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思想在開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深入,我國高校人數逐漸增多,人數多、生源復雜,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將面臨巨大的改革。通過高校管理人員的不斷摸索和創新發現,心理學思想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不但能夠加強高校管理還能提高高校學生管理效率,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方向。闡述心理學思想的概念和意義,分析高校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以及產生原因,并深入探討心理學思想在開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希望通過探究,能夠為心理學思想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提供可行性參考,從而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關 鍵 詞] 心理學思想;高校;學生管理;運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2-0196-02
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高校學習和發展,然而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個性張揚和性格發展,以至于給我國現行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如何把握學生的思想,如何引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為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共同探究的課題之一。
一、心理學思想概述和意義
心理學是一門專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的科學,其中包括人們的思維、性格、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等。對高校學生管理來說,合理應用心理學思想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生活,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改革。
首先,心理學思想合理正確的應用,充分體現了高校輔導員的綜合素質。輔導員是學生思想行為的引導者,同時也是學生管理中的核心人物。輔導員將心理學和學生管理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引導學生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面對學習、生活以及就業的壓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其次,心理學思想的應用可以輔助輔導員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面對傳統思政工作中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心理學思想的應用給思政工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調動學生積極性;而且心理學思想的運用,可以抓住學生的心理和需求,更好地進行思政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最后,心理學思想的應用,能夠幫助輔導員在復雜、枯燥的學習管理中梳理管理工作強度和進度,同時降低工作難度,提高高校學生的管理效率。
二、高校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
(一)學生自身缺失
就目前來說,我國高校大都以全日制教學為主,在大學之前,學生很少接觸社會,缺乏社會經驗和一定的人生閱歷,導致學生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一定的缺失,辨別能力也相對薄弱,很容易被外界的因素所影響,誤入歧途。加上高校學生一般處于青少年階段,情緒容易沖動,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使學生在花花世界里迷失,造成嚴重后果。
(二)社會的影響
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不斷增長,高校每年的畢業生逐漸增加,以至于很多高校畢業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結果。好多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對自己的未來缺乏合理的規劃,在遭受一系列的學習、就業打擊之后,往往不能正視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從而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情緒,甚至產生抑郁、消沉、焦慮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加上大學生年齡小、社會上的不良誘惑,很容易使學生走上歪路,而造成傷害。
(三)家庭的影響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的好壞和家庭環境的和諧與否直接影響學生的生活習慣、性格發展和價值觀培養。有些學生是獨生子女,這些學生往往會表現得自私、自我、自主能力差;單身家庭的學生,往往性格方面有缺失,有的少言寡語,有的脾氣暴躁,有的則性格偏激;貧困家庭出來的學生,往往有很強的金錢觀念,有很強的獨立性,但是這類學生會比較自卑,交流意識薄弱。
三、心理學思想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一)以心理學思想為基礎,建立專業的心理輔導團隊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高效管理中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在大學生的心理輔導中,學校要建立一個專業的心理輔導團隊。在此團隊中,不僅要求輔導教師擁有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和輔導能力,更重要的是輔導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指明方向,做學生成長路上的啟明燈。因此,這就需要各高校能夠加大投入,培養或者外聘心理學專業的人才,建立專業的心理輔導團隊,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疏導心理的同時,愛護本職工作,為學生帶來更多的人文關懷,從而為社會和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例如,高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不同的城市,生活習慣、成長環境都有所不同,學生在進入高校以后,從家里的“小皇上”“小公主”突然變成了“群居”生活,難免會造成心理落差或者是獨生子女養成的嬌慣、跋扈的性格,使自己在校園生活中格格不入。因此需要教師對其進行開導和教育,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待人接物的基本禮貌,從而幫助學生能夠轉變觀念,以此提升學生的人格魅力。對性格孤僻的學生,我們往往不知道學生在想什么,他們貌似是教師最省心的學生,但是又往往是心理問題最大的學生。因此教師需要對這種學生重點關注,及時和學生聊天、談心,了解學生的內心生活,并鼓勵學生打開心結、積極與人交往,為學生的大學生活增添顏色。 (二)利用心理學思想,合理進行心理輔導
