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差異性在項目化教學環境下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職業教育的核心是教與學,即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項目化教學法是職業教育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改革方法,在實施項目化教學方法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改善教育對象的全局化,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應當關注學生差異性現象在項目化教學環境中的影響。以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技術課程為例,對在項目化教學環境下學生的差異性進行研究。
[關 鍵 詞] 職業教育;學生差異性;項目化教學;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技術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008-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簡稱《綱要》)中指出,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統一”和“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以及“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薄毒V要》中提出對教育不能進行一刀切的模式,應該尊重和關注學生個體和他們的差異性表現。針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我們的老祖先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對教育的認識都只停留在教師如何“教”的層面,而往往忽略了學生“學”的層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科的進步,人們對教育理念的認識也不斷加深,并提出了終身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本質是學習,教育不僅是要教學生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能力,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在職業教育中,它的核心是教與學,即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為此提出了項目化教學方法。但是學生個性突出,差異性表現明顯,對教育者而言,如何更好地改善教育對象的全局化,減小學生差異性對教學的影響至關重要。
一、高職學生差異性形成的因素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以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當來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教育文化層次的學生進入同一個教室學習,學生差異性在教學過程中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客觀存在。學生的個體差異一般分為個體內的差異和個體間的差異。個體內的差異是指個體系統內各因素不同發展水平上的差異,如一個人所具有的各種能力和興趣的不平衡。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習慣和不同的學習方式。但個體間的差異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如甲生比乙生勤奮,但沒有乙生聰明。通過在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差異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家庭背景不同(有來自農村的,有來自城市的);二是生源層次不同(有高中生源的,也有來自中職生源的);三是文化層次不同;四是個人的認知和學習能力不同。
因此,教師應注意教學過程中的差異對待,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來合理安排適合的教學方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教學活動中獲得平等權利。
二、改善教育對象的全局化,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是關鍵
《薩拉曼卡宣言》中提出“全納性教育”要求課堂教學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不能排斥任何有問題、有障礙的學生;教師要滿足所有學生的不同需求。在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到教室里的每一個學生,避免教學過程中一刀切的現象,尊重學生差異是關鍵。尊重學生差異其實也是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學生的受教育權,使的教育對象全體化,既讓學習優秀的學生能“吃飽吃透”,同時也讓學習較差的學生避免“囫圇吞棗”的現象。
三、項目化教學環境下關注學生差異性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
項目化教學是以任務為引領,以項目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圍繞相對獨立的項目,從收集項目信息,制定實施方案,完成項目并進行評價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變成了以學生為中心,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和自覺性,并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考慮到教學資源配置和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等因素,項目教學法一般以小組團隊合作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由于學生基礎知識、學習興趣、學習習慣、認知能力等各有不同,學生差異性表現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就顯得更加突出。在項目化教學環境下,我們要對學生差異性給予足夠的重視,既要保證正常教學活動的開展,也要留意有些學生偷懶懈怠,消極應付,盡量避免出現好的學生更好,差的學生更差的極端情況出現,最大化地體現教育的公平性和全局性。
四、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技術項目課程體系下的差異性及應對策略
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技術是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也是取得高級電工維修職業資格證書的重要課程。這門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有助于教學過程中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提高與培養。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改善教育對象的全局化,體現教育的公平性,我們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一)及時轉變教師的角色定位
在項目化教學環境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中心,也不再是主導者,而是一個引導者。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中心,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一切教學行為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想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必須轉換角色定位,首先要關注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性,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的教學活動中來。
(二)做好項目的選取和教學設計
項目教學法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就是項目的選取。項目的選取上要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如果能將生產生活中實例作為項目內容,就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在項目方案的制定上,要做成可選擇的,有梯度、有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難易程度不同的項目或任務教學模塊來完成,這樣既可保證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可激勵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如在學習位元件移位指令的過程中,我選取“五相步進電動機的PLC控制”項目為載體,將項目分為三個子任務,第一個任務為知識準備,掌握幾個位元件移位指令的概念和使用方法;第二個任務是五相步進電動機PLC控制程序的設計;第三個任務是擴展任務,利用位元件移位指令編寫數字電子鐘控制程序的設計。在這個項目中,第一個任務和第二任務是所有學生都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第三個任務是在第一個和第二任務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三個任務層層推進。完成這一個項目,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同時又可以讓學習成績好、有能力的學生有選擇和發揮自身實力的機會。
(三)前期調查、分組管理工作很重要
項目化教學是以小組合作形式來完成的,既要體現小組團隊協作的精神,同時也要使小組成員個人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面對學生的差異性,分組工作非常關鍵。以往我們分組的方式是選取學習成績優、中、差三種學生結合為一組,這種方式看似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但是實踐下來,這種分組方式容易讓中等和較差等的學生成為“甩手掌柜”,工作都由成績較好的學生做了,達不到共同提高的目的?,F在,我們改變以往的分組方式,在分組前,任課教師會先通過班級輔導員對學生的個性、學習能力、個人認知能力等因素進行了解,把基礎較為接近的學生作為一組,每一組設定一個組長,由組長給組成員進行項目任務的分配和安排。這樣既防止了學生的依賴性和懶惰心理,也可以讓教師在項目指導時更有針對性。
(四)項目提前下達,學生收集資料制定方案
教師把項目和任務內容提前發布給學生,先由學生根據項目和任務內容查詢和收集相關資料。如“五相步進電機的PLC控制”這個項目中,根據位元件移位指令使用方法,可以利用左移位指令、右移位指令、循環指令等來設計控制程序。教師可以引導各個小組的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編寫適合自己的方案。
(五)課堂指導要體現差異化
項目化教學既然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就應該最大化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對于基礎好學習主動性強的一組,在給予必要的指導后,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討論、實施方案;對于基礎差學習被動型的一組,教師可以重點指導,從基礎到復雜,從易到難,既增強學生的參與度,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項目完成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必要時給予及時的幫助。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個人修養的提高和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
(六)合理利用新媒體手段,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當前,手機的使用率在高校學生中非常普遍,幾乎人手一部手機。QQ、微信以及各種學習APP都可以作為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渠道。比如,我每教一個班級,就會組建一個該班的項目討論群。我會在群里發布項目內容,并在固定時間組織班上的學生進行項目討論,從而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
(七)差異化的考核評價方式
職業教育傳統劃一性評價方式基本上都是教師完成,其他評價主體得不到體現,既沒有學生的自我評價,也沒有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更少有社會因素、企業的參與,導致評價結論的片面性和主觀性。為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應在評價方式上采用過程化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考核的過程化是考核各組學生在完成項目和任務的過程中,參與度、知識掌握程度、動手能力、合作度以及完成情況等,并結合學生的出勤率、平時問答情況、期末綜合考核的成績最終得出學生綜合成績。
考核的多元化體現在評價主體多元性,即教師、學生、企業等多主體、多層面參與,多角度、多層次的診斷和評判。教師的點評、學生的自評、學生的互評,既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進步,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同學之間的優勢和不足。
五、結論
關注學生差異、尊重學生差異,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有效的項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改善學生的共性學習能力和基礎學習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有選擇性地學習,并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使得我們的教育能最大化地體現平等性和公平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N].中國教育報,2010-07-30(1).
[2]華國棟.差異性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04.
[3]王璐.職業教育學生差異性評價研究[J].機械職業教育,2015(2).
[4]黃娟花.機械電氣控制技術項目教學環境下的學生差異性[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5).
[5]王中華.個性化教學的理想與現實[M].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2015.
編輯 李 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