及網絡內容服務提供者(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ǘp害后果的嚴重性
  在傳播速度方面,網絡信息通過光纜、衛星進行傳播,傳播速度可以達到分秒之間,因此,通過網絡可以輕松實現即時傳播。另外,在傳播范圍方面,網絡具有全球性、跨地區性的特征,相隔兩地的兩名用戶,即使二人之間的地理位置非常遙遠,他們也可以利用網絡隨時分享各種信息。網絡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特點使得網絡侵權行為往往會造成十分巨大的影響,在極短的時間內帶來非常嚴重的損害后果。
  二、網絡侵權行為類型
 ?。ㄒ唬┣址溉烁駲?
  網絡社交平臺不計其數,比較主流的平臺包括QQ、微信、微博、BBS論壇等,通過這些平臺,人們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想法。不過,在這一過程中,一些人可能會侵犯他人的人格權,如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如未經他人同意的情況下公布其個人隱私,在網絡上散播他人負面信息等。
  (二)侵犯知識產權
  網絡的普及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便利,一方面,提高了網絡作品權利人的影響力,為很多默默無名的作者創造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另一方面,也為廣大網絡用戶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價格低廉的獲取作品的途徑,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然而,網絡的出現和發展也催生了大量的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由于數字技術突破了傳統載體的限制,網絡作品不需要依附在有形載體上,在網絡空間中可以很方便地進行儲存、復制、傳播,因此,網絡作品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往往僅需要花費極少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導致這些侵權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比比皆是,屢禁不止,嚴重侵害了網絡作品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ㄈ┣址肛敭a權
  司法實踐中,一些不法分子通過詐騙手段或者“黑客”技術在網絡空間中盜取他人財物,侵犯他人財產權,如向受害人發送釣魚網站,誘導受害人向其轉賬等。另外,隨著網絡的爆炸式發展,網絡空間中逐漸出現了一些具有交易價值的虛擬財產,這些虛擬財產也有可能成為被他人侵害的目標。由此可見,網絡中同樣存在著大量的侵犯財產權行為。
  三、規制網絡侵權行為的路徑構想
 ?。ㄒ唬┲贫▽iT的《網絡侵權責任法》
  當前,規范網絡侵權行為的法律規定散亂地分布于不同的法律性文件中,如《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合同法》《著作權法》等,不過,相關法律條文大多比較原則、抽象,僅有《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對網絡侵權行為進行了較為明確的規定,但依然存在很多立法空白,其法律滯后性較為明顯。對此,筆者建議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網絡侵權責任法》,對網絡侵權行為的法律內容進行系統地規范,包括侵權主體、歸責原則、構成要件、責任承擔等,從而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為司法實踐提供明確的法律指引。
 ?。ǘ┙⒔∪娮幼C據公證保全制度
  電子證據公證保全是指公證機構依據當事人的申請,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提取相關電子數據并予以固定的過程。開展電子證據公證保全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將可以證明某些案件事實的電子數據以公證文書的形式固定下來。建立健全電子證據公證保全制度可以提高網絡侵權糾紛案件審理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網絡侵權行為。
  具體而言,首先,制定統一的電子證據公證保全操作程序規范,針對保全前、保全中、保全后這三個階段的不同特點和要求進行分別規范;其次,采取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措施防范虛假公證,如配備專用的保全設施,提高公證員隊伍的綜合素質,必要時尋求互聯網技術人員的支持等;最后,確立科學、明確的瑕疵公證書效力認定標準,在認定瑕疵電子證據公證書效力的過程中,不宜采取機械地方式進行統一認定,而是應當結合公證書瑕疵的類型予以分別認定。
  四、結語
  網絡侵權行為的特點包括侵權主體的特定性以及損害后果的嚴重性,網絡侵權行為的類型同樣具有多樣性的特征,包括侵犯人格權、知識產權、財產權等。規制網絡侵權行為的過程中,在立法層面上,可以制定專門的《網絡侵權責任法》,并建立健全電子證據公證保全制度,從而提高不法分子的網絡侵權成本,凈化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邢秀芬.基于立法視角下的網絡侵權行為解析[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06):72-76.
  [2]王利玲.網絡侵權行為及其法律責任追究[J].人民論壇,2015(36): 121-123.
  [3]李響.網絡侵權行為法立法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13,33(11): 154-159.
  [4]梅夏英,劉明.網絡侵權歸責的現實制約及價值考量——以《侵權責任法》第36條為切入點[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 31(02):82-92.
  [5]毋亦蒙.論網絡侵權行為的法律規制[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3 (01):29-31.
  作者簡介:
  張東升,男,漢族,河北滄州人,天津君耀律師事務所律師,研究方向:民商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75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