學生從高中步入大學,就仿佛一只腳已經邁向社會,學習環境也從高中的封閉環境轉變為大學的開放型學習環境。學生很容易受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改變而受到影響,對一些心理素質差的學生往往更加明顯。因此在高校管理中,高校輔導員要善于利用心理學思想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吸收社會或者學校的正能量,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心理動態,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對學生認識、思想上的偏差及時提出,并引導、幫助學生調整,確保學生有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例如,我們在心理輔導中,遇到過兩個學生小佳和小藝(化名),兩個學生住一個宿舍并且關系不錯,小佳活潑開朗,人也長得漂亮;而小藝比較內向,長相普通。小藝和小佳在一起總覺得低人一等,常常因為自卑對小佳冷言冷語。直到有一次,兩個學生同時參加了學校的一個項目比賽,小佳取得了一等獎,而小藝卻無緣上榜。小藝嫉妒心強,趁小佳不在將其獎狀撕成粉碎,從而導致了兩人決裂。在這個案例中,小藝在心理健康中主要存在嫉妒心理、自私心理、過于看重別人的評價,給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從而造成了行為的偏差。輔導員通過對小藝進行心理輔導,讓小藝明白了嫉妒是一種損人損己的病態心理,嚴重影響了小藝的身心健康。在輔導員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小藝認識到了自己心理上的缺失,向小佳真誠道歉,兩個學生和好如初。
(三)利用心理學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隨著“人文教育”理念的實施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注重的是學生的思想和認知,高校也不例外。高校學生在認知和思想上有一定的觀點和看法,但是還不夠成熟。高校是學生學習和工作的中轉站,也就是說步入高校,學生的任務也在高中“學習任務”的基礎上,增加了“成人”教育。學生在高校學習中除了學習一些專業的知識、技能以外,還要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完善自我的人格,使自己能夠以完美的狀態走向自己的新人生。所以在高校管理中,教師要利用心理學思想,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掌握學生的思想需求,以解決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為目標,正確地引導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例如,近幾年興起的大學生校園網貸,給學生的過度消費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危害。學生在現有的金錢不能滿足自身消費的時候,便利用網貸來解決自身的問題,最終陷入了無底深淵,不能自拔。因此教師要利用心理學思想,了解學生此時的心理動態,讓學生明白,自己并沒有消費能力,自己的消費是建立在父母的辛苦之上。當學生在K歌、看電影的時候,也許自己的父親在太陽下“面朝黃土背朝天”;當學生為了買奢侈品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時候,也許自己的母親正在為了幾毛錢和賣菜的大娘討價還價……因此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的攀比心理和正確的消費觀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被外界的新鮮事物誘惑,處理好和家庭、同學之間的關系,遇到事情要有警惕意識,遇到危險要及時報警尋求幫助。
(四)利用心理學思想,了解高校學生各個時間段的思想動態
大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我們多年以后回顧,大學生活是最值得回憶和留戀的。學生在大學階段,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心理問題,需要教師能夠深入學生的內心,利用心理學思想,了解高校學生各個時間段的思想動態,從而針對性地解決各個時期學生所遇到的困難。
例如,大一的學生剛剛步入校園,對身邊的一切都比較陌生、好奇,這時期的學生感覺終于擺脫了家長的束縛和學習的壓力,可以在大學中放飛自我,但是同時又對未來充滿惶恐和迷茫,這時候的教師就要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并融洽同學之間的關系;大學中期的學生對身邊都逐漸熟悉和適應,面對的是外面的花花世界,很容易被外界的新鮮事物所吸引,從而造成心理上的偏差。這時期的教師就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避免學生在花花世界里迷失;而畢業前期的學生往往會糾結就業和深造,這時候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學生的就業指導和深造分析,給學生提供合理化、有效化的建議,幫助學生發展。
綜上所述,心理學思想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具有非常大的意義,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而且能在大學生活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對自身、社會和家庭給學生心理造成的影響分析,我們需要將心理學思想與高校學生管理相結合,建立專業的心理輔導團隊,并將心理學思想應用到學生心理輔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了解學生在大學各個階段的心理狀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調整心理狀態,以完美、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郭玉華.新時期教育管理心理學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運用嘗試[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8):100-101.
[2]張敏.管理心理學原理在高校學生干部培養中的運用分析[J].知識經濟,2018(9):170,172.
編輯 馬燕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8358.htm