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模式,是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綜述,為中職護理教育尋找新的適應信息化時代的高效率的教學模式。
[關 鍵 詞]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職教育;護理教學;綜述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012-02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現在的在校學生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接觸新鮮事物的能力和搜集知識的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發展,將現代教育技術注入新的信息能源,不僅調動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通過闡述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界定,分析其在中職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為中職護理教育提供新的適應當今信息化時代的高效率的教學模式。
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界定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線上就是利用網絡,線下就是課堂,混合式教學說明它們不僅是平行關系而且是真的有交集,但要區分于單純的視頻教學和傳統的線下解答形式的QQ群或微信群的功能,所以要使這混合式教學模式真正地發揮作用就必須將兩種教學進行融合。
該教學模式的框架包括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兩部分,具體到教學設計中又可以細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無論怎樣來分,該教學模式的重點在于分解課堂教學任務,將部分內容轉移至課外線上進行,構建符合中職學生學情的教學流程,高質量地完成所有教學內容。通過這樣雙線的交互載體來實現雙線為一體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在校學生自助式的微課視頻進行線上學習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教師的教學技能與網絡信息技術結合才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其主動發現問題并能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在線下的教學中進行互動。
隨著信息技術的提高、網絡環境的改善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據統計,10~39歲年齡段尤其是中學生群體中利用移動終端進行學習正在成為一種新的學習形式。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要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支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推動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由于這種教學模式比較適應我國國情,而且比起面對面的傳授和純粹的網絡教育都要優越,學習效率提高很多,所以目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成為“互聯網+”時代最為合適的教學模式。
二、國內中職護理教育應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現狀
中職教育作為我國護理職業教育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培養用人單位滿意的高素質護理人才為主要目標,需要學校教師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指導。通過合適的教學設計、課程組織框架以及評價方式,運用混合式學習的視角將線上的視頻很好地融入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從而最大限度地替代了傳統課程中面授部分的內容。通過教學平臺,將過程性評價與線上的練習融合起來,保證了學生的課后參與。
由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容易推廣,因此現在對它的研究也進入了一個高潮。周玲玲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應用于基礎護理實驗教學中,結果顯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模式。另外,王學峰認為: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中的部分邊緣化課程可以嘗試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來建設,從而實現課程教學的現代化與高效化,這樣既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又可以滿足學生在校學習和繼續學習的需求,同時也拓寬了知識面,凸顯了能力本位的特色教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適用于絕大多數的護理課程,課程設置比較靈活,教學方法也較多元化,但是教師必須投入大量的精力,并加大對課程的把控力度。
線上學習的優勢在于可跨地域、標準化程度較高、內容復用性較強、學習個性化、移動設備更便攜等;線下授課則在互動性上優勢比較顯著,通過良好的師生溝通,學生很容易就能掌握重點及難點,對實操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幫助則更大,是一種非常適合我國中職護理教育的教學模式。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點
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學平臺進行線上自主學習和群內討論,在課中進行組內合作和組間競賽,課后既可以上傳總結又能在線答題,這種基于移動終端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相比有以下幾個優點:
1.更加符合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教教學理念,更有利于大家掌握護理專業的理論知識,同時也提升了技能操作水平。
2.教師由主講人轉變為引導者,學生由被動聽課人變成真正的課堂主體,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教學設計的任務或者案例來源于臨床醫院一線的崗位和生活實際,不再是教材匯總枯燥的、生硬的知識,這樣既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又與以后的工作崗位緊密聯系起來。
4.提高了教師和學生的信息化應用水平以及信息素養,并且在線上的班級群中師生、生生可以隨時隨地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延伸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從而拉近了班級大家庭成員之間的距離。
5.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和同舟共濟的精神,增強了班級的集體榮譽感,能夠幫助班級形成較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形成積極自主、合作向上的學習風氣。 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
(一)教師提前準備線上資源
護理教研組的教師組建成課程的教學團隊,每個成員均有明確的分工。他們需要在學生學習之前將微課視頻錄制準備好并上傳至網絡平臺,以備學生學習使用。具體需要完成兩個工作:
1.制作相關教學視頻、PPT課件或數字教材等數字資料,明確知識重難點和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另外在視頻的播放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供練習的作業題和合理的反饋環節,促使學生產生疑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提供線上的學習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線上學習和問題的實時反饋。
(二)學生自主進行線上學習
學生自主安排課外的時間進行課前線上的學習,需要完成的兩個工作是:
1.觀看相關課程內容的視頻、PPT課件等數字資料,安排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得到初步的系統評價,這樣可以總結出自己在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主動思考來解決在視頻中和作業題中出現的問題。
2.針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在學習平臺上進行反饋,以便教師合理地安排后續線下學習的內容和方式。
(三)師生互動式線下教學
課堂上活動設計的目標是將教學效果提高到最大化,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的課堂活動可按照如下兩種方式進行:
1.對于課程基礎知識部分的教學:根據本班學生在線上學習時反饋出來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集中解答,來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和理解。
2.對于課程的應用性知識拓展部分的教學:教師要先根據課程的內容設計出一些跟實際聯系緊密的應用性問題,再對學生進行分組,以3~5人的小組模式進行協作學習,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組內學生之間進行分工協作,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指導,同時注意傾聽學生在自己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從而促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課程中所學的知識,達到訓練學生的知識遷移和創新能力的目的。
(四)教師的課后教學反思
對所有學生的考核和調查問卷等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來評價新模式的教學效果:
1.對本班學生進行相關的測試和考核,用以評價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效果。
2.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對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并提出意見及建議。
3.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得出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的教學反思,這樣可以在后續的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優化我們的教學方案,從而進一步提升后續的教學效果。
五、總結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網絡教學和傳統課堂教學這兩種教學方式的混合,它將教師的教學行為完美地由課堂擴展到了課外,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優化了學習效果,這樣既可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踐證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確實能極大地調動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對課堂教學氛圍和教學方式的滿意度大大提高,最大限度地提升中職護理教育整體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修輝平,徐敏,王宏松.線上、線下O2O教學模式在高職項目化課程的應用與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10):100-102.
[2]陳靜怡.基于AHP分析法的O2O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模式研究[J].福建商學院學報,2017(3):52-58.
[3]陳毓,陳巍,李峰濤,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藥鑒定技術課程中的應用與實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4):44-45.
[4]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35(1):85-93.
[5]周玲玲.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在基礎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5,37(4):650-651.
[6]王學峰.SPOC建設應對護理專業邊緣化課程教學現狀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4):67-68.
編輯 李 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3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